14岁高考634分26岁攻克世界难题 揭秘天才培养秘诀

14岁高考634分26岁攻克世界难题 揭秘天才培养秘诀
2021年03月02日 14:06 北京青年报

  26岁入职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特职教授 曾破解世界难题

  陈杲父亲:培养孩子自律自立是关键

陈杲(左)已入职中科大上海研究院陈杲(左)已入职中科大上海研究院

  “新年伊始,儿子陈杲放弃美国高校教职,学成归来,入职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特职教授,衷心感谢悉心培养的师长和关怀备至的亲朋好友。”2021年1月1日,陈杲的父亲陈钱林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1994年出生的陈杲2008年入读中国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回国加盟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陈杲的父亲陈钱林3月1日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己在教育领域工作了30多年,对培养孩子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但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律、自学和自立”。

  成绩:26岁在世界顶级期刊发文章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介绍,26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陈杲完成的论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在线发表。《数学新进展》是国际数学界最权威的期刊之一,与《美国数学会杂志》《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顶尖数学期刊。

  “这项成果属于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该领域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另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一直是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介绍,陈杲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陈秀雄和唐纳森独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和凯勒-爱因斯坦方程之间建立起了桥梁。

  “要统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需要在最大的宇宙与最小的量子之间建立许多‘桥’,我的工作就是在它们之间新架起了‘一座桥’,这也是对弦理论的一点推进。”陈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现在还无法预知理论进展对未来应用的推动,“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北青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陈杲担任的特任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为副高级,薪酬按教授水平发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是直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新型教学与科研机构,旨在立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厚的数理传统,创建一个适合于几何学与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开放型的学术平台。

  高考:14岁考了634分

  北青报记者从陈杲的高中母校瑞安中学了解到,2006年,12岁的陈杲经过此前的三次跳级,以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成绩免试进入瑞中,开始了高中生活。“因为我年龄比一般同学小三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陈杲后来回忆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体测,我怕跑800米,思想负担很重,班主任老师很快发现了我的思想波动,鼓励我大胆尝试,还陪我跑步,给我加油,这让我非常感动。”

  陈杲的父亲陈钱林说,2008年时,还在读高二的陈杲希望能够参加高考,并报考了中科大少年班,“儿子当时学的是新教材,而当年高考考的是老教材,我对他这次高考并不抱什么希望,本来是想让他接受一次‘挫折教育’,最后没想到成绩还不错。”

  “2008年4月上旬,儿子说历年来的试卷许多题目都能做得起来,叫我对老师说说参加高三第二次模拟考。想不到模拟考后儿子的分数线在估计的重点线左右,高三老师和学校领导都很惊奇。在儿子的再三催促下,我到学校图书室买了能找得到的高中老教材。儿子说看看很好,每天都有进步。”陈钱林说,“果然5月上旬的第三次模拟考,儿子考分比估计的重点线高20分左右。前一年的科大少年班预取分数线比重点线高50分左右,我们看到了希望。儿子跟我商量先放弃高二课程学习,我同意儿子的意见。之后儿子停止了高二课程学习,全身心地学习高三课程。”

  2008年6月,陈杲参加了高考,高考后陈杲并没有选择放假,而是继续进行高二课程的学习。6月21日,本科线出来,理科为550分。6月22日晚,陈杲的高考分数出来,总分为634,比重点线高出84分。

  父亲:自律就是孩子把自己管起来

  陈钱林告诉北青报记者,陈杲还有一个龙凤胎的妹妹陈杳,陈杳也是“学霸”,她16岁考入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和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陈钱林目前在广东的一家学校任校长,此前,陈钱林在多所学校担任过老师和校长,本身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教育专家,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还曾出版过多本教育读物。陈钱林说,他教育孩子主要靠自律习惯、自学能力和自立人格。

  所谓自律习惯,就是孩子自己把自己管起来,通过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一套规章制度,让孩子们自己遵守,“在我的家里,孩子们吵架是可以哭的,因为哭了之后又打架,这个就不允许了。”让孩子们清楚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并且让孩子们通过自己讨论制定出家规,他们就会自己遵守,这就是自律。在学习方面,陈钱林先生表示,他的孩子在家都是自学,在完成了规定的功课之外自己拓展学习,等他们爱上自学之后,他们的学习负担就不重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高效学习办法。除此之外,陈钱林也认为,自立是非常重要的,在遇到问题时,他总会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这样一来,孩子就得到了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成长。

  陈钱林说,自己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经验和方法,在孩子三岁前,他没有让两个孩子看过电视,“三岁前的孩子是没有办法让他听话的,三岁之后就可以交流了。电视对大人来说并不是坏的东西,因为大人懂得选择,但是三岁以前的孩子是没有这种能力,他也没法交流,有可能好的不学、坏的学了。”他说,“三岁以后可以定规则了,有了规则有了选择,可以让他们选择性地去看一些电视节目,就能使电视变得有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子产品对眼睛的伤害太大了。”

  文/本报记者  付垚  统筹/蒋朔

天才少年高考

想了解国际学校最新招生动态?点击(这里)参与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春季择校巡展国际教育大咖支招升学择校难题,干货满满!

择校展

热门推荐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