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峰会:梳理构建产业新模式新分工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峰会:梳理构建产业新模式新分工
2021年04月01日 23:56 新浪教育

  3月30日,“育见未来”首届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发展峰会在京举办,本次峰会由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承办。

  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董事长杨丹表示,过去一年,在资本热捧、市场需求刺激、学习方式转变的推动下,互联网教X育快速普及、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其时空一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面对环境的新变化,全行业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肃性和时间的紧迫性。

峰会现场峰会现场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强指出,在线教育市场火热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治理的行业乱象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改进,比如:

  在资本助推下,在线教育企业竞争加剧,宣传造势过度制造教育竞争焦虑;线上教学产品夸大师资力量,课程质量良莠不齐,教学资质有待严查;教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用户退费退课屡屡受阻,资金监管亟需完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线教育成为热议话题,尽快对在线教育立法、规范并支持在线教育有序发展、进一步缓解教育焦虑等建议引起国民广泛关注。

  互联网教育行业应该以此为鉴,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系统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持续加强对教育理念、产品内容、师资水平、服务质量、推广宣传等方面的自省、自查、自纠,明确企业的使命目标与社会责任,切实维护互联网教育用户、生产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互联网教育更好更快实现产业升级。

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强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强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在致辞中强调,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处于早期政策、市场双重调整阶段,不仅潜力无限,还将在四个方面重塑格局:

  一是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基调已从“大力发展”转向“有序发展”,而且明确其根本属性为教育,政策逻辑出发点首先是惠民生、促公平,与基础教育高度关联的校外培训将重新定位于以公益为主,行业发展不能用市场规律取代教育规律,机构经营不能以互联网思维覆盖教育思维。制度环节变革将深度影响行业发展。

  二是发展空间。随着“双减”相关政策文件逐步出台,K12培训相关教育机构、培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重大影响,生存成长空间会被压缩,集中于K12的大量投资将不得不转向互联网教育其他赛道,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重组。

  三是产业链条。互联网教育产业化进程刚刚起步,教育行业从横向的多品类教育赛道各自发展,转移到纵向的产业上下游生态链发展的形态还不够成熟,行业在共性技术攻坚、产品标准建设、生产规范建立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

  四是市场主体。互联网教育关系着国运民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整个行业的参与者是以“民间队”为主,随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进程全面铺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国家队”逐步加入到互联网教育的服务大军中来。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

  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认为,互联网教育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已在全球形成稳定的商业化模式,中国在互联网教育各个领域的探索已走在世界前列。

  互联网教育正在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格局,给更多人提供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也为实现教育公平普惠,服务教育扶贫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互联网教育和“地面教育体验”是教育的两翼,彼此相互做有益补充,对于当代学习者来说缺一不可。

  他表示,在互联网教育发展探索过程中,资本介入过火,对于教育生态来说是非正常的现象。

  企业必须回归教育本质,先努力把教育的内容、产品、体系、教学做好,再去思考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这样才是“互联网+教育”发展正确的路径,完全靠资本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行不通。

  对于互联网教育企业的行业定位,俞敏洪表示,教育企业的教育服务目标与政策导向高度一致,企业应致力于不断创造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让学生用更少的时间习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好的思考能力,而不是给家庭、社会制造教育恐慌或焦虑。

  希望教育企业保持循序渐进的心态,适当让发展节奏“慢下来”,让教育科技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中关村科学城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现场详细讲解了“十四五”时期教育现代化若干政策导向。

  他认为,学习贯穿于人类进化过程,但教育制度出现较晚,而且在工业社会学校被格式化,如何回归学习本质一直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发生五次与教育与学习相关的革命性变化,即终身学习理念——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教育服务贸易支付方式——教育可持续发展——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生态。

  张力表示,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总体部署和全国人大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五年及更长时期,我国将继续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包括互联网教育,并不仅是技术手段改进,更重要的是服务业态创新和治理方式变革。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已进入教育与学习领域的“战国时代”,需要在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之间准确定位,彰显特色优势,共同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健康业态环境。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爱学习教育集团创始人须佶成分享了关于教育行业新时代发展的思考。

  他认为,作为教育从业者,首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次要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

  从定位看,要把个性化、可选择、非学历的持续性学习,作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内容看,教育赋能的核心是好内容、好教学、好供给。从方向看,行业走向要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助力。

  从目标看,要顺应科技发展和产业互联网的趋势,梳理并构建产业链新模式、新分工。

  新东方在线副总裁朱宇围绕新形势下的互联网教育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他提到,信息技术在教培领域扮演的角色可以是连接工具、管理工具、研究工具。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预测未来中国的教培行业如果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实现四个方面的升级:

  即从师资上升级,满足新一代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们的期许;从服务上升级,全面适应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消费升级;从理念上升级,更好地帮助孩子全面成长;从技术上升级,通过应用更多的技术实现更高服务效率。

  学而思网校副总裁赵志明分享了科技赋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他认为应从学习内容的个性化、教学形态的智能化、效果评价的数字化三个方面实现科技赋能教育。

  第一,学习内容要更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传统的“统一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从“被动寻找”学习资源向“主动推送”学习资源转变。

  第二,教学形态要通过技术的发展,为老师和学生赋能。

  第三,应用知识图谱、题库、评估体系、服务体系,将学生学习的过程数字化,更好地刻画学员的精准画像,做到有的放矢。

  华为云中国区CTO彭柯分享了对教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见解。他认为教育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六大要素。

  第一,要有清晰明确的企业数字化战略。第二,要有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数字化团队。第三,要有持续投入的年度数字化预算。第四,要有科学的企业数字化顶层设计。第五,要进行管理、流程、业务的数字变革。第六,要有可靠的数字化合作伙伴。

热门推荐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