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一年后 课后服务市场怎么样了?

“双减”一年后 课后服务市场怎么样了?
2022年08月10日 08:02 界面新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减落地一年,公立学校教育成主战场,围绕中小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吸引了腾讯、阿里、华为、科大讯飞、鸿合科技等众多大厂及上市企业,行业发展迅速。

  “课后服务是科大讯飞新的增量业务方向,我们希望做到——今年布局,明年发力,后年迎来爆发。” 

  日前,科大讯飞(002230.SZ)课后服务业务部总经理李晓枫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称,该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切入课后服务赛道,目前已服务1200万学生。明年科大讯飞课后服务的业绩目标是,覆盖师生数翻两倍

  一家位于杭州的创业公司好多素教,在“双减”后两个月由兴趣班优选平台转型成为课后服务商,并于最近完成新一轮融资。

  好多素教创始人赵剑锋认为:“双减政策之下,50%以上的素质教育市场,将转移至校内课后服务场景中落地。预计三年内,市场规模会从双减前的150多亿,爆发增长至2400亿。”

  教育部去年底的数据显示,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至91.9%2021年全国中小学校合计22.18万所,中小学生合计1.84亿人。开源证券估算,以300//学期的费用来看,课后信息化服务潜在市场达1100亿元。

  “素质教育赛道大规模的项目转到课内是必然趋势,价格相对校外更便宜。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在此前采访中告诉界面教育,但其本质是公益属性,加上较高的地域属性,要想做出规模化会很难,所以素质教育进校更多是为了生存。”

  李晓枫对此持保守态度。“50%素质教育市场转移到校内,我对此有期待,但当前不具备(这个规模)。校内课后服务不提质是留不住孩子的。

  李晓枫告诉界面教育,团队在进校过程中发现,“缺的不是课,而是体系化的课程”。比如一年级开设了这门课,二三年级能否持续提供循序渐进、符合发展规律的课程

  “现在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很多素质类课,跟校内是有点脱节的,未必符合当前学校的育人目标。李晓枫称。

  此外,县城的素质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不够多、入校意愿不高,也会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在李晓枫看来,课后服务市场能否长期发展,核心取决于它本身的质量。对于赛道内的玩家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升质量。

  针对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内容设置不合理、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科大讯飞日前发布课后服务解决方案2.0,对接国家中小学管理服务平台,可帮助区域管理者进行一些过程性的决策。

  “国家平台上线后,一些区域的教育管理者会担忧,因为以前是填表格、汇报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今直接上系统,他们也不知道数据统计的真实情况,缺乏较好的预防手段,2.0版本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李晓枫解释。

  课程供给上,李晓枫告诉界面教育,科大讯飞目前提供两百多门课,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类的课有30多门,余下为第三方的生态合作课程。师资供给上,一是校外专业师资入校,进行线下教学;二是线上教师授课、线下教师随堂辅导。

  在这千亿的课后服务赛道,新老玩家相继入局。

  教育信息化行业中的“老兵”鸿合科技(002955.SZ)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布局课后服务领域。其布局课后服务的思路是,定位为平台型企业,与课程内容方合作,搭载课程内容,双方采取分成方式。截至2022年7月31日,鸿合科技有素质教育课程400余门,其课后服务产品已服务学生近100万人。

  还有新来者智慧教育服务商云思智学,该公司近日推出的系列进校产品中也涵盖课后服务的场景。课程内容涵盖科学实验、编程、写字、美术、口才、魔方、橄榄球等超200门课程。同时向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双师课件、活动工具材料、教研视频等备课上课资源和培训。

  面对赛道日渐趋热的竞争,李晓枫认为,行业仍处于探索期,部分玩家尚不具备规模化复制的能力——将本地的进校经验复制到其它地区。

  “大平台或大厂的优势会更明显,中小机构很难跨区域,但可以立足本地化,放大本地特色。李晓枫对界面教育说。

  鸿合科技教育BG首席战略官张洪伟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提到:“当下的课后服务正处于大发展的前夜,真正要跑到‘双减’后第三年,才能形成各方都相对满意的良性生态。”

  张洪伟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课后服务的供给端方面,自研内容的区域性进校方会和平台型企业长期并存。

  在张洪伟看来,区域性进校方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服务半径内,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师资、课程一体,对校方的整体响应机制会更快。另一方面,由于服务半径有限,天花板容易见顶。最难的是,疫情带来的运营压力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低。

  由于课后服务的定位是公益普惠,这意味着,它不会像校外培训一样,成为资本过度逐利的市场。

  在收费模式上,李晓枫介绍,全国各地的政策有一定差异。

  例如北京、深圳均由政府买单,后者一学期人均约500元;广州由家长买单;合肥分两部分,个性化的课程由家长买单,托管类的由政府补贴。大部分地方还是家长付费为主。

  课管中心创始人董永近日在多鲸直播中透露,浙江省宁波采用的是家长付费模式,而在杭州、温州、台州等其他城市,校方提供的课后拓展基本是免费服务,另外部分学校会聘用校外老师,让学生自主选课,这个过程中几乎也不收费。

  董永在上述直播中称,只有通过家长付费,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师资、良好的管理,并为企业谋求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对此,李晓枫对界面教育表示:“纯粹的家长付费容易将课后服务卷成资本的市场违背了国家政策的初衷。考虑到课后服务的普惠特质,如果相关政策指导下让家长付费,会是比较好的模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减落地一年,公立学校教育成主战场,围绕中小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吸引了腾讯、阿里、华为、科大讯飞、鸿合科技等众多大厂及上市企业,行业发展迅速。

  “课后服务是科大讯飞新的增量业务方向,我们希望做到——今年布局,明年发力,后年迎来爆发。” 

  日前,科大讯飞(002230.SZ)课后服务业务部总经理李晓枫在接受界面教育采访时称,该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切入课后服务赛道,目前已服务1200万学生。明年科大讯飞课后服务的业绩目标是,覆盖师生数翻两倍

  一家位于杭州的创业公司好多素教,在“双减”后两个月由兴趣班优选平台转型成为课后服务商,并于最近完成新一轮融资。

  好多素教创始人赵剑锋认为:“双减政策之下,50%以上的素质教育市场,将转移至校内课后服务场景中落地。预计三年内,市场规模会从双减前的150多亿,爆发增长至2400亿。”

  教育部去年底的数据显示,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至91.9%2021年全国中小学校合计22.18万所,中小学生合计1.84亿人。开源证券估算,以300//学期的费用来看,课后信息化服务潜在市场达1100亿元。

  “素质教育赛道大规模的项目转到课内是必然趋势,价格相对校外更便宜。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在此前采访中告诉界面教育,但其本质是公益属性,加上较高的地域属性,要想做出规模化会很难,所以素质教育进校更多是为了生存。”

  李晓枫对此持保守态度。“50%素质教育市场转移到校内,我对此有期待,但当前不具备(这个规模)。校内课后服务不提质是留不住孩子的。

  李晓枫告诉界面教育,团队在进校过程中发现,“缺的不是课,而是体系化的课程”。比如一年级开设了这门课,二三年级能否持续提供循序渐进、符合发展规律的课程

  “现在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很多素质类课,跟校内是有点脱节的,未必符合当前学校的育人目标。李晓枫称。

  此外,县城的素质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不够多、入校意愿不高,也会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在李晓枫看来,课后服务市场能否长期发展,核心取决于它本身的质量。对于赛道内的玩家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升质量。

  针对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内容设置不合理、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科大讯飞日前发布课后服务解决方案2.0,对接国家中小学管理服务平台,可帮助区域管理者进行一些过程性的决策。

  “国家平台上线后,一些区域的教育管理者会担忧,因为以前是填表格、汇报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今直接上系统,他们也不知道数据统计的真实情况,缺乏较好的预防手段,2.0版本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李晓枫解释。

  课程供给上,李晓枫告诉界面教育,科大讯飞目前提供两百多门课,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类的课有30多门,余下为第三方的生态合作课程。师资供给上,一是校外专业师资入校,进行线下教学;二是线上教师授课、线下教师随堂辅导。

  在这千亿的课后服务赛道,新老玩家相继入局。

  教育信息化行业中的“老兵”鸿合科技(002955.SZ)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布局课后服务领域。其布局课后服务的思路是,定位为平台型企业,与课程内容方合作,搭载课程内容,双方采取分成方式。截至2022年7月31日,鸿合科技有素质教育课程400余门,其课后服务产品已服务学生近100万人。

  还有新来者智慧教育服务商云思智学,该公司近日推出的系列进校产品中也涵盖课后服务的场景。课程内容涵盖科学实验、编程、写字、美术、口才、魔方、橄榄球等超200门课程。同时向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双师课件、活动工具材料、教研视频等备课上课资源和培训。

  面对赛道日渐趋热的竞争,李晓枫认为,行业仍处于探索期,部分玩家尚不具备规模化复制的能力——将本地的进校经验复制到其它地区。

  “大平台或大厂的优势会更明显,中小机构很难跨区域,但可以立足本地化,放大本地特色。李晓枫对界面教育说。

  鸿合科技教育BG首席战略官张洪伟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提到:“当下的课后服务正处于大发展的前夜,真正要跑到‘双减’后第三年,才能形成各方都相对满意的良性生态。”

  张洪伟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课后服务的供给端方面,自研内容的区域性进校方会和平台型企业长期并存。

  在张洪伟看来,区域性进校方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服务半径内,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师资、课程一体,对校方的整体响应机制会更快。另一方面,由于服务半径有限,天花板容易见顶。最难的是,疫情带来的运营压力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低。

  由于课后服务的定位是公益普惠,这意味着,它不会像校外培训一样,成为资本过度逐利的市场。

  在收费模式上,李晓枫介绍,全国各地的政策有一定差异。

  例如北京、深圳均由政府买单,后者一学期人均约500元;广州由家长买单;合肥分两部分,个性化的课程由家长买单,托管类的由政府补贴。大部分地方还是家长付费为主。

  课管中心创始人董永近日在多鲸直播中透露,浙江省宁波采用的是家长付费模式,而在杭州、温州、台州等其他城市,校方提供的课后拓展基本是免费服务,另外部分学校会聘用校外老师,让学生自主选课,这个过程中几乎也不收费。

  董永在上述直播中称,只有通过家长付费,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师资、良好的管理,并为企业谋求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对此,李晓枫对界面教育表示:“纯粹的家长付费容易将课后服务卷成资本的市场违背了国家政策的初衷。考虑到课后服务的普惠特质,如果相关政策指导下让家长付费,会是比较好的模式

双减中小学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