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办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办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
2024年06月19日 16:00 新浪教育 微博

  6月15至16日,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Policy Studies,ICCPS 2024)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公共政策二级学科建设工作组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留美公共政策学会(Chinese Policy Scholar Group, CPSG)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理论与实践”(Exploring China Policy Studie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Theory and Practice)。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7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8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海波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作宇致辞。周作宇表示,本次会议兼顾了国际化、理论化和实践性三大属性,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特别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发展特色与成就。周作宇希望会议能够促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公共政策的深入了解,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和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共同从全球视野下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海波

  大会联合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对每一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宣布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留美公共政策学会将共同负责运行英文期刊China Policy Journal。章文光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将致力于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发展,通过搭建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与国际期刊平台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为全球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变革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

  大会联合主席、留美公共政策学会联合主席、Georgia State University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灿介绍了留美公共政策学会的创办历史、核心使命与主要工作,并表明留美公共政策学会将致力于团结海外华人公共政策学者,并与国内公共政策的学术同行与教学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为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公共政策的实践理念与学术思想做出不懈努力。

  大会联合主席、留美公共政策学会联合主席、Georgia State University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灿

  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严金明向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的精心组织与周密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公共政策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是中国MPA教育的重要方面。他希望公共政策学术共同体在开展高质量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基础上,致力于科研反哺教学,培养高质量的中国公共政策实践人才,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严金明

  国务院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特聘讲席教授兼公共管理学院特聘院长丁煌在致辞中介绍了公共政策二级学科设立与建设过程以及公共政策二级学科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基础作用。丁煌指出,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中国大地,还需具备全球视野。丁煌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公共政策学科建设上所做出的贡献,号召全体学术同仁齐心协力推动公共政策二级学科的发展。

  国务院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特聘讲席教授兼公共管理学院特聘院长丁煌

  在主旨报告环节,十位来自中国、美国与欧洲的公共政策研究资深学者分别进行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上半场由陈灿主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教授,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ASPA)的当选主席、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院院士、University of Nebraska (Omaha) 公共事务和社区服务学院院长John R. Bartle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岗位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院院长徐晓林教授,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公共管理系、Public Administration期刊主编Bruce D. McDonald III教授,University of Arkansas教授,Policy Studies Journal期刊主编Geoboo Song教授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

  大会联合主席、留美公共政策学会联合主席、Georgia State University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灿

  薛澜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公共政策挑战”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政策研究的两个重要议题:“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for AI)”和“用于公共政策的人工智能(AI for Public Policy)”。薛澜认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公共政策,需要兼顾推进科技创新与治理优化,也需关注消除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薛澜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政策研究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并表达了对公共政策研究者积极探索该领域的殷切期待。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

  John R. Bartle发表了题为 “Equity in Public Budgeting” 的主题演讲,提出预算中的性别公平问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推动。John R. Bartle建议政府加强政治承诺和法律保障,支持预算主管机构实施促进平等的公共预算,并积极利用数据和非政府组织支持推动预算的实施。最后,John R. Bartle总结公共预算需要关注不同群体间的公平性。

  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ASPA)的当选主席、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院院士、University of Nebraska (Omaha) 公共事务和社区服务学院院长John R. Bartle

  徐晓林发表了题为“公共数据价值释放的政策探索”的主题演讲。徐晓林从政策设计出发,系统回顾了中国政府在数据要素政策方面的顶层设计,并基于广东省近年来的数据治理实践经验,提出节点思维和分布式技术在推动数字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徐晓林鼓励更多年轻学者参与,共同探索出更多释放数据公共价值的路径。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岗位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院院长徐晓林

  Bruce D. McDonald III发表了题为“Rise and Role of China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的主题演讲,阐述了他如何理解中国对公共行政研究的贡献。Bruce D. McDonald III对中国在公共行政领域的持续研究和贡献表示高度赞扬。他认为,学术界应当对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抱有开放的学习态度,以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促进为国际学术共同体形成。最后,他指出中国研究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非常重要,希望继续看到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公共管理系、Public Administration期刊主编Bruce D. McDonald III

  Geoboo Song发表了题为“Bridging Policy Research Across Border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正变得日益全球化、复杂化。气候问题、移民危机、粮食安全等都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参与全球治理迫在眉睫。Geoboo Song希望中国学者能够继续发扬务实求是的科研精神,通过共同努力,更多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University of Arkansas教授、Policy Studies Journal期刊主编Geoboo Song

  主题演讲下半场由University of Missouri杜鲁门政府和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王伟杰主持。厦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美国政治学协会公共政策部主席、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政治学系教授徐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竺乾威,Aarhus University 管理系教授Anders Ryom Villadse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执行主编易洪涛教授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

  University of Missouri杜鲁门政府和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王伟杰

  陈振明发表了题为“‘政策智能’——‘AI+公共政策’的研究议程”的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发展,分享了他对于智能时代来临与“数字化生存”的关注与思考。陈振明还指出公共政策研究在科技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性,强调在“AI+公共政策”的研究背景下数据化与智能化的公共决策主体和模式正在逐步走向人机协同与人机融合。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

  徐萍发表了题为“Crossing Continents: Strengthening Global Partnership in Public Policy Innovation”的主旨演讲,阐释了全球伙伴关系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日益重要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全球伙伴关系提出中肯建议。徐萍还对中国政策研究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的非凡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希望未来能够看到中国政策研究能更多出现在国际舞台并发挥出更重要的引领作用。

  美国政治学协会公共政策部主席、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政治学系教授徐萍

  竺乾威发表了题为“党政关系与决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演讲。竺乾威总结了党政关系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强调当前需要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完善党政合议制度,呼吁更多的学者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党政合议制度,确保决策过程的高效性和合法性,以实现党的领导和政府决策的有效衔接,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竺乾威

  Anders Ryom Villadsen发表了题为“The Importance of Top Management Team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Evidence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的主旨演讲。Anders Ryom Villadsen聚焦公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关注两个重要问题:高层管理者在文献中是如何被研究的?该主题有哪些未来研究方向?他从输入、特点、过程和结果四方面比较了高层管理者在公共组织和私营企业的区别。最后,Anders Ryom Villadsen提出该议题是公共行政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个重要桥梁,也希望该话题能够启发其他相关的研究。

  Aarhus University 管理系教授 Anders Ryom Villadsen

  易洪涛发表了以“China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介绍了期刊基本情况,提到期刊希望不仅能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还希望成为学者和实践者之间的桥梁。易洪涛通过统计分析和主题词分析展示中国学者和有关中国的研究在PAR上的整体情况。最后,他总结到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在国际发表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研究质量在不断提高,研究方向在不断多元化,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并期待中国学界能不断培育公共管理领域的优秀学者,持续为学术界提供高质量研究成果。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执行主编易洪涛

  随后,会议分为31个平行分论坛开展论文宣讲。平行分论坛主题既涉及政策过程、政策设计、政策评估等政策科学基础理论与方法,也包含城市治理、乡村振兴、数字治理、环境治理、公共财政、水资源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当前我国若干关键政策领域的议题。每个分论坛研讨3-5篇学术论文,并由该领域的两名资深专家进行点评。

  平行分论坛剪影

  6月16日中午,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闭幕。闭幕式包括国际期刊圆桌论坛、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致辞三个环节。

  国际期刊圆桌论坛以“Publish China Policy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Journals”为主题,以交流对话的形式开展。圆桌论坛由《公共管理评论》 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梅赐琪教授主持。易洪涛,Bruce D. McDonald III,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联合主编刘志林教授,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联合主编朱俊明教授,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主编王秋石教授, Environmental Politics主编高雪教授,Sociological Methodology主编安卫华教授,先后在圆桌论坛上对如何在全球公共政策研究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在互动环节为广大青年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建议。

  圆桌论坛

  优秀论文颁奖环节与闭幕式环节由易洪涛主持。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两位作者及其合作者获得了CPSG Best Paper Award奖项;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两位作者及其合作者获得了ICCPS Best Speed Talk Award;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大学的五位作者及其合作者获得了ICCPS 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高雪作为CPSG Best Paper Award Committee Chair、同本届大会联合主席章文光与陈灿先后为获奖作者颁奖。

  CPSG Best Paper Award

  ICCPS Best Speed Talk Award

  ICCPS 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

  最后,章文光与陈灿先后进行了大会总结。章文光对各位参会者、留美公共政策学会以及所有的会务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学术界继续支持China Policy Journal、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ICCPS)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并期待与公共政策学者们明年再聚ICCPS。陈灿对来自国内外的全体参会嘉宾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会务组表达了感谢,并提出未来留美公共政策学会将与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学术共同体紧密合作,共同提升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