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闻之
这边招人,那边离职——近日,有媒体在基层调研发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令人头疼。尽管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社区工作者招募力度很大,但缺额现象始终未能缓解,录取人员沉不下去、留不下来的问题相对突出。
从“招募热”到“考证热”,这些年社区工作岗位的关注度颇高。数据显示,2024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达188万余人,创历史新高。但如此火热的另一面,则是离职率居高不下。西部某地提供的情况表明,当地自2021年社区换届以来,有1195名社区工作者辞职,占总数的17%。
如此反差,原因何在?其中,有个体对岗位认知不清的因素,甚至不排除一些人误将社区工作当“跳板”,只打算攒资历刷简历,刚到岗就规划着“出走”。但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性价比不高”。一方面,社区工作事杂面广,可能几名工作人员要对接上级十几个部门交办的任务,负责上千户居民的网格工作,压力确实很大。另一方面,薪资待遇平平、晋升渠道较窄,干劲满满的年轻人总觉得少了点奔头。若遇到群众不理解乃至误解的情况,更会自我怀疑“价值感”,产生倦怠心理。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者们愿不愿干、能不能干、想不想留,直接关乎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关乎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社区工作岗位,本身是一个积极信号。珍视这股热情,就要在严把选聘“入口关”的同时,给那些真想干事的人更多支持、更多关心,关切并回应他们的现实诉求。人心安定了,队伍才会稳定。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的重点,正从“面子”转向“里子”,基层社区的担子势必越来越重,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推动“人往基层走”“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同时,必须积极引导“资源向基层下沉、政策向基层倾斜”。以北京为例,十年间先后五次大规模提高社工待遇,完善培训体系,使其与入职、在职、晋职紧密衔接,打通跨区、跨街道流动,一系列政策都旨在推动年轻人与社区“双向奔赴”。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年轻人的朝气,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给青春面孔更广阔的舞台、更明确的预期,城市治理也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