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随手拍张照,参加就有奖”“春节前投稿就有奖”……据报道,不少竞赛举办方巧立名目,宣称获奖证书可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吸引大学生报名,而后收取报名费、证书费、冠名费等。有的“水赛”奖项,仅在一个赛区获奖名单就有1000多行,有的比赛甚至人人都能获奖。
从报名条件、奖额设置、主办机构等角度看,“水赛”的含金量很低。与其称之为竞赛,不如称其是生意;与其说是报名,不如说是交钱;与其说是评比获奖,不如说是走个过场。
面向大学生的“水赛”并非第一次被曝光。去年10月,就有媒体披露面向大学生的各类山寨赛事,“5分钟2张国家级证书”“22个水奖,帮我拿下1.8万元奖学金”。明知是“水赛”,大学生为什么愿意参加?背后有大学生美化个人简历、往脸上贴金的考虑,也有盲目跟风、被动“卷”奖项的现实。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与某些高校在大学生综测加分、评优评先等事项上审核把关不严、打分不公有关。
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水赛”野蛮生长,不只是竞赛市场乱象,更关乎诚信导向和教育公平。花钱就可获奖,且更容易获得评比加分,对平时努力学习、潜心钻研的学生不公平。长此以往,投机钻营泛滥、学风乌烟瘴气,还有谁愿意踏实学习,去参加真正权威公正的比赛?
治理沾染铜臭的“水赛”,不仅要从需求端对学生强化教育引导,从市场供给端规范治理办赛资格和办赛类型,更需要高校加强审核把关,在综合素质测评环节排除“水赛”证书和奖项。参加“水赛”没用了,生意链条也就自然切断了。
竞赛,关乎真才实学,更关乎诚信和公平。“水赛”不该成为大学生评先评优的加分项,期待这个寒假大学生莫再费时费钱去拿“水赛”证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