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经审查决定给予全校(包括三个校区)共737名学生学业预警,给予134名学生学业预警并第一次降级试读,给予81名学生学业预警并再次降级试读。此前,深圳技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校也公布了学业预警结果。多所学校向学生发出学业预警,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大学对学生学业情况的监测将更加动态化、常态化,贯穿于整个教育培养过程。
实际上,从相关规定看,学业预警并不算“创新”。如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只不过,这种预警机制在不同的学校落实程度可能存在差别,正因此,这次多所学校的做法引起了较多的关注。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现实中高校对学生学业情况的日常监测和重视程度,确实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应该看到,这种预警,不仅仅是一种警示,实际更是一种敦促、帮助乃至“挽救”。如华南理工大学对于一些学分不足的学生,学院发放学业预警告知函给学生,并联系学生家长,告知学习情况及学校相关政策。这一方面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分不足带来的问题严重性,便于及时补救;另一方面,也是在给学生传递正向的预期:学校抓学风是动真格的,“混文凭”的想法可以休矣。
华南理工大学学业预警
据华南理工大学校方介绍,每学期第二周前统计不及格学分累计超过15学分者,予以学业预警,第一次超过25学分者,予以降级试读一年。学院发放学业预警告知函给学生,并联系学生家长,告知学习情况及学校相关政策。试读期间,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不及格课程重修上,新修读课程一般不超过10学分。
学生试读期满后,不及格学分累计再次超过25学分者原则上应予以劝退。对于有能力在修读年限内完成学业的学生,可向学院提出再次试读申请,经所在学院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可降级再次试读。再次试读期间,原则上不允许修读新课程,若再次试读期满后不及格学分累计超过25学分,作退学处理。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