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语:转型之苦
http://www.sina.com.cn 2000/11/09 16:46 新浪文教
作者:张颐武
我常常在新闻报道中发现难得的好片断,它们往往从报道的事件中跳出来,让我们的眼睛一亮。这些片断的文字生动又有深度,好像是即兴的发挥,如同拉提琴有自由发挥的华彩乐章,的确是可遇不可求。记者的才华往往丝毫不逊于专门讲求文字的散文作家。而且由于有真切的人生体验,有来自现场的直击式的观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妙处。记者的好文章往往不是追求文章的辞藻之美,而是自然而然地显示自己的份量。最近偶尔在报上看到一篇有关2000年3月29日在中国北方城市焦作发生的造成七十四人死亡的录象厅大火的报道,就有这样的妙处。这里对于火灾的分析没有什么特色,但对于焦作这座城市的描写的确异常深入和敏锐:
“焦作是比较典型的北方中等工业城市:很少见到新兴的企业,只有在郊区才能看到一些破旧而兀自伫立的厂房;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环境已遭到破坏,城市终日被烟尘笼罩;十字路口站立着成群成堆,寻找各种生计的民工,以及摆摊卖各种物品的下岗工人。使城市有点‘活力’的,是夜幕降临之后各种各样娱乐场所的笙歌艳舞。”
这篇报道没有署名,但这位不知名的记者用寥寥几笔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异常真切的图画。焦作好像就在我们面前。那种无望的日常生活和被新时代抛弃的无奈被表现得如此生动和尖锐。我在中学学地理的时候知道焦作,类似这样的小城市的名字当时曾经在我心中激起过许多幻想。那时邓丽君的歌《小城故事多》非常流行。五六十年代这样的北方城市曾经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支柱,它们曾经支撑起传统产业的基础。焦作就是当年有名的新兴工业城市,它也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新的经济转型却将这种城市抛到了历史进程的外边,在这个以IT业为中心的所谓“新经济”时代,这样的小城市就根本不知道如何找到方向了。一面有周边的无数农民仍然试图在城市里寻找机会,一面是传统产业的凋落和颓败。一面是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参与到现在的全球化进程之中,一面却仍然有许多人依靠城市生存。全球化将大城市相互联系在一起,在东京、上海、北京、香港或者纽约的生活越来越接近了,有人还慨叹在国内看不到美国的报纸杂志,其实一般的美国报刊如《时代周刊》《纽约时报》之类在中国的大城市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你到任何一家象样的宾馆,立即就能够买到。二十多年前我们为学英文在外文书店买一份《今日朝鲜》的时候,嘲笑中国人老土,嘲笑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的确切中要害,但今天这么说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中国的网民已经有一千多万,什么信息看不到呢。我在国内的朋友每天看《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的大有人在。不过他们没有一些人那么天真,不是看什么就信什么。其实把《纽约时报》说的一切当成真理和把《人民日报》说的一切当成真理一样可笑。但这些和焦作的困境无关,无论什么报纸都帮助不了它。这些内陆的小城发现自己变得无可奈何,它们没有什么东西被人们所需要,不知道如何再现风华。于是,只有这样慢慢地沉沦下去了。我在美国时看到一些城市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曾经是旧工业的翘楚,但却成了新经济的累赘,它们也非常凋敝,市中心已经完全变成了鬼城。城里的年青人没有前途和希望,往往走向堕落。这样一些看不见的社区的命运的确让人感慨。
它让我想起了最近在海外非常流行的贾樟柯的电影《小五》。那里面的小城故事也和焦作异常接近。这部非主流电影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偷,同样处在类似焦作的一个小城中,这个小城同样有充满尘土和摊贩的混乱的街道,同样有那种无可奈何的沉沦。我惊讶于《小五》中的场面和那篇报道是如此一致。对那个看不到希望,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明亮前景的小五来说,他只有这样封闭的环境,也只有这样平庸的生活。只有在一个卡拉OK歌女那里得到一点可怜的安慰。这部电影也同样描写了这样的小城市的那些夜晚的“笙歌艳舞”。但这些虚幻的繁荣根本无法掩盖那些令人无法忍受的困境。《小五》的故事在焦作一定每天发生着吧。但焦作却只有在失火死人的时候才有机会成为报纸的一条消息。可见人生的问题不是几句高论能够解决的。中国面对的这些真实的挑战比那些来自外边的指手划脚要严肃得多,也具体得多。
《小五》的结尾是小偷小五被警察抓住,警察去办事了,他被栓在电线杆上,许多人在围观。这里的尴尬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这是不是焦作的尴尬呢?
欢迎访问张颐武专栏:边缘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