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用户注册| 网站地图
内容中心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网络文学>不吐不快>新浪文教>内容




影响我的十本书

http://edu.sina.com.cn 2000/05/12  新浪文教

  新浪网友:sinks

  我一向不认为一本书或几本书就能影响人的一生。但是,感觉在一段时间内,一本书或几本书的确能够影响人的阅读 方向,改变人的兴趣和爱好。如果让我一口气说出十本印象深刻的书,当然不费力气,但是让我不假思索地说出影响了我的十 本书,就不那么轻松了。因为印象深刻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所以,有些网友只是简单的列出一张喜欢的书 单,贴在论坛上面,好像大众餐馆的菜单一样令人乏味。

  一本书打动了你,同时引起阅读同类图书的欲望,即便是你读了一百本这类书,也只能说是一本书影响了你,这本书 影响了你的阅读方向,其他同类书丰富了你的阅历。

  我喜欢文学和音乐,准确地说我喜欢欣赏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但是重来不演奏乐器和写作。我是那种喜欢把自己关 在房间里聆听大师们(音乐大师、文学大师)倾诉心声而获得满足的个人主义者。正是这种满足才使我在灵与内、情与钱相互 碰撞的躁动中得到安宁。看书,听音乐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业余爱好,也许这也是一种“玩物”吧。

  有这样几本书真就影响我至今或一段时间:

  一、《交响音乐欣赏》七十年代初,当我还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己经听熟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和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等乐曲。当时能够听到外国古典音乐是非常幸运的,而想 要找到介绍外国古典音乐的书就更难了。记得当时上海文汇报还点名批判外国无标题音乐,外国艺术大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 。正在上中学的我,受到比我大几岁的叔叔、姑姑们的影响,喜欢上了古典音乐。但是真正让我进入音乐圣殿的是这本《交响 音乐欣赏》,如果没有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音乐人,我永远走不出“听”得范围了,从听到“欣赏”,使我至今酷爱 古典音乐。

  二、曲波的《林海雪原》“万马军中一小丫,颜色似如月季花”,在那大多数书籍都被禁读的年代里,对于一名豆蔻 年华的中学生来说能读到这样的革命爱情诗句就已激动不已。在“样板戏”中,人与人之间只有阶级斗争或阶级感情,但是在 革命斗争的小说中却能读到“生活”。正是这些革命斗争中的“生活”才吸引了我,使我开始喜欢小说。这一时期,发动了所 有的熟人,在同学、亲属之间尽可能借这类小说。不觉也就读了《林海雪原》、《平原枪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 》、《铁道游击队》、《苦菜花》、《小城春秋》、《青春之歌》等等。

  三、雨果的《悲惨世界》当我还在为珂赛特的命运而担忧时,不经意我已经进入外国文学世界了。那里所描述的人的 情感是我那时候重来没有读到的,当时我不知道爱情中除了革命的爱情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悲惨世界》所描述的故事和人 类情感,比我心中的理想来得真实。而后的几年,我便疯狂地阅读外国小说。先是法国的巴尔扎克、梅里美、小仲马、罗曼. 罗兰……,英国的哈代、狄根斯……,然后是俄罗斯的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等等。当然,那时候读什么书,不取 决你希望读到什么,而是取决于你能借到什么,只要能够借得到,都读。

  四、惠特曼的《草叶集》在各种文学题材中,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诗歌,特别是外国诗歌,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我喜欢中国古代诗歌,只是没有为其着迷。但是在当读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之后,对那直白地讴歌人性而使我感到震撼。当 时我知道“人定胜天”,那是阶级的力量,而不是人的力量,更不是个人的力量。然而惠特曼使我隐约感到人的命运有时体现 在自我之中。

  五、曹雪芹的《石头记》在四大中国古典名著中最晚知道的是《红楼梦》,但是最先读的原著是《红楼梦》,《水浒 》、《三国》、《西游记》都是先看的小人书。第一次读《红楼梦》,根本没读懂,人物关系都没有理清楚,至于小说的结构 脉络更是一无所知。在读的就是这本解放前民国版的《石头记》,这才真正使我领略了《红楼梦》的魅力和曹雪芹的伟大。同 时顿悟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从此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带有眉批的古代文学版本。

  以上的五本对我影响较大的书,都是在那个不是什么书都能看、不是什么书都能看到的年代读的。当然能读到这些书 ,还要感谢我的那些长辈们的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收藏。

  六、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出版界经过几年的恢复,再版许多文革前的图书之后,随着四川出 版社推出一套未来丛书,掀起全国性的各类社会科学战著作的出版热,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商务印书馆的那套“汉译世界名著丛 书”。面对西方思潮的涌进,我既兴奋又茫然,一时竟不知所措。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才初步理 清了西方思想的脉络。在罗素那里,马克思没有被奉为至高无尚的权威,而是作为众多思想的一种思想来介绍,这使我毛塞大 开,思想开始逐渐成熟。

  七、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可以说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人向来谈“性”色 变的,从来没有真正正视“性”对人、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情”而没有“性”,而世俗文化中大都只有 “性”而没有“情”,这种反差导致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西方人可以把“性”融于艺术当中来公开赞美,而中 国人只能背地里渲淫。弗洛伊德毫不留情地剥去了善于伪装的人的面目,特别是中国人的面目,做为中国人的我为之震撼。

  八、《毕加索画集》八十年代初安格尔的《泉》突然在一家颇有影响期刊的封底印出,一时间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体艺术竟被当做色情传阅或禁止。在中国民众对西方绘画的艺术与色情尚不能分清的时候,如果在肉体与灵魂之间作出选择 ,人们更更倾向于前者。作为更注重表现人类精神实质的现代西方艺术,则不被大多数人们所理解,甚至被当做垃圾一屏遭人 唾弃。

  当我突然领悟到毕加索的《格尔氏卡》用人物变形来表现的人类精神的那一刻,我认识到人的精神的力量远远大于人 的肉体的力量。我被艺术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所打动,人的外在表现并不能完全体现人的精神实质,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只是 表象并不是实质,艺术如何用有形的东西表现无形的东西,这是西方现代艺术贡献,这就是毕加索画集对我的启示。

  九、《老子》经过了西方文学、艺术、哲学思潮的冲击之后,许多中国的经典文化反倒逐渐被人淡忘了。其实中国先 秦的思想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还是对人类文化影响上,都不比西方化的源头--古希腊和古罗马差。诸子百家就是中国 的“古希腊”,老子就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在我看来,无论从哪方面看,老子都比苏格拉底强。最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们 这一代人没有经过中国经典文化的熏陶,就不得不面对西方文化的侵袭,所以对自己优秀的东西总是不能理解透彻,回头来, 不得不给自己补充自己的血脉,这是一种悲哀。

  十、《未来之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世界都逐渐被电脑迷惑了,我也不例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给了电脑。整天同 数字(程序)打交道,人也变得数字起来,刻刻板板、精精确确,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人们也大发精神,似乎以为拿到了统治未 来世界的钥匙。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欢迎来新浪读书沙龙发表文章或来信发表意见。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相关专题:影响我的几本书


  新浪首页>文化教育>网络文学>不吐不快>新浪文教>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