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chinaquest
网上寻宝大行动
新浪寻宝大行动,
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教首页 > 文学专区 > 作家专栏 > 专栏文章

吴亮 专栏

南琛 专栏

古尤尤 专栏

猪小猪 专栏

陈跃红 专栏

棉棉 专栏

王兰芬 专栏

麦田 专栏

张颐武 专栏

赵波 专栏

老了一点 专栏

宁肯 专栏

射覆 专栏

萧萧0253 专栏

狼小京 专栏

苇一 专栏

浪人柳无缺 专栏

浪打郎 专栏

焦国标 专栏

pigsyme 专栏

傻青 专栏


生日快乐


          作者:南琛
http://edu.sina.com.cn 2000年11月10日

  生日对一个人很重要,不但人有生日,国家民族也有生日,地球宇宙也有生日,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确切地知道地球的生日是那一天,这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耶酥是圣人,所以他的生日被称为圣诞,比耶酥的知名度低一些的就叫诞辰,这个诞不是一般人能叫的,在古代中国只有皇族才能称诞,皇帝的生日叫圣诞,太子的生日叫寿诞,明朝有奉先殿,其祭祀之期为清明,中元,圣诞,冬至,正旦五天,每逢这五天,皆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有祝文,有宴席,由皇帝亲自出席,文武百官作陪,很是要热闹一阵,有时还要搞出普天同庆的架式。太子的生日叫寿诞,他此时还没成为圣,不过排场也不小,由文武百官依次排列进入太子居住的东宫,口称太子千岁寿诞,行磕头礼。两宫皇太后的生日叫寿旦,比太子又低了一级,皇后和膑妃就只能称生日了。

  皇帝的生日被称为圣诞,神仙的生日就被称为神诞,比圣又低了一级,不过好歹摊上一个诞字。明朝景泰年间为祭汜帝君,总得找一个理由,于是把每年的二月三日作为帝君张亚子的神诞之日,北京城隍庙之神的神诞之日则被定为五月十一日,每到这一天住在北京的居民都要去城隍庙参拜,后来有人提出城隍是天生的神,不比一般的人鬼,怎么可能有生日,于是建议取消每年五月十一日的活动,此议论居然也被皇帝首肯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地方官员不堪祭汜的重负,找个理由来取消这种无意义的活动,也倒是,中国历来多鬼神,要是每一个都搞个生日出来,耘耘众生非得被累死不可。

  除了皇帝神仙,黎民百姓也过生日,不过没那么多讲究,一般人就把生日称为自己的生辰,以前民间少有年月日的概念,就天干地支里取出八个字,称为生辰八字,这个字不但有帮助记忆的功能,还关系自己一生的祸福,那是非要牢牢记住的,遇有婚丧嫁娶的事,少不得让那些半仙来替自己算算命。读孝经走火如魔的中国人还把生日称为母难之日,痛不欲生地把自己的生日叫作母难,也既母亲受难之日,从女人生孩子的肉体痛苦来看,这倒也有理,从宗教意味来看,未免让人觉得自己一出来就有原罪,从多子多福的古训来看,就难免娇揉做作了。

  年轻人过生日不讲究,老年人就得讲究一些了。老人把生日叫寿辰,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这么叫,寿分三种:上寿,中寿,下寿。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也就是说你最少要有六十岁才能为自己作寿,也才能把自己的生日称为寿辰。为自己作寿的人还有一个称呼叫寿星,这里寿星又有两种,一种完全和生日无关,是古代记载日历的一种方法,具体见于《汉书·吕历志》,以十二生辰二十八宿为角,亢二宿,以天枰为寿星。另一种寿星又叫老人星或称南极老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寿星了,为民间神话中司长寿之神,其典型扮像为一白胡子老头,手捧仙桃,身边有鹿鹤相随,后来也把作寿之人称为寿星。

  老年人过生日叫寿辰,前来参加生日宴会叫祝寿,活得长叫长寿,身体好叫延年益寿,这么看来,似乎寿是一个吉利得不能再吉利的字眼。其实不然,寿在古代常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比如坟墓叫寿冢,守灵的地方叫寿堂,棺材叫寿器,给死人穿的衣服叫寿衣,供死人用的东西叫寿材,甚至人死了也叫寿终正寝。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奇妙之处,死者为大,民间的惯例是为尊者讳,生和死让你稀里糊涂,寿本来是生的意思,偏偏在人死了以后给你加上寿的缢号,倒不如称驾鹤西游来得含蓄和洒脱。

  生日对一个人很重要,它是一个人的个人编年史。现在都采用公元纪年,那么公元零年也可看作是人类历史的生日,古代年号的起始年也可看作是某一朝代某一皇帝执政时的生日,某某年被称为康熙几年,雍正几年,其实对一个人来说,你的生日也就是你的一个个人纪年,比如你叫某某某,今年二十岁,你完全可以把今年叫作某某某二十年而不用公元几几几年,你每过一次生日,在三十岁前意味着你又长了一岁,三十岁后意味着你又老了一岁,六十岁后意味着你又“寿”了一岁,这种意味深长的暗示正是生日给你的最大意义。

  人们都不太记得自己的生日,年轻人是贪玩记不住,中年人是太忙没时间记,老年人则是不愿意记,所以小孩的生日总是父母记着,老人的生日总是子女记着,而忙碌的中年人,只有不过生日了,生日更象一种心情,只有老人和小孩有这种心情,而夹杂在老小之间的人老是为这种心情操心。

  我小时候也记不住自己的生日,不过往往在放学回家后发现饭桌上多了一个红皮的煮鸡蛋什么的,随后父母告诉我今天我过生日了,后来红皮的煮鸡蛋没了,变成了蛋羔。后来我离家去上学,我的生日又被我同宿舍的人牢牢记住,因为我们有不成文的规矩,谁过生日谁请客,所以我注定要过几年大快朵颐的生日。后来就不太过生日了,每天平庸度日,总觉得生日已经成了一种于我来说无太大意义的事。

  只是有时突然会接到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或同学的电话,寒喧一阵后,听到她说:生日快乐。我才模糊地想起我很久没有过生日的感觉了,于是我也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句:生日快乐。

发表评论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