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简史:北碚时期之一(1937-1941)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0:33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网站 |
1939年兴建的登辉堂,今基本完好。80年代被重庆市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太湖校址拓展计划 李登辉被迫辞职后,于1936年10月赴四川游历,受到当地校友及重庆复旦中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这给已经去职的老校长以莫大的安慰,同时也为一年后复旦迁川创造了条件。 吴南轩主持校务后,复旦办学出现新的变化。1937年1月8日,第9次校董会决定“在太湖区域另觅佳地,为大规模之扩充。”推叶楚伧等7人为扩充校基筹备委员。随后,江苏教育款产管理处吴稚晖、钮永建,拨赠无锡太湖畔大雷嘴的土地1014亩给复旦作建校之用。勘察后,拟10年建成太湖新校址。1937年2月,国民政府决定,每月补助复旦2万元。这些都因抗战爆发未能实现。 1937年1月,孙寒冰教授等创办《文摘》月刊。不久即风行全国,不到半年,销量即达16000余份。《文摘》从第2卷第2期(同年8月1日出版)开始刊登斯诺的《毛泽东自传》。 西迁庐山再迁北碚 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正在复旦附中上课的暑期学校被迫停办。9月初,复旦改在徐家汇附中开学。但战火纷飞,学生到校极少。不久,教育部指示复旦、大同、大夏、光华四所大学,效法平、津,组织临时联合大学内迁。大同、光华因故退出。复旦、大夏组成联大,并遵部令分为二部,第一部迁往江西,第二部迁往贵州。联大第一部以复旦为主体,由复旦副校长吴南轩负责,大夏吴泽霖任教务长,迁往江西庐山,租普仁医院为校舍,注册学生896人,教职员99人,于11月8日开学。第二部以大夏为主体,由大夏的副校长欧元怀负责,复旦的章益为教务长,迁往贵阳,拟于11月开学。 12月,南京陷落,危及九江。联大第一部决定内迁贵阳,与第二部合并。12月1日,联大师生500余人乘招商局快利轮内迁,月底到达重庆,受到四川省政府和各界人士及校友的热烈欢迎,诚邀复旦留在四川,省政府一次性补助10万银元。时值重庆复旦中学放假,联大第一部遂借该校菜园坝校址上课,1938年2月中旬结束。抗战八年中,复旦是唯一获四川省政府资助的外省迁入高校。 1938年2月,复旦确定以重庆北碚对岸的夏坝(原名下坝,陈望道建议改今名)为新校址,就近借黄桷镇寺庙为教室、煤栈余屋为学生宿舍。 2月25日,联大第三次行政会议决定:自1938年3月开始,取消复旦大夏联大,两校各自在重庆、贵阳建校,并报经教育部批准。 恢复教学秩序 复旦在黄桷镇复校,经费十分困难。吴南轩忙于筹措经费。金通尹代理教务长职务,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安排好四院十五个系的教学工作,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便于聘请教师和安排教学实习,复旦将商学院各系及新闻系、经济系迁往菜园坝。1939年5月,日机轰炸重庆,商学院及新闻、经济两系又迁回北碚黄桷镇。 1940年2月,夏坝四幢男生宿舍(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分别命名)建成。相伯图书馆、科学馆等也开始陆续兴建。5月27日,日机轰炸黄桷镇复旦大学。教师宿舍王家花园被炸毁。教务长孙寒冰殉难,年仅38岁。同时罹难的有文摘社职员汪兴楷、学生刘晚成等六人,贾开基等11人受伤。 农学院的成立 1938年,复旦恢复史地学系,并在我国高校中首创统计学系。1939年1月,奉教育部令,设立统计专修科。 为解决四川省粮食和农副产品供应的困难,配合长期抗战,1938年10月,复旦设立垦殖专修科,培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才,学制2年,主任李亮恭。该科实行特殊教学,上午上课,下午在农场实习;学生享受公费待遇。11月,复旦与夏坝地方士绅达成协议,分段收购夏坝土地,建设农场,供垦殖专修科同学实习。年底,农场扩展至200余亩,除生产蔬菜瓜果外,尤以“复旦白酱油”著称。1939年3月,复旦与重庆回教协会联合招收垦殖专修科第二班——边疆班(回民班),为西北回民聚居区培养垦殖人才。9月,增设园艺学系,主任陈国荣。为“改进国茶产制技术及扩展其国内外贸易”,1940年9月,中国茶叶公司出资9万元,委托复旦设立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为全国高校中唯一的茶叶系科),主任吴觉农。11月,设立茶叶研究室。同年秋,在以上学科基础上成立农学院,首任院长唐启宇。至此,复旦由原来的四院发展为文、理、法、商、农五院,学科更趋完备。 改为国立大学 1940年5月,校董会同意钱新之辞职,任命副校长吴南轩为代理校长。1941年1月,任命江一平为副校长。 因经济困难,复旦于1939年、1940年先后两次谋求改为国立,由于李登辉和其他在沪校董的反对未果。1941年1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第541次会议决议决定:同意复旦改为国立。从此,复旦由私立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