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焦虑妈当心挫伤孩子学习兴趣

2013年06月24日11:07  解放日报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暑期过后将进入小学。不少家长[微博]为幼小衔接而纠结:学拼音、学算术、学英语,孩子辛苦;白纸一张,如果老师并非“零起点”教学,孩子落后怎么办?昨天下午,第四届新解放教育讲坛在嘉定教育局举行,专家们为幼小衔接支招。

  “家长的矛盾与焦虑,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幼小过渡。”上海市特级园长、学前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宗莉发现:一方面,家长对儿童期望过高,择校、上培训班,过大压力导致孩子出现入学焦虑;另一方面,生活中家长又过度溺爱,过度保护,孩子吃饭时帮挑鱼刺,放学时书包背在大人身上……这样的矛盾状况,有可能使孩子上学后难以适应骤然增加的学习任务,产生自信心不足等不良倾向,对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害。

  语文特级教师、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提出,目前普遍的“抢跑”学习,容易对孩子造成创伤。她说,花几千元乃至上万元把孩子送到一个个培训班,孩子所有的双休日都被占满,逼着孩子在入学前就要掌握一千个生字、背诵几十首古诗、学会加减法……家长的这种开发,是一种“暴力式”的开发,掠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加深孩子进入小学的创伤感。郭宗莉认为,违背发展规律的训练,是以牺牲孩子个性多样化发展为代价的;过于超前训练,事倍功半,挤占了大量孩子自然发展的时间,学科知识是学到了,但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损失很大。

  幼小衔接不要提前学习知识技能,家长要准备什么?嘉定实验小学特级校长花洁建议,家长要把重点放在孩子的注意力、精细动作等培养上。她提出,注意力决定着学习能力——不少孩子坐不住、粗心大意、半途而废、做事拖拉,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同时,要重视孩子精细动作的训练,要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精细动作训练来刺激孩子大脑,提高眼手脑配合能力,为学习打下必要基础。最后是时间管理能力,要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任务、独立专注完成作业等。“这些良好习惯更值得家长重视。”

  “幼小衔接,需要家校衔接与合作。”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提出,对于孩子的教育,学校与家长互相合作但各有分工。学校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家长侧重于对习惯、品行等培养。“两者互补,不要缺位和越位。”

  本届讲坛由市教委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新闻晚报、嘉定区教育局等单位承办,“上海教育”政务微博、解放牛网和新浪教育[微博]频道进行了网络和微博直播。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