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咆哮式”育儿难约束 代表委员建议为家庭教育立法

家长“咆哮式”育儿难约束 代表委员建议为家庭教育立法
2021年03月08日 09:40 中国青年报

  家长“咆哮式”育儿如何约束

  代表委员建议:为家庭教育立法

  “这小a,你整大A干嘛?”“你都学了些什么?”这类父母“咆哮式”辅导孩子作业的网络视频,戳中了不少家长的痛点。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提起“陪娃写作业”,很多家长五味杂陈。家住北京的晓丽是两个孩子的家长,看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她总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破口大骂。她认为,家长有权力对孩子进行管教,“吼叫”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

  那么,父母“咆哮式”育儿属家庭暴力吗?家长教育不当有法律约束吗?今年全国两会,有代表委员提议,要为家庭教育立法破解这些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咆哮、吼叫、责骂、数落都属于语言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有时候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比动手还要严重。

  “对孩子来说,语言暴力和其他肢体性惩罚一样,不适于家庭教育。”朱永新认为,父母教育孩子应心平气和,平等对待。“孩子与父母有平等人格权,家长应以尊重孩子作为教育前提。”

  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家事”不再仅是家事,让家庭教育有法可依。

  《草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朱永新认为,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的父母毕竟是少数,如何提升其家庭教育素养更加重要,“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育儿的培训指导。中国父母重视教育,却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错”。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这些口口相传的民谚,误导了中国的家庭教育。朱永新认为,家庭教育立法可以规范家庭教育行为。通过法律的倡导、约束,让父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发挥重要作用。”朱永新建议,把家庭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普遍开设选修课程,让更多人拥有家庭教育的基本素养。“家庭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还可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支持民间发展相关研究和培训。”

  朱永新建议把民间力量和智慧吸引到家庭教育领域,建立家庭教育民间机构,“比如说,成立家庭教育相关的行业协会,推动家庭教育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认为,家庭教育立法还需加强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建立相关公共服务体系,让家长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组织”。

  为此,他建议:县级层面要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家庭教育网上学校,开设网络课程;中小学幼儿园要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的辅导和帮助;社区要普遍引入家庭教育服务的公共力量,开展普及型指导工作。

  “通过这‘四张网’,可以在家长们想要寻求家庭教育指导的时候,获得帮助。”张志勇希望通过这项立法大力推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家长能够在家门口就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辅导和服务。

  张志勇补充说,对于《草案》还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明确家庭教育中有哪些违法情形,对违法行为如何惩戒,“尽可能减少法律出台后执行过程中的模糊地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

想了解国际学校最新招生动态?点击(这里)参与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春季择校巡展国际教育大咖支招升学择校难题,干货满满!

择校展

热门推荐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