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0月11日消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全国第二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并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要求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次。
![](http://n.sinaimg.cn/edu/transform/118/w550h368/20211012/c311-1ee3bec63dd1ba592d73a615d260b2b8.png)
对于0至6岁儿童,指南提出,按照《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做好0至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与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指南明确,对于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工作,筛查单位应当在筛查结束1个月内,按照筛查技术流程图反馈筛查结果,并提出精准预防近视指导或转诊建议。应当特别重视对近视儿童青少年的信息反馈和用眼卫生的指导。
![2021年3月22日,在河北沧州市实验小学,医生志愿者指导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查。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http://n.sinaimg.cn/edu/transform/136/w550h386/20211012/ccda-c4c33ae40ff1120b2adecf34e6f96f62.png)
指南强调,要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早期筛查出近视及其他屈光不正,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屈光状态发展变化,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订干预措施,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此外,指南结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户外活动干预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明确提出每天保证日间户外活动120分钟,分别落实在校内和校外,充分发挥课间10分钟、上下午各增加30分钟大课间、结伴同行上学(“健康校车”)等模式在近视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想了解国际学校最新招生动态?点击(这里)参与新浪&微博2021国际学校秋冬择校巡展国际教育大咖支招升学择校难题,干货满满!
![择校展 择校展](http://n.sinaimg.cn/edu/3565a93e/2021061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