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edu/3565a93e/20220222/30db7f51ac50d3d65063978d13a31d4.png)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http://n.sinaimg.cn/sinakd20220309s/320/w2048h3072/20220309/66ed-fb1dd3ebe5148ad6abcd6785b8f46e1d.jpg)
“我认为在大中小学校园内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抓住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呼吁,加强传统文化进校园,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
冯远征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更是蕴含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他建议,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特点,明确传统文化培养目标,制定分级教学计划,开设涵盖传统礼仪、习俗、书法、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课程,并确保传统文化课程占有一定学时。
冯远征建议,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日常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学时”和实践教学方式。例如开展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文化社团,举办传统文化节、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将传统文化教学与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机结合,注重在文化课、艺术课教学中嵌入与知识点相关联的传统文化知识。
此外,他呼吁大中小学校园更好地整合资源,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可以邀请文化社团的专家学者、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举行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和现场展示。还可以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实地探访文化遗址、历史人物故居,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