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那些家里孩子面临小升初的家长,有的到处打听哪所学校可以收简历,有的则抓紧时间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竞赛做背景提升。在这些急于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的家长人群中,有的更是被一些培训机构告知,只有参加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竞赛才能助力孩子升学。
“白名单”竟成套路家长工具
家住东城区的葛女士的女儿从小就对绘画感兴趣,上学后,葛女士依然给她报了一些兴趣班继续学习。5月下旬,葛女士收到了一条信息。该信息称“家长您好,教育部白名单比赛——希望颂开始报名了,比赛的注册费和报名费是680元,作品集训辅导时间是每周六下午2:00到5:00,连着画两节课,作品大概3至4周完成。作品6月中旬截稿”。
家住海淀区的钟女士的孩子今年面临小升初,前几天听自己的邻居说,海淀某些中学可以在报名前接收简历,而且孩子最好有过参加竞赛且获得过奖项的经历,于是她马上到处打听这些简历该如何撰写,还寻找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竞赛奖项的办法。
不只是今年,每年小升初报名前,像葛女士和钟女士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为了给孩子送到一所理想的学校,他们想尽一切方法提升孩子的背景实力。
那么,这些竞赛是否真的可以作为升学的“加分项”?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竞赛又是怎么回事?
对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陈柳岐表示,为了缓解家长焦虑,教育部在《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中明确表示,所有竞赛(包括列入教育部公布名单的竞赛)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不仅如此,在近期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也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因此,培训机构在推广中所说的竞赛可以作为助力孩子升学的‘加分项’是没有依据的。之所以很多培训机构这样做,正是他们看到了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利用家长的焦虑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对其进行的推广营销,其本质是煽动放大家长的‘教育焦虑’以谋利。”
陈柳岐解释说,至于教育部认可的所谓“白名单”竞赛,是指被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的44项竞赛,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我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白名单赛事的组织主体必须是由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规机构。赛事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和自愿性原则,不向参赛选手收取任何形式报名费。不得面向参赛的学生、家长或老师开展培训;不得借竞赛之名开展等级考试违规收取费用。所以,对于那些以‘白名单’竞赛收取家长任何费用的行为,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很多“教育焦虑”的背后其实都是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的。比如,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良莠不齐很多都是如此。业内人士透露,煽动放大“教育焦虑”是违规培训开办者的惯用伎俩。
不久前,北京市民郭某某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北京市西城区多所学校现场接收小升初简历投递的不实信息,其行为已干扰了相关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郭某某已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因此,对于家长钟女士听邻居说中学可以接收简历的情况,业内人士也提醒各位家长,这也是一些人通过不实信息煽动家长焦虑的一种手段。
各种排名家长也应加强注意
除了利用“白名单”竞赛套路家长,本刊还注意到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发布胡编乱造的各种学校排名,误导公众。
以“北京升学路”这个公众号发布的学校排名榜为例,一些学校的名称明显是错误的。比如,“北京而范大学附设苹果园中学校区”“北京顺义郭家务活初中”。还有一些学校不仅名字是错误的,就连学校所属区域都是错误的。比如,“北方工业大学附中”标注的是海淀区,“北京第九初中校区”标注的是海淀区,“北京三帆中学”标注的是东城区。
更有甚者,一些标称是升学规划的自媒体其运营主体居然是房产中介。打开这些自媒体后不难发现,该自媒体有关升学规划的内容只不过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数皆为各种房屋交易信息。
对于中学排名,教育部其实早在2016年《关于从未开展全国中学百强排名活动的声明》中已明确表示,教育部及其相关司局没有开展过全国百强高中、高中排行榜等类似评选和排名活动,也没有发布过此类信息。同时,教育部还提醒社会公众提高警惕,防止被此类信息误导。
在采访期间,很多家长表示,之所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且相信各种信息,主要是无法从官方途径获悉造成的。因此,他们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公开,方便家长获取学校的教学特色、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招生要求等关键信息。
(原标题:家长要注意这些“套路”)
来源:北京晚报 文/顾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