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有益尝试

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有益尝试
2024年05月24日 00:00 新京报

  ■ 观察家

  食物里多一份责任,家长也多一份放心。

  学生和老师也能“约饭”了。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珠海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在市直属学校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制度,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截至目前,珠海已有57所公办中小学率先实现师生同餐,与教师同餐的学生人数可达10万余人,深受学生及家长好评。

  学校取消教职工食堂,实行师生同餐,意味着学生吃什么,老师就吃什么。这不仅一改过去学生吃“大锅菜”,教师吃“小锅菜”的状况,更是让学校全体教职工都参与到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中来,真正履行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堂监管自然上了一个台阶,从而提升了学校食堂的信任度。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备受社会关注,孩子在校吃得好不好,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虽说近年来,从相关部门到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措施,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时有发生。这里面既有校园食品安全环节多、不透明等复杂性,也有各方监管不力等因素。

  为了加强对学校食堂监管,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就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但在实际执行层面,部分学校也出现了规定流于表面的情况,监管仍有漏洞。而实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制度,则更进一步,更多监管力量介入,消弭差别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陪餐制度流于形式化。可以说,这也是地方积极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有益尝试。

  据报道,实行师生同餐,受到学生家长好评。大概率是因为这一举措,让师生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利益共同体。饭菜好不好吃、干不干净,对于师生的反馈,食堂会更重视,相关整改也会更及时——食物里多一份责任,家长也多一份放心。以此而言,学生和老师“约饭”,这个可以有。

  此外,学校实行师生同餐,也从侧面反映了校园管理思路的转变。师生一起排队打饭、同一张桌子吃饭,甚至还会分享什么菜好吃,哪个菜要“避雷”,这样有别于教室的严肃气氛,也让师生交流更轻松,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营造平等的校园氛围也颇有益处。

  事实上,学校师生同餐,珠海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去年9月,浙江宁波就在全市中小学实行县域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取消教职工食堂,实行师生同餐。

  那么,师生同餐制度落实得怎么样,食堂服务水平有无提升,师生评价如何?相关方面不妨适时总结经验,及时向社会披露实行情况,这对于各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无疑具有借鉴价值。

  □翛然(媒体人)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