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国际教育展:海外院校发起银弹攻势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04 14:34 东方网-文汇报 |
2004中国国际教育展上周末在上海东亚展览馆“盛装”亮相,参展观众在开展前就排起了几十米长的队伍。据介绍,本次教育展吸引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院校参展,可谓是国内留学市场动态走向的“晴雨表”。 花钱设奖抢生源 在本次教育展上,许多展团亮出了“高额奖学金”的诱人“招牌”:澳大利亚从今年开始为中国留学生设立奖学金,昆士兰州邦得大学甚至为条件优异的中国学生设立了高达人民币10万元的奖学金;苏格兰也正式启动了最新奖学金项目,将为到苏格兰攻读一年硕士课程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新西兰政府宣布,到2007年提供给国际学生的奖学金数量将达到每年授予100个本科生奖学金和100个研究生奖学金;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将为赴德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 各国展团纷纷拿出奖学金项目,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院校进入到中国市场上争抢生源。此外,笔者了解到,一些国家的签证政策也越来越宽松,法国近年来的签证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2003年的拒签率只有8%,将来的拒签率将会越来越低;新西兰的签证时间以前要6——8周,现在只要20天;澳大利亚则在今年8月1日推出了网上签证,取消了预签证,减少了一半的时间。 “老字号”受人青睐 此次教育展可谓“留学品种齐全”,除了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院校等一些“老面孔”,南非、阿根廷、爱沙尼亚、爱尔兰、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都有大批院校前来参展。其中阿根廷工商会组织的教育展团是阿根廷教育界首次集体向中国学生展示其高等教育情况,并向中国学生发出邀请。 不过,中国的留学消费者似乎更相信“老字号”,英、法、澳和新加坡等留学展台前依然是门庭若市,相比之下,“新人”则受到冷落。笔者注意到,有些展台前甚至几个小时都无人问津。 留学专家认为,对于这些新的留学目的国应该客观考量。一方面,这些国家人口较少,人均教育资源充足,由于较少留学者申请,不构成激烈的竞争,此外留学费用也相对较低。但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这类国家因为刚刚进入中国的留学市场,没有太多的操作经验,可能没有相对成熟的留学机制,所以在整体上可能并不太稳定,容易产生波动。因此在选择这类留学国家时,应该三思而后行。 专业选择多元化 “现在学生对留学问题的咨询范围宽了许多。”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中国代表处市场经理蒲焱深有感触地说,“就拿专业来说,以前留学者关心学成后是否能找到高薪的工作,现在则更关心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以前咨询者问的大多是商科,现在很多人关注建筑、设计、艺术等专业的情况。” 许多参展院校代表都表示,专业取向不再单一,这是留学理性化的一种表现。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开发署主任袁先生认为,以前消费者只是把留学当作投资,而现在留学者更多的是从自身的爱好兴趣以及该专业长远的发展趋势出发。他说:“过去留学咨询者所选的专业也大多是商科,现在则有很多人青睐法律、化学、物理、土木工程等应用性的学科。” 院校的排名依然是咨询者关心的重点,其原因却与前几年有所不同。正在德国某院校询问学校排名的小殷说:“关心学校排名不是因为想依赖学校的知名度找到好工作,只是认为排名高一些,其教育质量应该高一些。” 学校位置有讲究 在日本展区,帝京大学等东京地区的院校询问者络绎不绝,位于日本四国地区的德岛大学却乏人问津。“四国离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东京太远了,相对来说机会可能会少一点。”东华大学的小张表示,留学不会考虑选择东京以外的学校。 在展会现场,笔者发现像小张这样十分看重院校地理位置的咨询者不在少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中国代表处市场经理蒲焱告诉笔者,有个学生已经申请到了英国一所排名前20位的大学,却还要询问格林威治大学的留学事宜。“因为格林威治大学位于伦敦市中心,大型活动和大公司的招聘会都比较集中,因此有比较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许多参展单位负责人表示,总体来说,如果年纪较小的孩子留学,家长首先看重环境的安全系数;如果是青少年留学,家长关心学校交通是否便利,能否提供比较多的发展机会;而成年人留学则看重地区的综合状况,包括人文环境。 (编辑:飞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