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交会对“小海归”关起了大门,首次规定只有硕士以上的留学人员才能获邀参加。记者发现,这个旨在抬高门槛提高效率的政策引起了人们对“学历+能力”争议,也进一步引发对政府所持的“海归=人才”态度的反思。
争议 学历等同于能力?
此次留交会的确称得上“高规格”,记者在展馆发现,参展单位打出的招聘条件中,对学历的要求几乎都是“博士”或“博士后”,这种情况在高校展区尤其突出,连普通讲师的职位都要求“博士”学历。
据留交会组委办有关人士介绍,往年参加留交会的本科生只是很少一部分,比例大约在10%左右。而根据公布的数据,今年参加的人员全部是硕士以上学历。
对于该项规定,“小海归”们自然叫苦连天。留日本科毕业生Lida向记者诉苦,已经回国一年的她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学的是酒店管理,在国外也有工作经验,如果从事服务业完全能胜任,而国内这块人才还是空白,虽然我是本科生,但能力并不比硕士生差啊。”
与此相反,“老龟”们则认为,提高准入门槛的确使留交会在项目对接方面更加高效。来自澳大利亚的留学人员李浩称,本科生基本无研究成果,无转让项目,跟硕士、博士有差距。
从德国回来的李先生表示,这一做法的确对近年出国的小留学生不利,的确有“唯学历论”的味道。
有关官员 海归就业应由市场调节
对于此举,一些参展单位也有不同看法。杭州展位有关负责人指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并不会一味看“学历”,“对于优秀的本科生,我们也很欢迎。”
对于该做法,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张志勤副司长则提出了一种新见解,他认为,此现象应该引起国内对海归人才态度问题的反思。由于各地政府均认为留学人员就等于人才,为吸引他们回国,都给了许多优惠政策,留学人员来参会都能享受免机票、住五星级大酒店等优厚待遇,留学人员就业或创业都应由市场调节,如果政府给了太多优惠条件,竞争的公平性受到影响,也不容易被市场所接纳。
基于此,张志勤建议,留交会在对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方面基本上已经够了,往后留交会可以朝人才交流会方面发展,不要再给留学人员太多的优惠条件。
外交官 中学生不宜出国留学
这个引起争议的做法同时也给“留学热潮”敲响了警钟。昨日(12月29日),留交会专门举行驻外教育外交官座谈会。各驻外外交官齐齐建议: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并不适宜出国留学,留学最好等到大学毕业后。
他们指出,中学生因年龄太小,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留学时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出现犯罪或出轨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