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小牧
一场汇集众多海外院校的高中生留学大型专场咨询会上周在沪举行。前来咨询的人群有一个显著特点:家长多于学生。因为目前许多学生正在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为了不影响高考,有些家长甚至还没有将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告知学生本人。面对家长过分的“越俎代庖”,留学顾问建议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据分析,前来咨询的留学申请者大体分成四大类:第一类学生学习成绩较差,高考升学无望,只是在等着拿高中毕业证书。这类人群目的明确,咨询较为具体,已进入留学实际操作阶段。
第二类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中等,高考可上可下。这类学生普遍的做法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高考发挥正常进入“一本”,就在国内读完本科再谋出国;如果高考发挥失误没有进入理想大学,就放弃国内读大学,去国外重新选择。所以,这类学生和家长的咨询一般较为笼统。
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完全有把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想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这类学生的咨询一般已落实到具体学校或专业的选择。
最后一类学生目前在高一或高二就读,这类学生一般出国留学愿望强烈,想提早在语言和资金等方面为留学做好充足准备。
留学四类学生中以前两类为主,但无论申请者本人属于哪一类,家长都不能代替学生选择留学。如果孩子没有留学的愿望,抑或想去的留学国家与家长的选择相悖时,作为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强行要求孩子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意愿。所以,高考后在考虑留学问题时,家长与孩子的充分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而作为留学申请者本人,在心理方面是否为留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亦不能忽视。因为负笈海外求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甚至留学者要具备比在国内求学更坚强的品格和意志。绝不能把留学当作是去国外简单地“补拙”,更不能为出国而出国,因为“出国”与“留学”意义完全不同。作为高中生,父母投入大量资金送自己出国留学,仅是提供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至于能否抓住机会,让留学真正发挥促进自身成长的作用,则要完全凭借自身努力。
(作者为上海上教国际交流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