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官费留学是苦差 清朝幼童十年留洋史(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07 17:44 法制晚报 | ||||||||
1881年6月8日(光绪七年五月十二日),清总理衙门奏:“臣等查该学生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是以外洋之长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经习染,已大失该局之初心……趁各局用人之际,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慈禧当日批:依议,钦此。学生,指的是从1872年开始派往美国的幼童留学生,撤回的决定也就意味大清国第一次外派学生事业的夭折。
第一人容闳:几句“红毛话”换了几捆稻子 清政府决定在1872年派出官费留美学生,容闳的作用不可泯没。容闳1828年出生在广东省珠海市的南屏镇,七岁那年,父母把容闳送到了普鲁士人郭士立夫人创办的“西塾”,希望他能学些外语将来做翻译,改变贫穷的命运。1839年,“西塾”停办,父亲不幸去世,容闳回到村子里贩卖糖果补贴家用。 村里人都对这个读过洋文的小孩感到好奇。一次他跟着姐姐去捡稻穗,有人说:“孩子,你讲‘红毛话’给我们听听!”另一个大叔接下话茬:“我从来没有听过洋话,你要是会讲,我就送你一大捆稻子,让你背都背不动。”于是,容闳唱起了二十六字母歌,还说了几句简单的问候语,引得邻人啧啧称叹,末了送他几捆稻子,这个在地头说洋话的容闳,1846年跟着布朗老师去了美国,成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人。 1863年,位高权重的曾国藩约见学成归国的容闳,邀请他帮助办洋务,到美国采购机器,筹建江南制造总局。在取得曾国藩信任之后,1868年,容闳拿出他思虑已久的教育计划,通过丁日昌上书军机大臣文祥,说服曾国藩,建议派遣留学生。 1870年,朝廷批准了曾国藩、李鸿章“考选幼童、派遣留学美国”的奏折,并专门成立“总理幼童出洋肄业沪局”,命陈兰彬、容闳为留学生正副监督,“访选各省聪颖幼童,每年三十名,四年共一百二十名,分批搭船赴洋,在外国留学,十五年后,按年分批回国。计回华之日,各幼童不过三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及时报效。” 一百年前官费留学不是“好事” 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官费留学十五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一百多年前,大部分人还把美国看作蛮夷之地,父母把自己孩子送出洋,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眼光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70%的孩子来自广东省,18%的孩子是江苏人,剩下的为浙江、安徽、福建、山东人,八旗子弟没有一个人报名。 因为是大清国派出的学生,孩子们要品行端正、聪明,长相端正,姓名粗陋者,清政府也责令家长尽快更换,所以这些留学幼童的名字,个个都风雅大气。 到了旧金山,学生们“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白色亚麻褂子”,以至于美国人把他们当作了长着男孩子脸的女孩子———因为他们的长裙、长辫。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掌握语言,容闳与美国政府联系,让他们分别住在美国家庭中。获得批准负责接待的家庭,都愉快地欢迎家庭新成员。曾为幼童一员的李恩富说,当他被分配到一个和蔼可亲的女主人家中时,“她把我一下子拉进怀里并吻我。这一举动惹得其他男孩哈哈大笑,弄得我面红耳赤。”不过,李恩富还是很高兴地接受了他有生以来第一个吻。 对新奇的异域文化,孩子们尽情地欣赏、试着融入。当然也有一些,是中国政府严厉禁止的———比如加入基督教。星期天来临的时候,主人们会盛情邀请孩子们一起去主日学校,开始,大家听到要去“学校”,心里还纳闷:“星期天也要学习?”但还是认认真真准备书包,结果到了才发现,主人们带他们去的是教堂,孩子们只好偷偷跑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