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岁月纪实:上课时老师为我们准备零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1/06 13:37 《羊城晚报》 | |||||||||
德国留学生 晶菁 这个星期五至星期日,我们去了德国靠波兰边境的一个英式园林,做科考作业。 这次我们的作业是在园林里自选地点建个祈祷室,一个让人休息和思考或者祈祷的地方。形式可以是很现代的,和传统教堂可以完全无关系。
活动安排显示出德国教育的灵活性和德国学生的活动能力。 星期五晚我们到了园林附近的客房,晚饭后小休片刻,大家都聚集在一个小会议室,围桌子坐了一圈,老师在桌面上准备了各种零食,薯片饼干等,给大家吃。之后大家开始轮流介绍事先画好的一个表现记忆中比较深刻的空间的图,每个人说完,老师都会给意见,听者也不时交流。气氛很轻松,边吃,边笑,边讨论。 第二天9点,大家陆续到达园林,我们各自租了单车后,老师布置第一道作业:“进行一个‘孤独’的单车漫游,寻找三个不同的气氛,在三张卡片上表现出来,12点在这里集合”。 孤独的单车漫游,言下之意就是不要结伴,要单独思考。园林规划得很有层次,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景象。正临秋天,树有的红色有的金黄色,很美。因为园林规划者会把常绿植物和季节变化的植物按照一定层次安排,所以看上去颜色显得更有味道。 中午集合后,大家都把卡片摊在地上,老师选出几个抽象和特别的,让作者解释一下想法。我画的比较写实,没被选中。 短评后,老师布置第二道作业:“在园林里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你的祈祷室,周围的环境如何,从你的教堂往外会看到什么,画出自己的草案和思考过程。” 这个时间很长,有4个多小时。目的是让我们对自己的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的思考……后来我在一个池塘边找了一片适合我脑中草案的地方,开始画图。 饭后又是在那间会议室,大家把自己的图贴在墙上。老师找出一张园林的地图,大家轮流用红笔点出自己选的地方,便发现某一片被选中的频率比较高,老师就让选那里的人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我。 点评后开始布置第三道作业:“做个表现自己草案的模型,明天在现场拍照,要的不是建筑模型,而是表现自己设计精华的模型。” 第三天早上,又是9点,开始布置第四道作业:“进一步思考设计,画出思考过程和设计草图。” 昨天逛了一天,不想再逛了。直奔自己选中的那块地,一直待到12:45。之后参观了两个展览,一个是19世纪初设计这个花园的人曾经坐着马车在英国旅游的见闻。另一个是这个花园近两百年来的变迁。 还没有参观完,老师就走了,给我很深的感触。因为在中国,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甚至旅游团,人都是被牵着,被安排好一切。这里不是,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安排住的地方,推荐什么是好的,什么值得看,其它都是自己的事情。 我们参观完就回德累斯顿了,大家都期待下星期四的讨论课,看看别人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