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老留学生英语过关经验谈 学习语言惟有勤奋

http://www.sina.com.cn 2006/04/29 13:51  中国新闻网

  与新一代的留学生相比,老留学生多数为通过托福、GRE等考试申请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后出国的,极为充分的语言准备和以前校园内华人较少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迅速地渡过语言关。但渡过语言关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老留学生如是说——

  学习语言惟有勤

  温哥华市议员黎拔佳认为,“学习英语根本没有什么窍门。一定要勤奋。那种顺其自然就能学好英文的想法是不适用于在非英语国家接受过长时间教育的留学生的,所以要想很快英文过关,首先态度上就要心甘情愿地去适应,要下决心自己来适应这个环境。尽量多交讲英文的本地朋友。日常也要多看英文电视,在这个环境中,一定要能泡进去。我自己当时就逼着自己每天学习10个新的单词,第二天自己对自己进行考核。早晚在宿舍都放着英文电视节目。这可真是个凤凰涅盘的过程。”

  语言环境很重要

  出国时GRE考试全国听力第一名的袁薇,则坦言自己初到加拿大

留学时并未碰到和语言问题。但她也同样认为语言环境非常重要。

  袁薇回忆:“我1984年初来加拿大时,蒙特利尔中国留学生不多。整个学校也就我一个大陆学生。也没有中文报纸和电视,这样的语言环境对我学习英文的一些俚语、学习和在中国学习英语时不同的表达法非常有帮助。虽然基础不错,上课全无问题,但从听懂到自如的运用语言、深入社会、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仍然需要多交朋友、多参加这边的社会实践,在潜移默化的语言环境里慢慢提高。

  温哥华学校局副主席李松认为,留学生学习英文,除了学校的内容,课余所处的环境非常重要。“留学生要尽量让自己用英文。根据调查显示,在华人聚集比较多的城市居住的移民学生,学习英文的总体速度要低于在华人聚集比较少的城市的学生。这说明,环境对学生学习新的语言非常重要。而很多留学生选择先读英文私校的语言课程,再读正式的大学课程,也是希望在英语的语言环境里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学好英文。”

  学习英文心莫急

  曾做过留学生的某媒体工作者黄先生表示:“留学生一开始语言不一定非要要求流利。只要能听懂课,完成作业就好了。语言学习的过程是逐步的,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开始在新的语言环境里上课听不懂,那太正常了。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听的第一堂统计课,简直如坠五里深渊的感觉。于是我听从朋友的建议,准备录音设备录制老师的讲课,后来发现这个方法费时太多,不太可行。我就逼自己不去录音、不去依靠器材,就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听,如果实在听不懂就拿同学的笔记来比照。再加上学习小组的同学的帮助,很快英语就得到了提高。”

  语言专家如是说——

  语言家网站创办人,能熟练运用9种语言的考夫曼(Steve Kaufmann)在谈到留学生如何迅速渡过语言关问题的时候,特意强调了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考夫曼认为学习英文的态度要非常自信,要愿意投入、愿意沟通。他认为留学生到加国的前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非常重要。这是一段打基础的重要时间。新环境的刺激,对学习语言非常有帮助。在这段时间里,留学生应该尽可能地远离原来的中文环境。多找机会去用英文,不管是学校老师的授课还是课余的日常生活,尽量多听、多读、多看英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不要怕,产生畏难情绪也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在不断用的过程中,逐步去改善自己的英文。要利用上课提问、演讲的机会,表现自己,敢于说话。

  学习语言的方法则为密集、持续、高强度的学习比较有效。能用中文流利地接受采访的考夫曼介绍自己学习中文的经历,“非常mad,一天都要用5-6个小时去学习。抓住中文中感兴趣的东西,不断地去听、去读。一开始我喜欢英汉互译,就拿着报纸反复地练习。我也会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录制下来,反复地听,效果非常好。我又特别喜欢和人交流,和人交流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很多新的语言表达方式,习惯用法,而且每一次和人交流都逼着我能回去更多地了解中文、学习中文。我学习中文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留学生学习英文”。

  他告诉记者,在他当教师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留学生的英文写作,亟待提高。经常会出现乱用字、词的现象。他认为系统地增加词汇量,除了要多阅读,更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词汇量设置每个人不同的生词数据库,用持续不断地句子练习来掌握每个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不同的含义,最后达到完全熟练掌握的程度。(刘娜、蒋钺)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