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翁失马:赛翁的儿子很想得到一匹马,日想夜盼,恰好有一友人送给了赛翁一家一匹马。众人都很开心,特别是赛翁的儿子。这时,赛翁在自语旁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得了马,儿子不会骑马,练习骑射之际,不慎将腿摔伤。众人很是伤心,而赛翁越说,“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官府征兵,赛翁的儿子因腿被摔断了,免去了上战场的命运。此为赛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学生求学过程和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我想赛翁的故事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
闲聊之际,文威跟我提出,他的女友追随他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但是面对几个问题,第一虽然女孩的成绩也很好,但是做出这个决定时早已过了“海外院校的最佳的申请日期”,也就是为能和自己心爱的人能在一起,女孩也拒绝了也许对自己更好的专业的选择的最佳时机。
第二文威帮助女孩挑选了牛津大学新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硕士研究生申请,因为这个专业是新近开设的,竞争不激烈。事情果真入愿,女孩以111分的托福成绩拿到了牛津大学现代文学研究的硕士的入学通知。(当时的情况,如果申请牛津大学的其他专业被拒的可能性颇大,为了俩人能在同一所学校,女孩做了保守的专业选择。)
第三,这样的选择过后,“得”是海外名校牛津大学的录取,更加可贵的是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共同打拼;“失”的是,而今眼看临近毕业,这个专业的工作确实不怎么好找,且女孩的兴趣根本不在这里,自然也就没有继续读博的打算。
相比许多海外求学,放弃爱情的人,文威和他的女友他们是幸运的,至少他们在一起。时常听英国求学的中国青年人跟我说,不谈爱情,(但是同时他们的内心也渴望爱情,我看得出来。)为什么不谈爱情?因为自己的未来都还没个定数,不知道毕业之后自己会去到哪里?回国?也许留在英国?也许继续去其他国家继续深造?总之这个时候的留学生们,相比国内求学就业的大学生“工作,买房子,娶老婆,生孩子。”的生活路径多了更多的“不定因素”。他们说,不谈恋爱实际上,是对对方,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什么是成功?”这个题目是托福作文考试题库里的一个。一则新闻:老师出题目,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成功的母亲。中国的小孩子说,自己的母亲在事业上如何成功,工作上如何出色,起早贪黑一心扑在事业上。美国的小孩子听罢,摇摇头,给出一句“太自私了”。轮到美国小孩子说了,美国小孩很骄傲的样子,我的母亲是全职太太,他为了家庭在很早的时候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这样,她就能每天为我和父亲准备好早餐……什么是成功?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时下,我们倡导女性的自由,自由包含的定义我想应该更广泛,选择对事业的全身心付出?或是选择为了孩子和丈夫每天能迟到可口的饭菜 而选择一份比较安逸的工作?都是可以的。社会也无需在一旁因“自我的那套衡量标准”去判断“哪个更成功”?只是看待成功的角度不同,付出的比重不同罢了。
说回到大学生职业选择这个问题,职业选择的同时大学生们也适逢了一个“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很合适谈恋爱的季节,时下有个职业叫做“职业规划师”,我不清楚这些职业规划师们给出的规划是更功利化的急功近利的打拼,还是人性化的包含温情的“舍”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