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能接父母的班到工厂上班就是一份非常令人艳羡的工作,与此同时,身为小商小贩为人所看不起;进入80年代,工厂一家接一家的倒闭,工人一车间接一车间的下岗,改革开放的小风吹满地,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暴发户,那不是骂人,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种称赞;进入90年代,暴发的人们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孩子们来说,海外留学,考研,公务员,似乎都变成了通向成功的条条大道;这之中,许多人高举着“管理”这面大旗,追随者们一波接一波的前赴后继。
家长们说,过去我们苦惯了,可不能让孩子再遭我们受过的罪了,学点儿管理吧,轻松点儿。
学生们说,管理不是现在的热门专业嘛,好找工作,我也不知道喜欢什么专业,就是它了。
还是看看用人单位怎么说吧……
用人单位说,没有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学到的知识不过是照本宣科,不符合实际,这样的管理者,我们是不欢迎的。
Cheng是唯一一个和我约在图书馆见面的学生,放假了,4层的图书馆只剩他一个人。(见我之前,Cheng是在图书馆踏实的看书;见我是在图书馆和校图书馆周围;而分别时,Cheng又再次回到图书馆。)Cheng说,时下的中国,弥漫着一股浮躁之气,这让他非常不适应;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人,三分钟之内,即判定了这个人的利用价值大小,或者说合作价值大小,而真正塌下心来做点儿事情的人少之又少。
就你一个人,你不寂寞吗?
那么,我一直都“寂寞”着,牛津这里平时是挺热闹的,学院的活动也很丰富,学院的赛艇比赛,你看,我们学院女生拿的奖要比男生多很多。放假的话,比如现在,就没什么人在了,大家都回家了,就剩下我。我挺喜欢这时的,偌大的学院里只剩下自己,和喧闹形成极鲜明的对比,适合思考问题,国内的人是不太适应这样的“静”的。
我现在比较不喜欢回到国内,国内浮躁的不仅仅是环境,浮躁的更是人心。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人比比皆是,而且有传统老中国固有的一些价值观,我有时感觉很难融入,比如走在牛津的道路上,汽车给行人让路很正常,而在国内,你让我扎一回去,我连过马路都是个问题。
“是。我想这与两地的生活方式也有关系,比如在国内,普遍的工作速度很高,可能这也是导致大家习惯性强马路的一个原因,我想这大概与人的素质无关,是生活方式的问题,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有时抢红灯比国人还利索。”我半开玩笑的和他讲,“其次,北京的车明显比这里要拥堵得多,这里才几辆车啊,开个车出来在路上堵一两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可以理解。”
再有,就是人的观念了,比如薄瓜瓜是很出色的一个中国人,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提出来休学一年,这件事在国内就炒疯了,说瓜瓜是被牛津勒令退学的,搞的我们牛津的中国同学也都很不舒服。休学一年本来真的不是个特别大的事情,在这里,英国一年制的硕士课程非常紧凑,可以说,是把美国两年的硕士课程生生给你压成一年让你完成,一点儿都不带缩水的,又是世界顶尖名校的热门学科,休学一年很正常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你一好百好,稍有不慎就把你之前取得的成绩统统毁之殆尽,千夫所指。在英国这里就不是这样,他鼓励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学习成绩好是好学生,课外活动活跃也是好学生,这也不像中国,选拔的形式太过简单粗暴,扼杀了很多非常有潜力的学生。
“中国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你们这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学子们,中国的进步需要你们作出贡献啊”,我对Mark说,“纵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形势之迅猛,相信你在英国也感受到了,如果说生活条件,中国诸如北京上海的大城市,比起这里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我是这么感觉的。当然,在发展中,我们也遇到一定的问题,比如如何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改掉一些固有的思维上的陋习。我们有好的传统需要保持和发扬,但是我们也承认,确实存在一些思维上的陋习。”
我们不应该逃避问题,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我们更不应该像个顽固不化的老学究一样,整天之乎者也的唯我独尊。开放,经济的开放,思想也应随之开放,“去其燥柏,取其精华”的句子而今也毫不过时。此前,一少部分国人走出去,把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物质条件和丰硕的精神食量带回中国;而今,伴随着中国在世界的讲话的声音越来越有力度,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带给世界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中国,也给中国带回许多珍贵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