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7岁美国女孩DIY办画展“混搭”中美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30日 13:59   钱江晚报

  昨天,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学里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17岁小姑娘。她不在学校里听课,也不跟老师学中国画,前天才到杭州就一直窝在附中的美术馆里。原来,这里举办的一个画展“两个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就是这个名叫伊莎贝尔的女孩一手张罗的,展览的是美国高中生和美院附中学生近40幅艺术作品。

  美国学生画画,先从好玩开始

  伊莎贝尔就读于美国旧金山城市中学,这不是一所美术高中,但全校400个学生,几乎个个都有艺术功底。伊莎贝尔告诉记者:“想在中国办展览,源于我父亲送的一本纪念册。”她父亲是个商人,在中国有工厂。有一天父亲送给她一本讲述中国美院附中学生的纪念册,其中有幅画深深地吸引了她——“教室一面墙上,贴满了学生作品,画的是同一个石膏头像,全部采用铅笔素描手法。从远处看就像3D特效,有趣极了!” 伊莎贝尔爱好艺术,看到中国学生如此强的艺术功底,她就冒出一个想法:中美同龄人能否“混搭”一下?

  伊莎贝尔不认识中国人,但从网络入手,搜到了中国美院附中的官方邮箱地址,动手写了一封邮件,毛遂自荐她和美国同学来中国办展览。她如愿得到了答复,并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这个越洋混搭艺术展。她带来了15个美国高中生的近20件艺术作品,包括她自己的4幅摄影组图。

  伊莎贝尔说,美国学艺术的学生都对DIY办展很有经验。她所在的中学,每个学生每周的美术作业,都会在学校的某个角落展出。“到中国去办作品展去!”伊莎贝尔的大胆想法很快得到她那些美国同学的共鸣,纷纷提供各自作品。伊莎贝尔说她和美术老师用“激情和多样性”来挑选每件“出口作品”,这一过程也充满了创作热情。

  伊莎贝尔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有很多小纸片,上面有大段同学的创作感想。伊莎贝尔说:“美国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通常从好玩开始,但一个作品的产生,一定带着我们的感情。”

  上美术课,可以自由发挥

  旧金山城市中学每周有3次美术课,每次1小时到2.5小时不等。伊莎贝尔所在的11年级,最近一次上美术课,每个学生先得到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个单词,有可能是个名词,也可能是动词、形容词,在限定时间里,学生可作各种维度的自由发挥。等学生表现完了,他们又得到一个新单词,他们将在刚才作品的基础上,继续融入跟这个单词的感情色彩相关的艺术表现。伊莎贝尔就用画笔、碎纸、绳索等形式,抽象又充满感情地表达了“壮观”、“疲惫”、“酷热”等词语。

  “我们上美术课不一定在教室里,有可能在美术馆。”伊莎贝尔给记者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在美国的一个公共美术馆里,一个当代艺术家在现场创作,另一张是两幅作品,和那位艺术家的风格异曲同工。伊莎贝尔告诉记者,后两幅作品不是这位艺术家创作的,而是她的同学。因为他们在美术馆上课时观摩了这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得到了灵感,所以他们那周的回家作业就有了当代艺术气息。

  记者手记

  记者在画展上发现,和美国作品的五花八门相比,中国学生的作品倒是可以很有规律地归纳成“素描、色彩、写生”等门类。从美术技能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意义上的“业余”与“专业”的对照,但如果从想象力角度看,答案又截然相反。

  一直以来,中国的美术基础教育,都把重心放在构图基本功的培养上,这其实借鉴了18世纪欧洲的美术教育模式。但现在的欧美学生,看到他们的鼻祖教学模式,反倒很陌生,因为他们正在 “挖掘创造能力的路上”探索艺术的价值。(记者:章咪佳)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