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厌华”的年轻人多为对中国无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 13:49   国际先驱导报

  在日本是讲究师道尊严的(但现在也基本“扫地”了),但没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中国人可能认为当了日本上千年的老师,就应该得到感恩。殊不知,“学生”一旦发现“师道”有误,就会马上“跳槽”。

  日本近代的“脱亚入欧”应该说无可指摘——通过对鸦片战争的观察,当时的日本学者就明白,再跟着中国走下去,结果日本只有像大清帝国一样,成为西欧列强的殖民地。

  至于近年来日本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有没有嫉妒的成分在内?笔者是没有明显感到过,而是看到日本人早就做好了在某个时期,中国经济超过日本的心理准备了。

  但有识者曰:“当然有羡慕、嫉妒。但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因为日本人觉得,一旦承认自己在嫉妒,那就等于承认‘败北’。而承认(中国超过日本的)现实,则不算败北。”

  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中表现出的“暴躁”,是承认“败北”呢,还是失去了“自信”?

  旗——爱国精神

  看到10月16日在东京六本木向中国大使馆的示威游行,我确实吃了一惊——白刷刷的一片日之丸旗——是我来日二十几年所未见。

  日本人不尊重“日之丸(国旗)”的程度可谓世界罕见。很多日本人,特别是反战教员,在正式场合拒绝向国旗致敬。这是对“日之丸”曾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侵略,迫使国民走入战争深渊象征的抗议。

  战后,“日之丸”曾一度被占领军原则上禁止悬挂。后来开禁,才作为国旗,但一直没有法律依据。直到1999年才通过了有关法律,但撤销了原法案中有关要求尊重国旗(和国歌)的条款。

  关于日本人“不爱国”,在笔者参与撰稿的《另一个日本》(详见本报2008年6月2日一期报道)中已经涉及过。在日本战后的反战活动以及教育中,“爱国”一词是被摒除的。中国人不能理解,日本人怎么能不“爱国”,而我的日本学生谈起中国人居然会“爱国”,觉得是“nonsense(不可理喻)”。尤其是对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觉得不可理解。一般日本人也都认为,国家就是国民的对立面,作为政治机器的“国家”,怎么能去爱!

  战前战中,军国主义势力正是推行极端的“爱国主义”、“皇民化”教育,驱使老百姓走上侵略战争的战场。所以战后,日本教育界和民主势力对“爱国”一词,包括“日之丸”和“君之代(国歌)”的警惕性很高,生怕再次成为右翼灌输法西斯思想教育的工具。

  但同时,近年来,日本在国际体育赛事上成绩渐佳,“日之丸”的出现频度增多。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日之丸”已逐渐成为一种表现喜悦和自豪感的象征。同时,右翼利用“日之丸”等宣扬法西斯思潮,要求日本年轻人“爱国”, 所引起的反感也比以前要小一些。

  日本的战后教育中,反战因素很强。但同时具有两大特点,或者说是欠缺:一是过分;二是极端。

  追究战争责任也好,维护宪法非战“九条”也好,反对核武器、核武装也好,言论界就好像处在一种“红色恐怖”之中。持不同意见者,不一定都是右翼势力,但“言”辄得咎,丢官下马,几至噤若寒蝉。一些被认为是“非正义”的言论,几乎不能上市,国民也就失去了思考和辨别的机会。

  而对于反省战争,则将“和平”极端化,片面强调日本国民受到的损失,轻视甚至掩盖日军侵略加害的一面,好像只有日本才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包袱,没有愧疚感。所谓代表“正义”的“红色恐怖”,反而会让他们同情甚至接受那些不能自由发表的右翼言论,甚至成为其支持者。而右翼分子到了不怕丢官时,也就“无所畏惧”了。一旦冲破了进步势力的闸口,就会更加方便地宣扬其积压了很久的主张。

  2008年,因主张“大东亚战争不是侵略战争”“日本被冤枉为侵略国家”等等被解职的原空自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就是一个有标志性的代表人物。从自卫队退职后,反而变本加厉,到处宣扬日本“不曾是侵略国家”、主张日本进行核武装……而他的主张,事后在网上竟然得到了六七成的支持率。他正是最近这次六本木反华示威游行主要组织者之一。

  在近期的示威队伍里,可以看到很多人穿着配有德国法西斯“万字旗”臂章的制服,打着“皇军复活”的横标。

  有识者指出,近年来日本的“右倾”、“厌华”的浪潮,基础主要是年轻人。这些对中国无知而又参与“厌华”的年轻人,主要是为了发泄不满。并非全是对中国的不满,而是因为目前这些年轻人的处境——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就职难;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望,以至精神困顿……主要是受到传统媒体和网络言论煽动而加入“厌华”行列的。

  权——“年轻将校”

  日本对抱有极端民族主义观点,言行过激的人,往往称为“年轻将校”。这次的钓鱼岛事件,在民主党政权内,就有一批这样的年轻将校“崭露头角”。

  当然,在年龄上,这些人都有四五十岁了,但在日本政界,他们还是算年轻的。比如这次直接下令逮捕中国船长的时任国土交通大臣的前原诚司,就是代表人物之一。

  前原一贯主张“中国威胁论”,直到最近,还一直借着钓鱼岛事件,不断发出强硬言论,对中国出言不逊。现任民主党副干事长的枝野幸男,也是以“厌华”著称。最近还公开辱骂中国是“恶邻”,云云。而战前,日本也是将英美骂成“鬼畜”,叫嚣“暴支膺懲”的。

  类似的人物,在自民党中也有,从历史到现实,发出一些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的言论。但在自民党当政时,这些人很难接近权力中枢,往往成不了大气候。

  随着民主党替代自民党执掌政权,日本政界的新老交替明显加快了。相对年轻化的民主党中,很多年轻政客进入了权力中枢。而他们正是不正视历史、没有“愧疚感”的年轻人的典型代表。这些人目前都是掌握实权的大臣级人物。加之,日本特有的权力构造,和首相菅直人的执政乏术,就使得这些人得以出言不逊,轻举妄动。可以说,这次钓鱼岛事件突发的背后,就可以看到战前“兵变”魑魅魍魉的阴影。

  战前,无视国力军力强弱悬殊,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开战;后期,不顾战局的直转急下,一味固执“本土决战”……而这次就连盟国美国都没有承认钓鱼岛归属日本,菅直人却一再声称:东海(含钓鱼岛海域)不存在领土问题,颇有战前军部“大本营发表”的法西斯味道。他10月24日在检阅自卫队发表“训示”时,专门提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最近,外相前原和防相北泽分别提出要修改日本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在海外与他国共同开发和生产武器;防卫省决定将海上自卫队所使用的潜艇,从目前的16艘增加到20艘(CNN报为22艘),以抑制中国海军;据说于今年底决定的“防卫大纲”中,将提出把“国防重点转向西南”,“强化对西南诸岛的防卫”……日本增强军事力量的动向日趋明显。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