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华人选择回到中国发展是历史的趋势。” 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赵玉琪博士在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为期三天的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17届年会暨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交流大会2日在青岛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机遇与挑战”,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七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4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从1996年开始,我每年都回青岛,每次都能看到一批新的公路和大楼建成,家乡的飞速发展让我惊喜。” 赵玉琪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赵玉琪出生在青岛,1983年到美国留学(微博)(微博),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研究,现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马里兰大学教授议会议长和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长。
身为学者的赵玉琪对目前世界生物医学状况和发展了如指掌。他赞扬青岛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项目和举措令人振奋。赵玉琪的发言简洁明了,给人坦诚干练的印象。
回国发展虽然存在适应环境的问题,但由于中国良好的发展现状、政府发展高新技术的决心和计划,会有更多华人乐于回到中国开创自己的事业。“学有所成后回到祖国来,不仅能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还能利用祖国发展的机遇来寻求自己事业的发展。”
现在青岛提出了“蓝色经济”的口号,正大力发展海洋生物科技,“这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能与青岛方面进行更深入合作,促进青岛和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生物医药方面,赵玉琪说,中国具有三大优势。第一,中国现在强大起来了,可以提供足够的科研资金进行科学研究;第二,在中国开展项目,成本相对更低,这样新研制的药品就可以在市场上就有更多竞争优势;第三,中国的医院和研究机构拥有丰富的病例,有利于药物的临床研究。
“在参观青岛医院时,院长曾开玩笑说,在这里一天我就可以采集到在美国需要三年才能采集的数据。”
赵玉琪博士拿着会议手册,指着上面的标题“中美生物医药的桥梁”对记者说,作为美国最大的生物医药学会之一,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发展,愿意成为“中美生物医药的桥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