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不知今年又有多少中国学生开始出国留学(微博)的生活。近几年,留学风盛行中国。如去年,34万青少年踏上出国留学路,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
早在100年前,出国留学就被视为一种强国之策。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日,国家仍在拿出大笔资金送大批公派留学生赴海外学习。民间自发兴起出国留学热,无须国家投资,却为国家培养人才,自然是利国的好事。但当下风行的留学热中,掺杂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很多问题发生,如许多留学生花掉家中积蓄,搭上个人青春,到头来却是半途而废,有的甚至成为恶习缠身的“问题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一下当前的这股留学热,仔细思考一些诸如“何时出国为最佳留学时期”和“哪些孩子不宜出国留学”以及“出国留学是否就能镀上真金”等问题。记者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些问题,留学热中的一些现象令人担忧。
“海归”何以失去迷人“光环”
曾几何时,“海归”,即海外学成归来的那些留学生们,身上罩有一道令人敬慕的“光环”,那“光环”就像是通行证,能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如今,那“光环”在很多“海归”的身上不见了。
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出产高科技产品,其研发工作需要精尖的科技人才,但其总裁叶晨却对记者说:“‘海归’我们不要。过去曾经招聘过,现在是一个也不招。不是我们不需要人才,问题是我们想要的人才没有,试用过的‘海归’一拨儿又一拨儿,技术创新的能力没见着,在国外养出的毛病却不少,让人失望。”
天津某著名酒店总经理也对记者说:“天津好多涉外高级酒店,按说‘酒店管理专业’的‘海归’们进这些酒店工作最合适。可事实却是他们找工作很难,为什么?一是这种人才多年来已近饱和,如今好多孩子出国都学酒店管理,回国就业面临激烈竞争的局面;二是这些孩子眼高手低,张口先问是否高薪,而且要求管理职位,可又没有管理的水平,好多人连一份像样的管理计划书都写不出来。有些‘海归’因特殊原因招进来了,不会管理就派他们去搞接待吧,一试又发现其英语很滥,不知他们那几年的洋学是怎样读下来的。你说尽是这样的‘海归’,谁还敢再要?”
天津开发区某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对记者说:“我们公司,上至老总,下至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一些老留学生,年轻点儿的也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这些人吃苦耐劳,具有真才实学,是公司的栋梁。所以,我们公司聘用技术员工时,比较注重对方的留学经历。可是近几年,我们发现留学生水平在下降,不少‘海归’硕士研究生毕业,但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还不如国内名牌大学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究其原因,发现现在‘海归’多是被外国高校用‘速成法’培育出来的。譬如在英国(美、澳等部分高校也是)读上一年,即可拿到相当于硕士研究生的毕业文凭。试问一年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好多学生一年中恐怕连语言文字都过不了关,怎能吃透读研(微博)所需的十几门课程?有些‘海归’拿着文凭前来应聘,可一考试,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儿,真不知他那文凭是怎么来的?”
社会对“海归”态度剧变,苦了万千辛苦留学的“海归”。不管是怎样的“海归”,都有一段背井离乡的经历,都曾憧憬过美好的未来,回国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首先对其精神是一个残酷的打击。有的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地回到国内,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海归”黄鹏飞(化名)从澳大利亚回来后已在社会上漂了近两年,其父母着急,说现在IT专业多热,你学了好几年怎么就找不到工作?黄鹏飞自己心里明白,他那文凭是在澳大利亚时花钱买来的,去专业对口的公司应聘,他怕被人识破;改行干别的,无法向父母和亲友们交代,于是就那么耗着,混过一日算一日。
“海归”李仲(化名)的美国文凭可是苦读5年拿下来的,是与环境有关的专业,学成后本想回国大干一场,不想其所学专业在国内过于冷门,使他求职遇阻。若要坚持自己的专业,他只能再去面对海外,而即使在海外,其所学专业仍是一大冷门,至此他深悔当时匆忙、草率地择取了这一专业。
“海归”魏志学(化名)当年考不上大学,花高价让“中介”把自己办到新西兰留学。外语不过关,上课听不懂,留学四年,打工、旅游的时间占去大半,最后勉强混下一张文凭。回国后找工作,一面试哪儿都不要他。最后发现干推荐、代办海外留学的“中介”不错,劝高中生出国留学,“劝”走的越多,收益也就越多。而他“劝”人的方法,就是以身说教,说:“看我,国内考不上大学,不是照样可留学?”
张氏夫妇上世纪八十年代赴美留学,后在北京创办一家颇具规模的私企,事业做得挺顺,不想其女儿留学的事情却让他们头疼。女儿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夫妇俩不想让女儿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苦苦挣扎,不等高中毕业,便把女儿送进英国伦敦一家费用昂贵的私立中学读书,准备将来在英国读大学。岂料刚过半年,女儿便哭天喊地地要回来,说父母不在跟前她惶恐不安。娘儿俩万里之遥天天在网络视频里泪眼相见。最后没办法,夫妇俩又把女儿接回中国,又想法儿借读北京知名的高中,准备参加第二年的高考(微博)。前后一番折腾,女儿怨声载道,天天抱怨父母当初的强人所难,以致耽误她一年的时间。父母纳闷:当初自己出国留学生活条件何等艰苦,不也学得挺好吗?女儿一年50多万元人民币供着,怎么就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
孙氏夫妇曾是记者的同行,前些年先后移居美国,并且带走了在国内读初一的儿子。今年,夫妇俩突然又把儿子强迫性地送回国内上学,理由是美式教育下看不到孩子读书写作业,看到的总是郊游、球赛和Party,两口子担心这样下去孩子学不到知识,认为还是国内的教育管得紧,来得实在。可儿子却不干了,抗议说中国的教育了无情趣,简直就是迫害,他已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威胁父母说“不回美国他就要逃学”。孙氏夫妇头疼了,吃不准到底应把孩子放在哪里?
采访中记者谈及孙氏夫妇的例子,某私企老总对记者说:“赶紧转告给他们,一定要把孩子留在中国,否则必会后悔不及。”原来,此老板再婚后怕女儿与继母同一屋檐下相处不快,加之女儿在国内连小学都读得十分吃力,便花钱让女儿寄宿到美国的一个家庭里,接受美式的教育,以为是弥补了因离婚给女儿造成的情感伤害。岂料几年后此君去看望女儿时,发现刚上高二的女儿有好几个男友,性关系混乱。他责备女儿不应如此随便,女儿讥笑他迂腐守旧;他责怪女房东为何不劝阻,为何不早告知他?岂料那位美籍法国老太太哈哈一笑对他说:“那是她自己的生活,你管得着嘛!”这老总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有关留学失利、甚至失败的案例,形形色色,多得不胜枚举。
不良动机成为失败的“伏笔”
世人眼里,学业有成且学以致用是留学成功的标志。
当然,世事难料,做什么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何况出国留学者都是背井离乡身处陌生环境中,存有太多未知的因素。但是,当一种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异常现象时,一如火爆的留学热中失利、失败的案例占到很大比例时,人们就应审视其问题所在,至少查出其原因。多年来记者多角度关注中国学生蜂拥出国留学之现象,广泛采访各种对象,发现导致很多人出国留学失利或失败的因素,就像“伏笔”一样早就埋在其出国留学的动机和选择上。
跨入新世纪,中国大陆出现了日益强劲的出国留学热。相比中国大陆历史上出现过的几轮出国留学热,此番留学热中最为明显的两大特征:一是出国留学的大众化;二是留学年龄的少年化。过去留学在中国大陆曾是万千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一大梦想,只有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或年轻的科研技术骨干,在国家的支持和资助下,才有出国深造的可能,如今出国留学已成了由平民百姓家自己决定的平常事;过去出国留学至少要到大学毕业之后,如今出国读书的年龄日益降低,初中生提前出国“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还在读小学就已开始出国“留学”。
人们习惯将本世纪新一轮出国留学热的兴起、特别是新兴留学热中两大特征的出现,归结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陆民众经济实力空前的增长。而实际上,催生这股留学热的动力,除钱之外,还有形形色色、有些甚至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动机。记者现将经观察和采访所发现的几种动机归纳如下:
一、留学深造,永远是大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永远都是这一事物的主流,并且始终引导着这一潮流。
二、中国大陆现行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高压的教学方式日益引起民众的抵触,过去中国人没办法,只好随波逐流,让孩子甘当“学分”的“奴隶”。如今很多家长(微博)很早就为孩子制定了高中毕业即去留学的规划,不让孩子再当“学分”的“奴隶”,把出国留学当成了挑战或说是逃避应试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认为“留学”年龄越小,越有利于语言的掌握和融入当地社会。有这种认知的人,多是有过留学经历的家长,当年他们出国留学时都已是成人,对此有过深切的体会。
四、盲目崇拜出国留学,视出国留学高人一等。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多是没有留学经历且在想象中把外国教育过于神化的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一留学,就是把他(她)送上了成才的轨道。
五、急于求成的心理。北师大(微博)附中一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该校培养的应届生具有很强的高考竞争力,每年考入北大、清华(微博)的考生数以百计,但其同班同学中仍有超过40%的学生准备放弃高考,直接出国留学。理由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失去信心,认为在中国读大学4年是耽误工夫;再就是竞争激烈,认为早出去可以早成才。而其家长们也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既然要留学,那就越早越好。
六、出国留学变成了部分学生乃至家庭的“面子工程”。如今在很多单位,或是亲朋聚会,孩子是否出国留学或是已在哪里留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少家庭原本没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计划,只因其家长看同事、亲友们的孩子纷纷出国留学,这时髦的事情自己不能落下,便有了让孩子出国留学的计划。尤其是部分高考落榜的学生,其家长更是要想法儿送其出国留学,既为寻找一条新的出路,也为挽回家庭的面子,一举两得。
七、让孩子出国留学,缓解家庭矛盾。近些年,外遇、离婚潮席卷社会,不少人事业有成,生财有道,却保不住原有的婚姻,再婚后原有子女与新人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只要孩子愿意,家长愿为孩子支付大笔留学的费用,去哪都行;有的家长甚至主动去送孩子出国留学。
显而易见,当今的留学热中掺杂了太多不良动机,正是这些不良的动机,导致很多家庭在做出国留学的决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正是当初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日后好多留学生留学的失利或失败。
天津某大学研究生院一位副院长对记者说:“不是我泼冷水,过去咱讲精英留学,到现在我认为仍应如此。你可以不是精英,但你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人。尽管现在我们有钱了,欧美大学的校门也向我们敞开了,但也不是谁想留学都能成才。事实证明,那些在国内读书就很吃力的学生,到国外后他(她)学习成绩也好不到哪去;那些在国内就管不住自己的学生,到国外后他(她)更加放任自己。如今很多家长无视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寻求出国留学,等待着他们的多半会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天津一位从事出国留学中介的人士对记者说:“你想象不到某些家长的随意性有多大。孩子给你带来了,问去哪留学?孩子没有发言权,全听家长的;家长两眼一抹黑,现听中介向他介绍情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最后他们凭感觉选择一个。有的干脆说你看能去哪就去哪。有时选定的国家或学校办不下来,换一个学校、甚至是国家行不行?对方就说行,不惜从头再来。从出国留学的这股劲头儿看,如今很多中国人的口袋确实是有钱了;从对留学的态度上看,觉得他们就像是选择旅游项目一样,盲目而又随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