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在北京工业大学[微博]揭牌成立。作为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于2012年7月得到教育部正式批复,并于2013年参加全国高考[微博]统一招生。
一段时间以来,被民间誉为“不出国的留学[微博]”的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品种,正在悄然兴起。据统计,目前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1780个,其中本科及以上的中办合作办学项目总数达732个,而像“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这样高校内设的中外合作二级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微博]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微博]、上海纽约大学[微博]这样的本科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加起来已有43个。
可以说,发展也就10年的中外合作办学一直在夹缝中成长,一边是学费较低的国内大学,另一边是对我国学生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的海外高校。然而即使在夹缝中,中外合作办学却一直高调,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加大,“不出国的留学”不仅增加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也成为撬动高校国际化的一支力量。
中外合作办学,正在契合一类学生的需求
分析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状况会发现,中外合作办学正契合了一类学生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由于错过了2012招生季,2012年秋季开学后,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决定在已录取的学生中招收24名学生。该学院副院长蔡立佳介绍说:“虽然报名没有想象的火热,但还是有一定的数量,学院通过英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测试+口语面试的方式,最终遴选出24名学生。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沟通,非常向往与外面的世界交流。而后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外合作办学正是契合了这样一批学生的需求,他们可能不太适应国内基础教育,在学业上只能取得中上成绩,但他们素质全面,思维活跃,情商较高,一旦进入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中,就会将自己的潜质发挥出来。他们24人进入国际学院后的发展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蔡立佳说。
刚刚起步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从第一批24名学生中感受到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需求,2013年他们计划招生400人。其实,社会需求早已被2006年成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证实,目前该校注册学生已有7000人,另外,宁波诺丁汉大学目前在校学生数也已达5000人。
有分析认为,随着一批办学规范、教育质量高的大学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将会使中外合作办学走上一条全面提升的道路,对目标生源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
“不出国的留学”,意在中西交融的国际化教育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出不出国留学的议论,多偏向于这样的逻辑:如果经济条件足够支撑,无论学习成绩如何,一定申请海外大学;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但学习成绩好,就参加高考争取上国内一流大学。但现实并没有给这一逻辑一个很好的回应:
2012年7月,40张由美国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专业研究生黛西·霍尔多夫拍摄的、反映了她眼中的中国留学生众生相的纪实摄影照片在中国网站上发布,无烟宿舍中的烟盒烟蒂、课堂上无奈迷惘的眼神、闭塞的华人生活圈子……这组原题为“Not Here or There(不知身在何处)”的照片,引进后标题被改为“失落的留学梦”,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在留学越来越火热的今天,留学失败也正在渐渐进入人们的话题。
此种情形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也开始重新思考为什么留学。“以前认为只要留学,孩子就镀了一层金,能留在国外工作,就是回国也能找份好工作。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无论国内国外,孩子学到真本事才是真的。”一位家长[微博]对记者说。
的确,“海待”增多,出国留学不仅花费巨大,而且回国工作后发现自己少了社会化过程中大学阶段的这一重要一环,不适应国内工作环境的留学生大有人在。相比直接出国留学,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供的国内两年国外两年的学习模式(或者3+1),让渐渐理性的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这样不仅节省费用,而且给孩子初涉独立生活提供缓冲,能够在国内大学完成社会化过程,与此同时,其接受的又是吸纳了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以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为例,在培养方式上,全面引进都柏林大学(UCD)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计划,超过70%的专业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由UCD专职教师讲授,采用UCD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模式,全英文授课,所招生的四个专业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金融学、应用统计学均是北京工业大学和UCD的优势专业。
可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以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交叉与融合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愈加引起家长和考生的关注。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的学生对此感受深刻,第一个学期,凡爱尔兰政界、文化教育界人员到访北京,都要与他们见面座谈,他们俨然成为中爱交流的使者,“同学们对两国文化的理解深度,让在场的中爱双方人士都惊喜无比。”主管学生事务的康娜老师说。这些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通过相关考核可进入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样的教育经历无疑使他们在文化上既了解中国,又了解了爱尔兰,在学术上又有着国际化背景,在就业市场上无疑会受到欢迎。
“我们的学生现在每天都看英文版的中国日报,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十八大后开主题班会,学生们都说学成之后要报效国家。我们很欣喜,中外合作办学要的就是这种办学效果,学生既放眼全球,又胸怀祖国。”蔡立佳说。
中外合作办学,一个变量撬动高校国际化
当然,我国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其最终的目标还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我们必须引进高水平的国际教育,引进他们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理念,从而促进本土高校的国际化。”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说。在他看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现在中国有1000多所本科院校,其中也有像北大清华[微博]这样在国际上很有声誉的学校,但这些学校整体的国际化程度并不高,而中外合作办学能够让高校在有效地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的同时,带动高校整体的国际化水平。
2013年3月,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2013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清华大学[微博]和北京大学[微博]的排名比上年略有下降,对此,《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编辑菲尔·贝蒂认为:“在提高全球声誉方面,中国高校或许应该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力度,包括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增加外籍教师数量、吸引更多的留学生等。”无疑佐证了我国高校在国际化方面的差距。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院长刘中良相信中外合作办学几年后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他说:“中国教育体系经过了几次大的变革,但是始终没有触动因为人口多、基数大、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所导致的以精英教育为主的培养体系,这制约了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办学的一个学院或是一个学校,而是对高等教育的全局有着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王庆环 本报通讯员: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