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日的“2013澳际秋季国际教育展”上,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鹏抢了海外院校的“风头”。他告诉那些参加教育的学生及家长[微博],那些既不了解自己,也没有目标的人,真的不适合出国留学[微博]。出国留学是手段,从来都不是目的。
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约40万人。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将突破45万人。在逐年递增的留学人员中,跟风、从众的学生不在少数。当前,国内职场出现的“海归”变“海待”的现象,很大程度与盲目出国留学有关。调查显示,首年在国内参加工作的“海归”中,大多数拥有硕士学历的月工资要高于本科生,7成以上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收入,只有4成的本科生“海归”月工资能达到3000元以上。同时,海外名校毕业生的薪资要明显高于普通院校。因此,40%左右的海归对回国就业的实际情况和薪资待遇不满意。
王鹏表示,雇主眼中“海归”最具优势的5项职业能力是知识技能及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国际视野、责任感和忠诚度、英语能力。然而,尽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先进的理念,但毕竟在国外多年,对国内的行业状况、办事程序缺乏了解,再加上缺乏实际操作经历,可能会使一些“海归”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国内工作节奏,或是出现认知偏差。
据了解,国内企业在招聘面试时,不会刻意对海归进行考查判断,而是根据岗位需求对相应的知识技能进行考量,并对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估,对于相关领域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求职者,会对个人潜质和学习能力进行考查,判断其是否具有领导力、组织力。事实上,“海归”身份没有优势,具备专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才是关键。
王鹏建议,出国留学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目的明确,要有对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全面评估,结合自己的出国目的、兴趣特点来决定职业方向,确定专业,选择国家,不能盲目,一定要选择学习市场上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留学生要提前引入职业规划理念,出国留学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打造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为以后职场之路做好铺垫。多积累一些在国外跨国企业的实习和工作经验,有助于将来回国发展。(记者 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