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薛涌留学去》: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2013年12月10日14:24  新浪教育 微博   

《跟着薛涌留学[微博]去》连载

作者:薛涌(微博)(点击查看作者博客)

出版:北京大学[微博]出版社

跟着薛涌留学去跟着薛涌留学去

  前言 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01  寄宿高中适合低龄留学生吗

  02  是谁催生了造假潮

  03  本科是终点还是起点

  04  商科还是香饽饽吗

  05  教育真的应该不计成本吗

  后记 怎样留学去

前言   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记得夏天回国时,在北京一所普通高中教书的朋友告诉我,她的班越教越小,许多学生会突然消失。到哪里去了?出国。事情来得是这么突然,有时连学生本人都不知道。家长[微博]怕孩子分心,背着孩子把出国留学手续办好,然后拿着录取通知告诉孩子:“你不必在这里读完高中了,出国吧。”

  对我这个美国大学里的教书匠来说,这个故事实在是匪夷所思。到美国来读书,申请难道不是一定要本人写吗?最近读到《纽约时报》教育版的长篇报道,算是印证了国内大家都在谈论的话题:中国的高中生出国,中介公司包办一切。而且这种中介公司是批量生产。美国作为接受一方,也感受到了中国留学生的巨大冲击。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和国务院属下的教育与文化事务局最近的报告,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已经达到72万多人,其中中国留学生达15万多人,居各国之首。仅中国留美的本科生,3年就增长了3倍,到2010年接近4万人。像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学校,2007年仅有8名中国学生,如今则有517名。俄克拉荷马基督大学(OklahomaChristian University)2007年才招收了第一名外国学生,如今则有250名外国本科生,其中1/4来自中国。这些还仅仅是录取人数。俄亥俄州立大学每年收到的来自中国的申请达到2900份。曼荷莲女子学院(MountHolyoke College)声称如果放开录取,所有新生就都成了中国学生。2012年秋天在北京举行的一个美国大学展,就吸引了3万名学生。

  美国的大学为何要录取那么多中国学生

  如此磅礴的留美潮,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秩序的一部分,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大量中国学生留美,是在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为未来购买国际一流的教育。经济起飞使中产阶级崛起,独生子女政策又使家庭可以倾其全力投资于孩子的未来,能够支付留美费用的家庭越来越多了。另外,以中国之大,优秀学生确实层出不穷。哈佛在2010—2011年度就录取了40名中国学生。这些学生,想必大多是优异之士。事实上,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美国的顶尖大学早已采取了扩招外国学生的战略,以增加校园多元化。这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但是,中国留美人数如此规模地大跃进,主要并不体现在常青藤校园中,而是普通大学中的现象。这些大学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主要的考虑也不是多元化的教育战略,更多是出于财政需要。

  如今美国经济仍然陷于“大衰退”中不能自拔,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尤为惨烈。绝大多数美国大学是州政府资助的州立大学。由于州政府税收减少、赤字攀升,不得不削减对大学的拨款。与此同时,普通老百姓手头紧张,越来越上不起私立大学,大家就都图便宜而挤到本州的州立大学中来。这就使州立大学的名额更加供不应求。

  问题是,州立大学因为靠本州纳税人资助,对他们的子女收费自然低廉,学费抵不过实际的教育成本,每录取一名本州学生就会赔一笔钱;而外州学生的学费则可以比本州学生高出两三倍,每录取一名支付全额学费的外州学生,就能赚一笔钱。当州政府拨款减少、州立大学难以为继时,就只能提高学费。由于提高本州学生的学费会立即遭到纳税人的抗议,最终的解决之道就是招收外州学生。外国学生,也是这种“外州战略”的一部分。特别是现在很多美国家庭经济困顿,对于加倍花钱送孩子去外州读书慎之又慎。在扩大外州学生生源并不那么容易的情况下,学校就越来越依靠录取外国学生来维持财政平衡。

  另外,那些靠高昂学费维持运作的私立大学,按说不受州政府削减财政预算的影响。而且当州立大学因拿不到政府拨款被迫提高学费时,两者的学费差距缩小,私立大学相对还更有竞争力。不过,私立大学的学费毕竟还是贵很多,在大家都图便宜优先申请州立大学时,私立大学的生源自然相对减少。最终能够拿来填补这个空额的,还是外国学生。

  在正常时期,美国的大学录取学生,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成绩、种族背景、社会阶层等,使校园多元化,并维持良好的学术标准。大学雇佣中介招揽学生,在美国是违法行为。因为这种商业化的操作,把教育变成了拿学生赚钱的买卖,而不是以学生本身的发展为核心目标。但是,如今各大学为财政压力所迫,不得不雇用中介到中国进行教育促销,首要目标是赚钱,而不是教育。这已经严重违反了美国大学一贯奉行的道德规范,在高等教育界引起激烈辩论。事实上,这种操作方式虽然才刚刚开始几年,但已经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制造了很多问题。

  许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倾其重金留美,图的就是“美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却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棵摇钱树,最终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服务。因此,中国的家长和学生必须摆脱留美的盲目性,在准备留美、选择学校乃至应付在美的学业等方面,都应该有更为复杂周密的计划。否则,花了大钱把孩子送出去,最后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到哪里也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文凭。

  中国学生按标价付费

  一位在美国大学里负责录取的同事告诉我,录取美国学生,在什么都不成问题的情况下,最后钱成了问题。美国学生有时会拿着好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和各校同时为奖学金的事情讨价还价,颇像中国自由市场上的“砍价”。中国学生则相反,什么都可以成为问题,就是钱没有问题。只要国外的大学肯同意录取,他们就付足学费,哪怕没有任何奖学金。

  奖学金在美国大学录取中大有学问。首先,联邦和州政府对弱势家庭的学生常常通过奖学金予以资助。不仅学生要靠这笔钱完成学业,许多学校,包括私立学校,也指望着这笔钱来维持财政。因为大部分政府的奖学金是跟着学生走的,如果学生决定去A校就读,政府的奖学金就用来支付A校的费用;如果学生决定去B校就读,钱就跟着学生进了B校的账户。所以,当你发现一些靠学费维持的私立学校拼命竞争招揽那些穷学生时,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学校是菩萨心肠,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要把政府给学生的奖学金赚到自己手里。这种竞争到了极端,就发展到“招傻瓜比招聪明学生更容易办学”的地步。

  比如,一个人生长在问题家庭——父亲蹲监狱、母亲吸毒、兄弟也进过几次监狱,不过他自己品行尚可,即使学业一塌糊涂,但由于这种人往往成为政府救助的对象,比较容易拿到奖学金;一个手头拮据的中产家庭子弟,功课很好,却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听起来不错而拿不到奖学金。学校录取靠政府资助的前者,经常更有赚头,对于精打细算的后者,则不免要自己掏腰包给点奖学金,否则很难将他们吸引过来,这就降低了学校的利润。

  虽然外国学生和美国政府的奖学金沾不上边,但美国的大学一般自己还是有些奖学金的。不过,我们必须明白:这种奖学金未必是纯粹奖励式的善款,而往往是讨价还价的一种遮掩而已。美国的零售业都是明码标价,即使在小摊上,也很难见到中国小摊贩前的“砍价”景象。但是,大宗商品,比如车、房等,交易中的讨价还价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幼稚的人才会相信标价。道理很简单:你和摊贩为了两斤肉砍了半天价,最后省下的钱还不值你浪费的时间;买辆车要2万多美元,花半天时间砍下1000美元来,回报远远超出你的工时价格。买栋房子,砍下几万美元来并不新鲜。不砍价的人纯粹是傻瓜。上大学,4年的学费10万美元上下,在车和房子的价格之间,哪里有按标价付钱的道理?

  话说回来,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口口声声不以赚钱为目标,在价格游戏上也颇文雅些。比如,一所大学的学费明码标价是3万美元,你要是照付,大学自然欢天喜地拣了个便宜。如果你来自一个精打细算的中产阶级家庭,功课也不错,学校要是想吸引你,就会许诺给你一些奖学金。这笔奖学金,说白了就是降价的折扣。只是学校不愿意摆出一副自己的产品兜售不出去而不得不清仓甩卖的架势,而要写信恭喜你:“鉴于你优异的素质和表现,本校决定授予你5000美元的奖学金。这是对你卓越成就的一种承认。我们热切盼望着你加入我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优质学生队伍。”你读了这封信,感觉飘飘然,读书的费用一下子少了5000美元,当然更有可能去这所学校了。大学也避免了绝望兜售的小贩形象,而扮演了慈善家的角色。双方都皆大欢喜。不过最后一算账,学校没有收你3万美元的学费,而是收了2.5万美元。这还是一笔大有赚头的学费。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美国学生同时申请好几个学校,然后拿着多张录取通知单和各校讨价还价。他们的选择越多,越容易拿到奖学金。有些学生即使第一年没能砍下价来,第二年还会以家庭困难等理由找学校讨价还价。学校如果不管,学生因此辍学,或者转到其他学校,这对学校的排名等就是个损失。由于“新生保有率”是美国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不少学校还是愿意拿出部分资金保有新生。这种考虑,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学生讨价还价的砝码。

  中国望子成龙的家长,为了孩子留学不惜代价,往往忘了这些规则。一位在中国的中介公司工作的美国人讲述了这样的“奇观”:孩子没有被国外的大学录取,家长跑到中介公司大闹。公司表示如数退还中介费;绝望的家长则表示不要退款,就要孩子能留学。这种心态在中国家长中越普及,对中国的学生就越不利。因为美国大学形成了这么一种定见:中国学生什么价钱都肯出,没有讨价还价之必要。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家庭集体吃亏,让美国人在自己头上想赚多少就赚多少。

  从一考定终身到一校定终身

  中国的留美大潮虽然汹涌,可完全有条件供孩子留美的家庭还是少数。另外还有许多家庭,虽然能供孩子留美,但经济上非常吃力。不讨价还价、照标价支付学费的风气,使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更难拿到奖学金,留学费用无意中被抬高。至于通过转换学校来降低费用的战略,在美国家庭中越来越流行,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对此则一无所知。

  我在《培养精英》一书中有一节“美国的校漂族”,介绍的就是这种情况。有的美国学生,通过换三四个学校最终才能拿到学士学位。最近我和班上的美国学生聊起学贷问题,一位女生愁眉苦脸地说,按照她的计算,她毕业时学贷要高达10万美元以上,虽然学校给了她不少奖学金。我非常吃惊。因为如果刨去奖学金的话,她在我们学校4年下来满打满算花费也不该超过10万美元。她无奈地告诉我,她是从一个更贵的学校转过来的。此时另外一位女生加入了讨论,说她欠的学贷仅1万多美元。这位女生也是从外校转来的,只不过她先读的是更便宜的学校——一所社区学院。

  两位女生都来自精打细算的中产阶级家庭,都因为经济原因而转学,最后毕业也都拿同一个学校的学位,但是花费却有天壤之别。这全在于一开始的战略设计。第一位女孩希望进更有名的学校,并愿意为此支付高昂的学费,但读到半途被积累的学贷吓傻了,最终决定低就一点儿,转到了我们学校。这是从贵学校进,从便宜学校出。第二位女孩考虑则周到得多,决定从便宜学校往贵学校读。她先上了社区学院,读了两年后转到我们学校,学分也转了过来,最后从我们这所在当地还小有声誉的私立学校拿到文凭,但前两年支付的学费则微乎其微。

  美国有28%的私立学校,学杂费超过3.6万美元。但44%的美国本科生,就读于学杂费低于9000美元的学校。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本州读州立大学,能够享受优惠。最低端的,就是2年制的社区学院,学杂费还不足3000美元。同样的学校招收外国学生,学费会翻两三倍。

  我们不妨算一笔账:进一所有名的私立学校,4年下来仅学杂费就15万美元。但如果你先上2年社区学院,也就支付6000美元学费,再转入本州的州立大学读一年,学费9000美元,最后一年再进入那所有名的私立大学,学费3.6万美元。这样即使你不拿一分钱的奖学金,四年学费也不过5.1万美元,只是那所私立大学的1/3,而你同样获得的是那所私立大学的文凭。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最佳设计。要做到这一点,你功课必须好,乃至每次转学,高端学校都愿意接收你。另外,有些高端大学为了保证自己的品牌或市场份额,对低端大学转来的学生在学分上打折接受,或者要求学生在本校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拿到文凭。但是,转学生已经成为越来越大的市场,如果高端学校在这方面要求太苛刻,许多转学生就会投奔其他学校,更何况美国高等教育的伦理是鼓励学生上进,特别是从底层向上奋斗。所以有些名校还专门设有针对社区学院优秀学生的奖学金,鼓励他们跳到自己的学校来。最成功的例子是从社区学院起步,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

  这种由低向高走的学生,我在课堂中也接触过一些,他们的表现总体上比其他学生还好一些。也许是因为随时准备往高端学校跳的战略给了他们奋斗的紧迫感,让他们更用功。

  中国留学生身份不同,上州立大学不可能仅缴9000美元的学费。不过,在供中国学生选择的学校中,价位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家长望子成龙,希望一劳永逸地给孩子安排一个好学校,这可以理解,但也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奋斗的动力。毕竟孩子年龄还小,在国内生活很顺利,习惯了一切都让家长安排,出门在外,家长鞭长莫及,孩子虚度年华的可能性很大。让孩子在偏远、贫穷地区的便宜大学起步,再靠自己的表现一步步往好学校升,这给家庭省钱不说,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手段。

  留美的中国学生真的接受了美国教育吗

  留美,顾名思义是为了接受美国的教育。不过,这里有一个最大的讽刺是,留美潮失控会让留美的经验变成在美国接受中国的教育。

  如果从教育的目标出发,美国大学招收外国学生是为了让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使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更多交流机会,为日后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做好准备。但是,在财政压力下,为了赚学费盲目扩招中国学生的美国学校,大多数在教育上乏善可陈,甚至严重缺乏应付国际学生的经验。中国学生在这种学校突然多得不成比例,不仅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同时也瓦解了中国学生的“美国经验”。

  我有一位朋友负责招收中国留学生。他明确建议校方注意控制中国学生的人数。为什么?他举例说,某校有一门课,30个学生中有29个中国人,这样的大学还能维持声誉和质量吗?上大学对美国人而言,不仅仅是听教授讲课,更重要的是和同学们互动,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形成多元的人际网络。这是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今日的网络时代,网上明星教授的视频教程多得是,网上大学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家花那么多钱来到校园干什么?一大原因是追求和同龄人共同成长的经验。如果30人的课有29个中国人和1个美国人,那这个美国人还不如到中国留学。

  《纽约时报》的报道也大致证实了这一点。某校一门课开始时有35位学生选修,其中17位来自中国。上了几周后,只剩下3位非中国学生,基本上成了中国学生的课堂。美国学生跑掉的原因,据说是嫌课堂太安静。美国学生习惯课堂讨论,中国学生习惯死记硬背,大家彼此不适应。其实我觉得可能还另有原因。当这些没有经过录取办公室严格筛选、英语程度不过关的中国学生占了主流时,教授就不能用大多数人听不懂的语言来讲课。特别是对于缺乏和外国学生打交道的教授来说就更难了。有位金融和经济学教授抱怨:“一个学生不懂ascending的意思,这让我怎么办?他把问题搞错了。但我不知道他究竟是没有理解书中的内容,还是有语言障碍。”

  教授不知所措,甚至不得不放慢速度,用过分简单的语言讲课,美国学生自然不耐烦,退课也就成为常例。美国大学招收中国学生,表面上是要多元化,实际结果却是单一化,变相地让中国学生到美国聚在一起,请一位美国教授讲课。这和在北京或上海的大学里请位外教来讲课有什么区别呢?留美还有意义吗?

  大学的全球化不可一蹴而就。面对中国的崛起,哈佛、耶鲁等精英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精心准备,比如增加与中国相关的教职、招收中国学生等。刚开始时,这些学校每年只从中国招收一两名或几名本科生,以后渐渐增加。十几年逐渐积累的经验,使这些学校更有能力“消化”日益扩大的中国学生群体。如今质量靠谱儿的美国大学不下数百家,如果认真准备,完全有能力应付中国学生的挑战。特别是纽约、波士顿、加州的一些大学,所在地区本来就相当全球化,各种人才很多,适应变化的能力相对更强。但是,一些偏远地区不知名的大学,在财政压力下突然扩招中国学生,最后就可能产生连自己都应付不了的后果。

  《纽约时报》曾以特拉华大学作为核心案例进行了报道,该校的中国学生从2007年的8名突然跃进到现在的517名。我把这则报道拿给前面提到的那位负责招生的朋友看,他很形象地启发我:“你在美国生活十几年,和特拉华州的关系是什么?你大部分信用卡账单都是从那里寄来的吧。那里什么都没有,就是税低,所以信用卡公司全跑到那里建办公室。副总统拜登也是来自那里呀。”

  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曾经看过的《晚间喜剧》里一位笑星扮演拜登搞笑:“我来自特拉华州,那里简直是个地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那里的人什么世面都没见过,没有任何野心和希望……”原来拜登2008年竞选总统时,为了表明自己理解民间疾苦,特别强调自己是代表美国最为荒僻穷困地区的参议员,没想到给《晚间喜剧》找到了口实。

  这些当然都充满了偏见。事实上,特拉华州人口密集,工程师很多,人均收入也不低,而且靠近华盛顿,特拉华大学也是相当出色的大学。不过,由于这个小州长期“生活”在首都的影子下,确实在文化圈默默无闻。提起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少有人会想到特拉华大学。这个大学和地区是否能够很好地应付中国学生群体的急剧扩张,很让人怀疑。

  如果大量中国学生出国是通过中介服务,那些提供“保证录取”的服务公司自然更喜欢和一些突然在财政压力下急需扩招中国学生的学校合作。《纽约时报》报道,某大学的教务长委托一中介公司到中国招收250名中国学生,并明确地告诉中介公司,学校财政困难,需要这些中国学生来填补财政漏洞。这类学校往往没有经验和能力为中国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也不会把中国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中国学生为什么喜欢在美国扎堆

  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后,却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美国经验”变成了“在美国的中国经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幸的结果,固然和有些美国大学见钱眼开、盲目扩招中国学生的政策有关,但主要问题还在于中国学生本身。

  我们可以再以特拉华大学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美国的州立大学一般质量都相当过硬,特拉华大学谈不上名校,但还是属于比较入流的大学。该校英语中心主任指出,一些中国学生支付了住校的费用(即住宿费和饭费),却同时在校外租房子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很少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频繁转换课程,目的是和其他中国学生待在一起……

  谁能交了钱不住校,反而在校外另租一套房子?你很少听说美国百万富翁的子弟做这种事吧?这更像是第三世界一些贪官污吏或者富得留油的阿拉伯王子的气派。在美国,寄宿制度是精英教育的核心。常青藤一致严格要求低年级学生寄宿,就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形成一个小社会,自我管理,培养社会技能、领袖才干,建构人际网络,彼此之间增进了解。围绕着寄宿制的一系列活动,有时比课堂教育还重要,这是美国大学教育的精髓,也构成了学生们未来事业的基石。特拉华大学有寄宿制度,恰恰说明该校的学生很有“档次”。中国学生的这种做法,打个夸张点的比方,就仿佛是重金买了个名牌表,然后把里面的表扔掉,把印有牌子的包装盒留下来珍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想想也不难理解。这些孩子在国内一切都被家长安排好了,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进入美国的大学后,突如其来地获得了自由——大多数事情没人替他们安排,要自己作决定,而且是在一个不熟悉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作决定。这种规划人生的能力,恰恰是中国式教育一直回避的。所以,面对这么大的转折,这些中国学生不知所措,甚至被吓坏了。住在和美国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宿舍里,一日三餐领教自己不习惯的食物,找不到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爸爸妈妈,这让他们实在难以忍受,仿佛落难了一样。你可以想象,在一条遇难的船上,只有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他们在惊吓之余会怎么办?会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些找不到北的中国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去找其他中国学生。惶惑不堪或被吓坏了的人凑在一起,至少互相还能壮壮胆子。

  那些自以为得计地为孩子安排着美好未来的家长,大多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寄宿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自己过去的大学宿舍,目的不过是便于上面管理;当志愿者,不过是上面派下来的“学雷锋,做好事”,能逃一次就占一次便宜。殊不知,美国孩子从小当志愿者,为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这是领袖才能的核心。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么能成为精英?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马歇尔·戈德史密斯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多元性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不同的思想、方法和能力都有助于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中国学生来到美国后,则恰恰先要躲避多元性,在自己人里扎堆。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些畏惧多元性、拒绝与自己不同的人沟通的人,在专业上也扎堆,而且偏偏要扎到管理、商学这个堆里。在这方面,为他们包办了留学的家长们要负主要责任。

  这些家长对大学的理解,基本不出专业教育的范畴,而且特别实际,能有效地用自己的实用哲学把孩子的任何梦想在萌芽时刻就给戕杀掉。他们让孩子到美国读大学,目的就是学点“有用的东西”。这些“有用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就是商务、财会、工程。这样,大家都集中在这几个专业,更造成了中国学生专业扎堆。

  我曾经受朋友之托,为一位不知所措的中国留学生做咨询。她家里很有钱,不仅能供她读本科,还能一直支付到她读完研究生。但是她在大学一筹莫展,觉得商学实在读不下去。她告诉我说,自己对商学不感兴趣,数学也不好。我问她为什么要学商学,她说她爸爸告诉她学这个能找到工作。我问她的兴趣是什么,她竟然茫茫然一无所知。最近我接触的一些80后、90后的孩子,令我最为震惊的倒不是他们好吃懒做,而是他们居然说不出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美国精英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鼓励学生在本科时代做自己的梦,看看能把梦做多大,如何实现这个梦。如果他们有着美好的梦,而且能够为实现这个梦想有效努力,就是可造之才,许多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微博]就会对他们敞开大门。所以,许多本科是英文专业的学生进了医学院,历史专业的优等生被法学院所追逐,搞艺术史的最后成为企业精英……

  我因为写了几本关于美国教育的书,被作为“专家”,就朋友的孩子或朋友的朋友的孩子的留学问题进行了不少咨询。对方总是先问“学哪个专业好”,我说“专业不重要”,对方不解。我问“孩子喜欢什么”,对方有时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最后逼得我不得不用他们最能听懂的话来解释:“孩子只有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干劲,才能学得好,这样成绩才好。现在大学普及了,本科毕业就相当于过去的高中毕业,要想成为专业人才,必须接着读研[微博]究院。所以,专业教育的使命主要不是由本科教育完成的。至于研究院是否录取你,一般并不看你本科专业是否对口,而是看你的成绩如何,看你是不是个好学生。一个学艺术史的优等生,比一个生物专业的普通学生更有机会进医学院。”

  商学类通常是中国本科生的首选专业。其实,美国本科的商学专业由于太实际,更接近于技工教育,属于高等教育中的低端,故而在基层大学比较普及。

  高端教育是以寄宿制为核心的通才教育,培养的是饱满、全面的人。可叹的是,跑去接受美国先进教育的中国留学生扎堆在自己人中,不和美国学生接触,甚至不惜白花钱也搬出大学宿舍,集中在低端专业中。这样的孩子未来能成为什么材料,也就可想而知了。

  出国干什么去了

  如果你对现在留美的中国学生说:“你们顺着父母的指示学几个狭隘的专业,在社会生活中自我隔绝,和美国人没有沟通,对美国社会缺乏了解,留美无异于虚度青春。”他们肯定会振振有词地辩解:“不是我们不和美国人接触,是美国人排斥我们。”

  比如,特拉华大学的一位中国学生诉苦,在一门课上,教授无视她的问题,只回答美国学生的问题;在另一门课上,她参与一个小组的计划,但大家对她熟视无睹。表面上欢迎,实际则搞另一套,这些经历让她终生难忘。类似的经验积攒起来,就更把中国学生逼到一起了。

  这类牢骚在老一代留学生中并非没有,但相对比较少。而且总发这种牢骚的,最终事业不得志者比较多。要知道,与现在的留学生相比,老一代留学生的境况要艰苦得多。当时中国属于赤贫国家,这些留学先驱也是赤贫之人,去美国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时美国人对中国也远没有现在这般尊重。另外,他们的文化准备也比较少,英语不如下一代好。凡此种种,都影响了他们进入美国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但现在看看,他们大多数都在美国安家立业,事业也很成功。

  我并不想否认这位中国学生发牢骚的依据。但是,就我个人经验判断,更大的可能是她初来乍到,在文化上有些误会,或者把偶然的事件夸大成普遍现象。美国确实有许多问题,但毕竟是个移民[微博]国家,对移民或外国人还是颇为接纳的。我的一位朋友在新加坡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去了美国,住下就不想走,宁愿放弃新加坡更好的机会。她的理由很简单:自己英语不好,在新加坡感觉抬不起头来,在美国则一点也没事。许多中国人其实都有同感。像我这种学英语晚的,口语很差,现在回国讲英语也有压力,但在美国就没压力。只要你能表达,美国人一般不会因为你的口音而变成势利眼。这里确实是个兼容并包的大熔炉。

  许多刚出国的中国学生恐怕低估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当你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时,听的人也许还糊里糊涂。我刚来美国时,把tradition(传统)念成transition(过渡),错了一年也不自知,而那一年我还特别喜欢讨论“传统”的问题。听者怎么可能明白呢?那些缺乏和外国人接触的经验的人,更是不知所措,只好选择躲避。教授有特殊使命,在课堂上往往要借着回答某个学生的问题说明自己的几个要点,如果学生的问题言不及义,教授只好绕开,以保持课堂效率。作为学生,最好的策略还是课下一对一地追问。另外,如果你平时不参加社会活动,和同学没有建立纽带,上课一起做计划也难免会感到孤立。当然,有时你也会不幸碰到不友好的人。对方并不是因为你的人种和文化对你有恶意,而是不喜欢你本人。所有这些,都无法构成中国留学生躲进中国人小圈子里的理由。

  其实,对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国家的人有陌生感、隔膜感,乃人之天性。出国留学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跨越这种鸿沟吗?几年前,我班上一位美国优等生告诉我,她家三代人都住在一条街上,从来没有出去见过世面,20岁以前就生孩子,她是第一个例外。我们中国人谈起美国人来,心里多少会都觉得他们很不得了,实际上,许多普通的美国人就是这种很闭塞的小老百姓,和外国人接触时信心不足。他们见了你板着面孔,很可能是因为心里紧张、不自信。你若主动一些,对方经常会在第一时间就满脸堆笑。

  总之,出门在外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化冒险,一切都不容易,但也不应该什么事情都往负面的方向想。美国有个网友不久前讨论移民的成就时说:“那些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破坏了法律而来到我们这里的人,智商一定超高。我们美国人不可能斗得过人家。”这说的是非法移民,但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对移民的尊重。所以,中国留学生应该建立这样的信心:敢出来闯荡的就是强者,要以强者的开放心胸跨越文化鸿沟。要知道,留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建立国际人际网络的机会,这是他们日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本钱。

  到美国读英语班的陷阱

  我们这一代留学生多是自己考出去的,兜里分文没有,全靠学校给的奖学金,读的主要是研究院,本科生凤毛麟角。如果我们的语言达不到标准,美国的大学也不可能往我们身上投资。虽然我们也有语言障碍,但这种严格的筛选过程保证了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己克服这种障碍,并且有令人满意的学术表现。现在的学生出国留学多是父母埋单,去当美国大学的摇钱树。一些学生英语程度不达标也被“有条件录取”。

  所谓“有条件录取”,就是学校表示愿意接受,但该学生必须先上英语补习班,通过相应的考试,达到学校基本的要求后才能入学成为新生。随着高等教育在美国的普及,“有条件录取”越来越流行。现在几乎谁都能上大学,各大学抢生源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些明明不合格的学生,被大学“有条件录取”,达到标准后正式入学。这类学生不少出身于弱势阶层,拿着政府的奖学金,身上大有油水可赚,学校的服务也无微不至。

  我教书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记得有一次刚开学,班上某位同学就递给我一个厚厚的信封。我打开一看,里面有教务处的信、学校相关规定、医生证明等文件,说该生阅读理解困难,构成病理性障碍,有权要求任课教授为之延长考试时间等。不仅如此,学校还经常要雇一位随从,跟着这位学生上完整个学期的课,帮助记笔记。当然,这些服务往往是纳税人埋单,费用极高。

  “有条件录取”针对的主要是在美国读了一段时间中小学的非法或合法移民的后代,外国人很难享受这些福利。不过现在这种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覆盖国际学生。作为摇钱树的中国学生英语不合格,美国大学让他先来上补习班,正好能从这棵摇钱树上多摇下些钱。中国那些守着不成器的孩子的家长,整天担心的就是孩子出不去,“有条件录取”至少实现了留美宏愿,松了一口气。另外他们觉得孩子到了美国,有了“语言环境”,英语自然就学会了。结果怎么样呢?

  《纽约时报》报道说,一些来到特拉华大学的学生,本来期待上几个月的英语补习班后就能入学,结果发现自己不得不在补习班里花一年多的时间。5%的中国学生在补习班里不及格,难以成为新生。有些学生难以承受挫折与打击,干脆回国,甚至还抱怨英语补习班除了赚钱外不干别的事情。

  究竟是这些英语班只顾赚钱不好好教书,还是中国学生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当然每个人、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依照个人经验,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留美的语言准备完全可以在国内完成,跑到美国花将近3000美元的学费上八周英语班,再搭上生活费,基本是白白烧钱。之所以仍然有许多人这么干,无非是因为对“语言环境”的迷信。在这方面,我自己不仅是学英语出国的“过来人”,而且在美国读书、教书,英语班、日语班都上过,也一直在指导和咨询美国学生掌握亚洲的语言(中文、日文)。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我都有不少切身体会。

  “语言环境”之说,在我们那个时代还算靠谱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就没有几个外国人。在长安街或使馆区看到几个“老外”,大家如同看珍禽异兽般好奇。除了《许国璋英语》等几本枯燥的教材外,几乎没有英文读物,英文音像资料就更少,很多人根本没有用过耳机。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留学前辈就是这么身无分文地出国,现在大多相当成功,很少听他们抱怨过语言障碍。现在美国人在中国满街都是;英语读物、广播电视也不难接触;美国的许多媒体报道,上网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阅读;甚至许多设施(如马桶、传呼机等)的说明都是英文的,更不用说无所不在的英语班了。放着这么好的环境,又以出国为目标,居然英语还达不到标准。这样的学生大多是“朽木不可雕也”,到了美国也许更学不会英语。

  为什么这么说?在国内的英语班里,你能碰到不少经济状况不太好、出不起国,却非常聪明、求上进的学生。这些人学习自觉,彼此之间相约说英语,反而能创造个英语小环境。不成器的公子哥儿到了美国,没有爸爸、妈妈、保姆的伺候,语言不通,对陌生环境恐惧,觉得谁对自己都不友好,最终就会找其他说中文的公子哥儿扎堆,整天说着中文消磨时光。全球化就是这样一把双刃剑,可以帮助你在国内创造英语环境,也可以为你在美国创造中文环境,甚至买东西都不用讲英语,去中国店就行了。

  其实,美国学生学习亚洲语言也有同样的问题:跑到中国或日本,本想靠语言环境的助推掌握那门语言,结果去了还是几个美国人凑在一起说英文,反倒是在美国上暑期班的,大家相约不讲英文,自己创造了个语言环境出来。所以,对于我的美国学生,我一向建议他们,如果中文或日文没有达到三年级的水平,最好别去中国或日本上语言班。

  美国的大学为外国学生开设英语班,当然是要收费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咬定人家一味赚钱。这几年,我在给来波士顿读语言班的几位年纪大一些的中国人提供咨询时,指出了英语班的问题:英语班最多仅有社交的意义,从学英语的角度看,几乎帮不了太多忙。试想,班里的同学全是英语不行而需要补习的,中国人又特别多,一不留神大家就讲起中文来。即使讲英文,也是五花八门、错误百出。这怎么能学好?至于老师的授课,网上或其他音像资料中恐怕能找到更好的。我自己刚进耶鲁读书时,也被学校要求上英语班。那是学校支付费用,教师多是耶鲁语言系或英文系的博士,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我学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决定退出。因为我发现通过正常的课程学习更有效。

  我经常把留学的语言关比喻为买房子的首付。美国房市破灭引发次贷危机,最终把全球经济拖入大衰退的深渊。万恶之源就在于房贷过于宽松,买房子不缴首付就拿到贷款,这种人往往是信誉最差的购房者,是他们违约而让大家跟着吃苦。在如今这个时代,家长含辛茹苦地积攒下来一大笔钱供孩子出国,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家长的责任范围。这些孩子要对得起父母的辛苦付出,至少得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在国内把英语提高到能应付美国学业的程度。也就是说,他们要把自己的心血投进来作为留学的“首付”。如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你指望他留美后突然就有出息了,那就像指望年薪五万的人不缴首付就买了百万豪宅而且会按期支付房贷一样,最终尝到的多半是苦果。

  美国大学的学业究竟难不难

  中国的留美学生学业和语言准备不足,让接收方面的美国大学措手不及。来自各方面的抱怨不绝于耳。有些美国教授说,课堂里的中国学生人数太多、英语太差,自己不得不改变教学策略,甚至简化教学语言。有位中国学生选的第一堂课虽然是中国历史的入门课,但由于词汇量不够,大概只能听懂70%,没法抓住细节。留美的学业难度究竟如何?中国学生是否能适应?

  从过来人的角度看,第一堂课能听懂70%已经相当不错,这是个很好的开端。我刚到耶鲁读书时,能听懂的不超过10%,两年后也听不懂70%。当时为了参加课堂讨论,我憋足了劲儿要张一次嘴,实现零的突破。可是,张嘴前5分钟,紧张得脑子一片空白,别人在谈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糊里糊涂地错过了机会。后来终于有了零的突破,但张嘴后5分钟慌得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别人怎么回应我也一点都不知道。许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美国,如果第一堂课就能听懂70%,这种学生应该非常适应,根本不用操心,一年后就能如鱼得水。我不明白,如果中国学生能达到这个程度,美国教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有什么必要改变教学策略?该怎么讲,就怎么讲。到了学期末,这些中国学生就能听懂百分之八九十了。

  在我看来,美国教授的反应大概揭示了课堂上中国学生实在太多的现实。如果绝大多数学生是美国人,他们100%能听懂教授的话,有那么三两个只能听懂70%的,甚至有我这种10%也听不下来的,也无伤大雅,课堂气氛不可能因这么少数几个人而改变。但是,如果班上绝大部分学生是中国人,那即使他们都能听懂70%,教授也会感到气氛不对,觉得有些话双方都听不明白,不得不改变授课方式。

  我虽然一向主张校园多元化、全球化,但美国的大学一定要以美国学生为主。中国学生选学校时,也要信守这个标准,毕竟去美国留学[微博]的主要目的是从美国人那里学知识。

  可如果一两个中国学生夹在二三十个美国学生中,他们是否会感觉压力过大呢?在这方面,那些有备而来的中国学生至少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美国教育两极分化很大。常青藤等精英大学的学生确实非常优异,但到了一般的大学,情况就千差万别。每个班总有些出色的美国学生,但大多数学业准备不足,阅读、写作都很平庸。不久前,有个调查说美国的大学生中能阅读的不足40%,有的学生连to和too、then和than都分不清楚。而且这些美国学生学习态度很差,一门课每周阅读量超过40页就要绕开。另外,还有许多学生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容易分心。中国学生只要在来美国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平时知道用功,适应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在班上居中上游是很容易的事情。事实上,虽然被《纽约时报》曝光的特拉华大学对中国学生有些头疼,但校方也证实,中国学生的成绩和美国学生大致相当。

  所以,中国的高中生如果有些英语基础,比较好学,也有努力奋斗的心理准备,那么即使大学考得不理想,在留美这条路上还是能够成功的。这里的关键是要有充分的准备。我当年出国时就奉行这样一个哲学:只有当自己能用英语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时,才开始针对托福[微博]考试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只有自己的分数还算靠谱儿时,才动申请留学的念头。为此我宁愿晚两年出国。我当时已经三十多岁,现在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着什么急?要知道,等你大学毕业时,没有人在乎你是二十二岁还是二十四岁。事实上,在美国找工作,雇主不得问你年龄。但是,你从什么大学毕业,学得怎么样,则至关重要。准备充足,到美国才能更好地吸收其教育的养分,当个优等生,以后才会有大好前途。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