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成了法国的一道不等式

2013年12月12日14:30  新闻晨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公布的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显示,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在校中学生里,法国学生数学水平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511分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495分,远低于全球排名第一的上海中学生的613分,也低于新加坡、韩国、芬兰、德国等国,仅排在全球第25位。

  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法国社会的一次大讨论和担忧。原因在于,法国中学的两极分化比想象中来得更加严重,教育资源越来越不均等。

  学过法语的人,一定都曾被法语中数字表达之繁琐搞得晕头转向:“70”要说成“60和10”,“80”得说成“4个20”,“99”就是“4个20与10和9”。在生活中,普通的法国人遇上数学也感到十分头疼。比如碰上商品大减价30%,营业员一定会用计算器复杂地运行一通,先算出30%的价格,再用商品的原价减去那部分的价格,然后告诉你价钱。而只要背过“九九口诀表”的中国人,都早已经心算出了答案,在一旁偷着乐。

  然而,法国又是一个盛产数学家的国度。从微积分开始,长长的数学家名录上,法国人就占了几乎三分之一。人们耳熟能详的就包括了笛卡尔、费马、庞加莱、帕斯卡、拉格朗日、傅立叶、达朗贝尔、拉普拉斯、柯西、伽罗瓦等等,不一而足。从17世纪到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数学家们经常摘得数学王国的桂冠。在1950年到1966年之间,法国人获得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 “菲尔茨奖”就有6次,占三分之一还多。

  法国人也以他们拥有大量杰出的数学家而自豪。在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一部传记中,作者就曾经引用了下面这段话:有一位异乡人在巴黎问当地人,“为什么贵国历史上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数学家? ”巴黎人回答,“我们最优秀的人学习数学。 ”又去问法国数学家,“为什么贵国的数学一直享誉世界呢? ”数学家回答,“数学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 ”

  当前中学生数学能力的下降让法国全社会焦虑,这听起来或许有点杞人忧天,但背后也有很多深远的思考:一方面,数学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渗透影像医学、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等各个关键领域。在搭乘无人驾驶的巴黎地铁时,乘客们或许无法想象这项工程需要150位数学家长[微博]达5年的努力。如果今天的中学生数学变得一天比一天糟糕,将来这些领域的发展会不会也让人担忧起来呢?

  另一方面,法国教育界注意到:在中学生数学水平下降的背后,隐藏着社会不平等加大和贫富悬殊的加剧,不仅学习差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学习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这种现象并不是法国一国特有的,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普遍存在。他们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孩子出生于条件差的社会阶层,他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机会,要比10年前更少。出生于移民[微博]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可能性则要比非移民的孩子大两倍。

  法国的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统一的中学通识教育,之后就开始第二阶段,即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及专业技术教育,这些教育直接决定今后能否进入大学,以及会进入怎样的大学。教育不平等的存在,不仅意味着求学时成绩的悬殊,也意味着将来就业的差异和收入上的悬殊。当学生间数学水平的差异扩大时,不应只看到那些拔尖的学生,也应看到有六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获得任何文凭和技能就离开了教育体制,而背后的原因之一,竟然是家庭条件不够优越或是出身移民家庭。或许,只有真正解决社会平等问题,才能让法国重拾数学王国的明珠。

  (作者:陈婧 法国国立人口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