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2):寄宿高中生活

2013年12月17日15:27  新浪教育 微博   

《跟着薛涌留学[微博]去》连载

作者:薛涌(微博)(点击查看作者博客)

出版:北京大学[微博]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01  寄宿高中适合低龄留学生吗

  02  是谁催生了造假潮

  03  本科是终点还是起点

  04  商科还是香饽饽吗

  05  教育真的应该不计成本吗

  后记 怎样留学去

01  寄宿高中适合低龄留学生吗

  2012年,我讲全球化史的课程时,班上有两位中国男生,一位是刚来美国,另一位则是在美国读了寄宿高中。我虽然一向信奉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的教学原则,但潜意识中对他们还是有些“同文同种”的特殊关照。我给自己找出来的理由是:教授不仅仅要坚持单一的学术标准,还要关心、帮助学生成长。这些十几、二十几岁的孩子到了异国他乡,语言、文化障碍甚大,作为老师,多关心他们是应该的。

  令我诧异的是:刚来美国的那位上我的课虽然有些困难,但最终还是能适应;在美国读了四年寄宿学校并且高一年级的那位则完全“找不到北”,最后我只能给他个D,勉强及格,这多少已经有点“法外开恩”了。他有时糊涂到连书里讲什么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分析其主要观点了。想想也真是替他担心,大学已经上了一半,还这样云里雾里地彷徨,毕业后可怎么办?

  这两个学生的表现差异如此之大,当然可能主要是源于个人素质。但这并非偶然案例,许多寄宿学校出来的中国孩子都是这样。如今中国的留美潮越来越大,留学年龄越来越低。家长[微博]们想当然地认为把孩子早早送出来读寄宿高中,不仅能上更好的大学,而且能更好地适应美式教育,日后肯定能有个比较好的事业起点。事实上,这种一相情愿的教育战略,正在毁掉这些孩子的前途。

  2013年1月,《华尔街日报》曾刊登过一篇关于中国小留学生的报道,标题就颇具讽刺意味——私立学校的外国援助。言下之意,这种留学主要不是受教育,而是给风雨飘摇的美国私立学校提供财政援助。

  2005年,美国私立高中注册的学生达到顶峰,总共有610万人,但到了2009年,就已经跌至550万人。这里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美国的家庭学校越来越盛行,分走了私立学校的生源。另外,公助民办的“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s)也日益普及,这又分走了另一部分生源。当然,经济危机恐怕也是个原因。你不能指望一个失业或受到失业直接威胁的家庭还一年花几万美元让孩子读私立学校。2009年的550万名注册学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新统计数字,在此之后,经济危机一直持续着,估计私立学校学生流失的势头还在继续。

  要知道,美国大部分私立学校都把学费作为主要的经费来源。私立高中的规模又通常非常小,往往就两三百个学生,甚至还有百人以下的。注册人数4年猛降60万,意味着许多学校的破产。这类新闻在最近几年不绝于耳。许多学校能幸存下来,主要是靠外国学生的学费,更具体地说,是靠中国学生的学费。

  对于这一点,《华尔街日报》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位于俄勒冈的圣玛丽中学,初中、高中加起来不过450人,但中国学生(基本都集中在高中)就已经有70人。美国当地的走读生,一年学费不过1.26万美元,中国的寄宿生则是4.96万美元。刨去食宿、医保等1.25万美元的平均费用,中国学生比美国当地学生也要多支付将近2.5万美元。对于几乎濒临破产的学校来说,这是一笔救命钱。于是这所学校积极到中国参加教育展,大肆招生。随着中国学生的来临,学校财政马上走出了困顿。

  离这所学校100多公里外的地方,还有一所更小的寄宿学校。由于财政困难,这所学校本来决定关门大吉,但看到滚滚而来的外国学生,就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要继续办下去。如今,这所有着121位学生的学校,只有22位美国学生,剩下的是以中国学生为主力的外国学生。美国学生一年的学费和食宿费为1.5万美元,外国学生则为2.5万美元,但比起圣玛丽来,几乎便宜一半。我前面提到的那位适应不了的学生,其所就读的寄宿高中与这些学校大同小异:设在穷乡僻壤,她刚进去时,中国学生占20%;等到毕业时,中国学生已经超过80%。

  如今,即使在相当好、相当昂贵的美国寄宿学校,中国学生比例超过20%也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而且看趋势还会大幅度上涨。如果再加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就大有反客为主的架势,势必影响教学质量。以圣玛丽为例,美国的家长抱怨,上美国史的AP高级课程,班上只有3个美国孩子,剩下12个都是外国人。大多数学生英语不是母语,教学质量还怎么保障?要知道,AP高级课程其实是高中开设的大学入门级课程,学生修完后考试达到一定标准,在大部分大学都会免修相应的基础课并获得学分。由于美国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比较熟悉,美国史的AP课程起点甚高,外国学生往往最为头疼。当外国学生是美国学生的3倍时,这种课程的质量肯定要打折扣。

  我们曾经碰到一位在很不错的寄宿学校读书的中国学生。为上这个学,家长可谓一掷千金。学校按说也挺负责,不容许任何学生和来自同一国家的人当同屋,要求大家到饭厅共同进餐、交流。但是,中国学生还是马上就扎堆在一起。他们经常不去餐厅吃饭,宁愿把父母预付的饭钱浪费,也要打电话到中餐馆叫外卖。她说美国学生都有种族歧视,大家老死不相往来;日本学生太呆,老师让跑1000米,他们明明跑不动也要坚持完成,不像中国人那么通情达理;墨西哥学生则太闹,每天晚上都唱歌……还是中国学生让人感觉舒服,所以最后还是中国人自己相处。我还有一位从挺好的寄宿学校出来的学生,说那些中国学生不仅自己扎堆,而且马上复制了一个小小的中国社会。大家攀比消费,你不入流,就会受到排斥……

  这真可谓是“中国式的留学”。这样的经验,会让十几岁的孩子们在教育上先声夺人吗?恰恰相反,如此的寄宿教育往往可能毁掉孩子一生。

  慎读美国的寄宿学校

  美国顶尖的寄宿学校,大多是在19世纪仿照英国伊顿公学等范本建造的,是给所谓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清教徒的上流社会培养接班人的地方,也称“大学准备学校”。常青藤虽然主要到这些学校招生,但当时是公子哥们的大本营,学术质量并不太高。20世纪初,为了提高学术水准,常青藤从公立学校招收了许多平民子弟。这一趋势到二战后有增无减。

  为了对抗来自优异公立学校的竞争,这些贵族寄宿学校利用自己的财政和文化资源大力提高学术水准,并给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提供优厚奖学金,保证英才教育的质量。如今,格罗顿中学(Groton School)、菲利普斯艾克赛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圣保罗中学(St.Paul’s School)等,都是世界一流的高中。我见过在这类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往往属于小天才型。有孩子在这种学校读书的父母也说,孩子进了这种学校,只要有天分,那真可谓海阔天空。学校可以专门为一个学生开门课,一对一地帮助学生发展。所以,如果孩子有机会到这种学校读书,当然不能轻易错过。

  但是,这类学校一共就二三十所,而且每所往往就二三百人,是个很小的圈子。最近几年,来自中国的申请者排山倒海,能人甚多;家里也都是照着标价交学费,毫不眨眼。不过,这些学校财大气粗,有着雄厚的校友基金,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本远远超过学费,所以在录取时并不见钱眼开,而是严格控制各种文化、种族、国家背景的学生比例,保持多元环境。由于来自中国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甚至超过美国本土的申请者,对录取学生背景的控制,往往使中国学生进这类学校比进哈佛还难。

  虽然这些一流寄宿学校和99%的中国小留学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系,但其声誉经常给人们带来一种幻觉:似乎美国的寄宿学校都很优秀,至少比公立学校好不少。实际情况则大为不然。除了二三十所顶尖私立学校和少量“二流”的私立学校质量相当过硬外,很多私立学校往往还不如公立学校。

  位于好学区的公立学校有纳税人的财政支持,并镶嵌于当地社会悠久的文化和教育传统之中,能够长期保持优异;普通的私立寄宿学校则靠学生的学费维持,动辄发生财政危机,风雨飘摇之际,教学质量上只能偷工减料。有些美国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寄宿学校,是出于宗教原因(这类学校有不少是教会学校);有的则是孩子在公立学校有成长问题,需要特殊照顾;甚至还有些孩子因为受不了公立学校的州级统一考试而跑到私立学校“避难”。这样的孩子,素质可想而知。最糟糕的寄宿学校则如学店,想方设法先把学生的学费搞到手再说。许多盲目让孩子早出国的中国家长,往往糊里糊涂地把孩子送到了这些学校。

  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来美国读寄宿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在2008年为4503人,2012—2013年则增加到23795人,四五年间就增长了5倍多。这种增长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寄宿学校。与此同时,来自中国、韩国、印度、日本、越南等国的亚洲学生,则从27335人增加到42845人。把这两组数据对照分析就可以看出,亚洲学生人数增长,主要表现在中国学生的增长上。如果除去中国学生的增长数字,亚洲学生的总数还下降了。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亚洲第二大留学生集团——韩国学生人数持续下降。

  一位专门提供寄宿学校申请咨询的美国友人颇有感触:十多年前,美国的寄宿学校充满了韩国学生,但现在韩国学生退潮,中国学生取而代之。这主要是因为许多韩国家长慢慢发现,让孩子小小年纪离家苦读,花费几十万美元,资质优异的孩子即使进入顶尖寄宿学校,最后也不过上个密西根大学。密西根当然还是相当优秀的学校,但进这样的学校,在韩国申请似乎也能做到,凭什么事先要“烧”那么多钱?可见,作为留美热的过来人,韩国人渐渐已经成熟了。

  被留美热烧昏了头的中国家长则往往没有意识到,孩子即使进了比较好的寄宿学校,也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陷阱,以致在申请优秀的大学时会吃亏。他们四年寄宿学校读下来,英语有时尚未达到美国同学的水平。但是,大学录取办公室如果看到他们来自美国某著名寄宿学校,就会用那种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他们。要知道,那种学校优秀学生的英文水平在美国几乎是拔尖的。还有,在美国上寄宿学校的往往被视为少数特权阶层,许多精英大学录取办公室对寄宿学校出身的学生会另眼相看:你小小年纪已经得到了这么多机会,我们这里的机会凭什么还要给你?为什么不把这让给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机会的穷孩子?录取办公室这样的考量,媒体中早就多有报道。他们对寄宿学校的毕业生提高标准是很正常的。在这样的竞争中,即便是读精英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也很难占据优势。但如果你在中国申请美国的大学,那你有缺陷的英语在大学录取办公室眼里也可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他们或许觉得你有和一般美国学生非常不同的经历、能够贡献于校园的多元文化环境。

  慎选寄宿学校的最重要理由,恐怕还是关乎孩子心理、感情的成长。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心理、智能发育的关键期,和父母的关系非常重要。二战后,发展心理学的一个主导学说就是“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和父母的感情纽带,对其心理和智能发育具有关键性意义。过早让孩子离家读寄宿学校,可能给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好事。所以,美国的许多家庭即使有条件,也不让孩子上寄宿学校。大部分寄宿学校为满足这些家长的需求,普遍增招附近的走读生。

  我们不妨凭借常识想想:一个14岁的孩子,不管多优秀,毕竟还是孩子,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临语言、文化上的种种挑战,有时难以融入环境,甚至在同学中受到排斥,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他们内心会非常孤独,最终要么去自己熟悉的中国同学圈那里寻求避风港,要么关在屋里玩游戏,学坏的机会非常多。以我在美国有限的见闻,除了那些有幸读顶尖寄宿学校的学生外,在普通寄宿学校就读的中国孩子里,还真没有碰到过什么成功的案例。就算是那些特别优异的孩子,自己肯奋斗,最后作为班里顶尖的学生进了一流大学,但他们没有父母的关照,用起功来往往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受到委屈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一场,在巨大的压力下,心理濒临崩溃边缘。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这样冒险?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虽然有种种残缺,但我依然相信,如果家长有基本的教育常识,对孩子也比较尽责,那么让孩子留在国内读完高中,通常会比留美读寄宿学校要成功得多。

  网络时代家庭学校的崛起

  中国留美潮中的读寄宿学校热,是一种忽视孩子成长期心理、感情需要的盲目竞争。这种非理性冲动背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体制依赖症”。换句话说,这些家长都是依赖应试教育的体制成长起来的。当他们对这个体制丧失信心时,就急急忙忙地寻找另一个体制来安顿自己的孩子,不管自己对这个新体制了解多少。这种“体制依赖症”导致他们习惯性地把家长的教育职责外包出去,觉得孩子上了重点学校、进了好的补习班,或到美国上了寄宿高中,一切就万事大吉。美国的寄宿学校,就好像是他们捞到的一根救命稻草。

  其实,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往往发生在家庭中。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学渊源一直是对某人学问功底的赞誉。当然,这种赞誉的成立,多少也是基于传统社会的现实:没有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制度,没有大学这样的公共教育机构,学问往往在家门内传授。西方的大学在800年前就已经发足,从19世纪开始,又逐渐建立并普及了义务教育制度。在北欧等国家,甚至上大学、读研[微博]究院都近乎免费。学在公,而不在私。所谓家学渊源不是一概没有,但远不如在传统中国那么重要。

  但是,最近十几年美国风气大变,家庭学校越来越流行。在30年前,家庭学校在30个州是不合法的,违法的父母会遭到诉讼,甚至可能被投进监狱。可如今家庭学校不仅在大部分州被容许,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潮流。1975年时,仅1万~1.5万的孩子在家上学,现在已经上升到200万左右,超过寄宿学校550万学生总数的1/3。

  家庭学校无疑为对现行教育体系不满或不认同的家长提供了另类出路。最早领潮家庭学校的,是少数挑战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极左翼,但很快宗教保守主义者就取而代之成为主宰。原因是美国在制度上严守政教分离的原则,公立学校不能宣扬宗教价值,许多教徒对此大为不满,索性把孩子从学校拉出来自己教育。此外,还有许多人对学校的环境、教学质量很不认同,也开始让孩子在家读书。当然另有一小部分超级富翁,觉得公立、私立学校都无法满足自己孩子的高度个性化教育需求,干脆聘请一系列优秀的教师在家教学。

  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让孩子就读家庭学校的,有36%是出于宗教和道德教育的原因,有21%是对学校的环境不满意,还有17%是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满意。用《在美国的家庭学校》一书作者约瑟夫·墨菲教授的话说,家庭学校是对义务教育最极端的私有化形式。另外,2005—2009年,美国寄宿学校学生人数大幅度下降,有80%发生在教会学校。由此看来,出于宗教原因改上家庭学校的学生,原本应该是寄宿学校的重要生源。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从家庭学校出来的孩子,考试成绩和大学升学率等比普通公立学校的学生略好一些,而且行为也并不是那么孤僻怪异,反而性格更健康。当然,这些初步的数据未必能够证明家庭学校的优异。毕竟为孩子建立家庭学校本身就说明家长极其重视教育,乃至对现有的学校难以忍受,而且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都相对比较好。把家庭经济、教育资源上的变量排除后,家庭学校的表现究竟如何?目前似乎尚无令人信服的研究。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家庭学校的潮流会越来越壮大。要知道,现代义务教育本身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在义务教育实施之初,就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国家是否有权力把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强行从父母身边带走,对之用国家规定的课程进行教育?在19世纪,许多父母指望着六七岁的孩子帮助家庭干活,进而把国家的义务教育视为对自己私人领域的侵犯。但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义务教育是一国竞争力之核心,由国家统一操办是最有效率的。

  也恰恰是因为义务教育的成功,西方发达国家民智大开。再加上随现代社会而来的多元化,家长们想法各异。统一规格的义务教育,面对众口难调的家庭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比如许多父母本身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并且一方赋闲在家。家庭学校由此成为一个很难阻挡的趋势。所以,在美国的许多地区,家长只要向当地政府通报家庭学校的课程规划等,就可以把孩子留在家里受教育。

  但是,这样的家庭学校和传统的“家学”仍然大异其趣。司马迁的“家学”是历史,莫扎特的“家学”是音乐,他们都很难改行。传统“家学”的目的是保存祖传职业。在古雅典,如果父亲不把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儿子,就可能会受惩罚。现在的家庭学校则不以此为目标,而是要为孩子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免得他们成为公立学校教育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统一零部件。家庭学校的学生日后和家长在职业上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家长也不是像司马迁和莫扎特的父亲那样,把自己的本事传授给孩子,而是安排孩子跟着各科老师学习。

  不可否认,在给孩子提供天高任鸟飞的教育经验方面,家庭学校虽然避免了公立学校流水线式的统一课程,却也面临着很多天然屏障。首先,请私人家教成本非常高,而且课程难以丰富。第二,孩子接触不到同学,社会能力难以发展。为此,家长们进行了多方努力,比如建立家庭学校的网络或协会,大家互通有无,创办社区,给孩子们提供交往的机会。在有些地区,家长还和公立学校合作,让孩子参加本地学校的运动队。由于家长在这些方面非常投入,至今家庭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能力上似乎没有什么欠缺,所学知识也都比较全面。

  最近网上教学的发展,则给家庭学校提供了新的动力。网上的公开课程、注册收费的远程教育课程五花八门,而且多是明星教授、教师上课。家庭学校请不起私人家教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解决了。甚至一些公立学校还给家庭学校报销若干网上课程的学费。一夜之间,家庭学校学生的天空似乎比公立学校的孩子更开阔。他们仿佛能从全世界(至少是英文世界)选择最好的课程!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由此获得了制度上的支持。

  对于家庭学校和网上教育携手形成的这一大潮,中国仍然还是观潮儿,而非弄潮儿。其实,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家长和学生一直怨声载道。可惜现有的体制让人深感无奈。不要说等待体制的完善,就是把体制改革得靠谱点儿,恐怕也要经年累月,到时自己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谁也等不起。这大概也是许多家长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寄宿学校的原因之一。

  但是,把孩子托付给地球另一面自己并不熟悉的教育机构,家长便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放弃了参与孩子成长的机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我们观察一下教育比较成功的家庭就可以发现,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就是孩子的“校长”。他们即使对孩子放手,但在孩子参加暑期班、运动队、交朋友等方面,都有宏观的把握。放弃这些,孩子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其命运只能交给未知的力量。

  寄宿——培养索取无度的孩子

  教育首先发生在家庭中,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体制,往往会造成不负责任的家长和索求无度的孩子。最终他们不愿意努力回应自己所面临的挑战,试图花笔钱解决问题。教育,特别是留学,由此就变成了消费。

  《华尔街日报》有一篇关于留美读寄宿高中的报道,主人公是一位来自武汉的男生,就读于学费每年将近5万美元的圣玛丽高中。这笔钱中,其实有1.12万美元是学校用来支付一家位于波士顿附近的教育公司的中介费。中国小留学生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

  不过,这条利益链能够运作起来,最终要靠学生和家长自发的意愿。这位男生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来读如此昂贵的学校时,讲了这么一番话:中国的大学升学战是一考定终身,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认为我有机会进入一所顶尖的学校”。于是,他和他的家庭作出决定,到美国读寄宿高中,为进入美国的好大学锁定有利位置。

  这番话显示出这位年轻人的思想与现实已经脱节到多么离谱儿的程度。不错,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微博]制度确实很不合理,考生们压力确实很大。但是,中国的大学扩招已经有十几年。即使一流大学数量有限,他们的招生规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特别是一些名校吞并了若干地方院校后,规模大为膨胀,容纳的学生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化,各大城市高考报考人数已经连续多年持续下降。低层级的大学,几乎是什么考分的学生都收,高考的意义已大幅降低。即使是名牌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比起30年前父辈那代人来也不可同日而语。

  想出国、想在竞争中抢跑,又不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就为自己找借口,甚至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编造出一系列离谱儿的“现实”,为向父母不停地索取制造理由。遗憾的是,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家庭往往非常配合,乃至予以鼓励,把孩子打扮成最大的受害者。

  可惜靠烧钱在美国大学抢滩登陆的计划最终还是会落空,圣玛丽这种几次濒于破产的学校,难以让他在起跑线上抢先一步。看看现实就知道:几年前,读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还比较少,英语环境相对较好。如今这些学生基本都在大学里读书,但是在学术表现和适应力上都没有显示出寄宿学校的优势。现在读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已经增长了五倍以上,而且上涨势头仍然很厉害。中国学生越来越爱扎堆,学英语的条件越来越差,连那位来自武汉的男生也开始抱怨班上的中国学生太多,没法练英语。

  校园里20%以上是中国学生,这个比例确实太高了。但这并不构成没法练英语的理由,毕竟他和另外80%的学生群体交流还是要用英语。关键问题是,这些读寄宿学校的学生往往是最喜欢找借口的一族。他们在国内抱怨应试教育有压力,出国后则抱怨周围中国学生太多。可恰恰是他们自己喜欢找中国同学扎堆。如果你再继续问下去,他们学不好英语的理由恐怕则是美国学生排斥自己。我在大学里就曾听到过一些中国学生这么说。

  老实说,我在美国读书、教书将近二十年,见过的、经历过的也不少。排斥外国人的美国人并非没有,但整体上美国人还是比较开放的。尤其是在高校中,有些美国师生特别喜欢和外国学生打交道。我最好的一位美国学生一直努力学中文。她总希望和中国学生搭伙交换——她教中国学生英文,中国学生教她中文。但她给相关的中国学生群体发遍电子邮件,学校里那么多中国学生竟没一人回应。而这些中国学生的英语往往是一塌糊涂,阅读错得离谱儿。我们也可以想象,再过几年,这些中国学生毕业回国,自己的英语程度交代不过去,或出于心理上的挫折感,或出于搪塞烧了大笔钱的父母之需要,他们恐怕还是会编出一些故事来:要么是周围中国学生太多,没法练英文,要么是美国学生排斥中国人,搞种族歧视。其实,我们留意一下微博就能看出,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海外愤青已经很成阵势了。

  许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把私立寄宿学校视为贵族教育,却往往忘记了我在前面所说的——美国社会对寄宿学校很有看法,并影响着各大学的录取政策。最顶尖的寄宿学校,入学竞争激烈,学术要求严格,教育资源充足,毕业生确实高人一筹,即使大学录取办公室对这个群体提高录取标准,他们还是非常有竞争性。但是,如果你一年花四五万美元上个普通的寄宿学校,最终不过是平平之辈,大学录取办公室就可能觉得你已经享受了许多别人都没有的机会,仍然不成器,未来毫无潜力可言。除非是那些只盯着收高额学费的学校,有竞争力的大学对这种学生一般都敬而远之。

  就目前来说,国内有些教育环境确实不理想。但是,没有人生活在理想社会中,当今这代孩子的父母当年所处的教育环境恐怕更糟糕。如果对现实不满,家长更应该激励孩子想办法通过奋斗摆脱这种环境,重点还是培养孩子迎接挑战、适应现实的能力。花大笔钱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寄宿学校,仿佛是家长向孩子许愿:你自己别操心,让我来给你提供一个好环境!这种许愿不仅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孩子养成只会索取、总是企求别人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

  患有“体制依赖症”的中国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首先要找体制,就好像我们小时候看革命电影或小说里讲的“找组织”一样。不喜欢中国应试教育的体制?那就把孩子送到美国去,听说那里的体制特别先进。可实际上,美国义务教育质量之低举世皆知。孩子到美国读高中就一定比在中国好吗?中国家长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先出去再说!”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早到美国,就早和他们的体制接轨。

  美国的许多家长则是另一个极端:特别不相信体制,什么都要自己来。美国的公立义务教育,就生均投入而言是世界最高的,比有些发达国家甚至高出将近一倍。但不相信这种体制的家长比比皆是,由此导致私立学校的繁荣。可如今,私立学校也不景气。这倒不是因为大家要回归公立的体制,而是对于私立的体制也不信,要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教育,于是家庭学校迅速崛起。其实,即使大多数美国人选择了学校教育,不管私立还是公立,他们往往也不是把孩子送进去就万事大吉。家长们会组成庞大的团队,积极参与学校的工作,监督学校的运作。

  最近《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所引起的争议,就从侧面揭示了这种现象。此文的作者勒诺·斯科纳兹(Lenore Skenazy)著有《放养孩子》一书,并主持过电视节目《世界最坏的妈妈》。她从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引起轰动的《向前一步》一书谈起。谢丽尔在书中力主有志向的女性不要为了家庭牺牲事业,不要还没男朋友就在那里思考当母亲的责任,并准备为此作出牺牲。勒诺则添油加醋,称母亲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多精力,往往适得其反。她的矛头直指所谓的“直升飞机父母”,即那些像直升飞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头上、指挥孩子一举一动的家长。她引述有关研究,称这种直升飞机式的家教培养出来的孩子,比起那些独立成长的孩子来,更悲哀、更肥胖,缺乏适应性。

  文章一经刊出,立即遭到许多读者反击。一位来自加州的母亲列出了所谓对孩子过度投入的母亲们的业绩:给当地学校募捐数万美元、到教室志愿教课、带孩子们去野游、给数学和科学代表队当指导教练、组织运动队和比赛……如果让这些母亲回去工作,那就别抱怨孩子们失去了如此丰富的受教育机会。另一位来自康州的母亲则指出,当公立学校该教的知识没有教或教不好、家里也没钱雇私人老师时,家长就得亲自教。找人看孩子吗?保姆并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她们只希望孩子能安静,乐见孩子没完没了地盯着电视屏幕。家长不培养孩子的兴趣,就别怪孩子长大后玩起电子游戏来上瘾。现在网络上的内容非常庞杂,孩子和家长没有充分的互动,就会去和网络互动,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责任确实比过去复杂得多。

  勒诺的错误,在于没有加以区分父母究竟是控制孩子还是帮助孩子。其实,后一种父母往往万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但会利用自己的经验给孩子许多指导、参谋和建议。我女儿的成长,就得益于她妈妈放弃完成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全勤养育。我们从不禁止她看电视、上网,但她从来不看电视,也没有任何玩游戏的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她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交流,觉得这种亲子互动更有意思。

  更重要的是,负责任的父母在把孩子送进学校后,马上就参与学校的教育。他们不会死心眼儿地把一切都寄托在体制上。体制是靠不住的。在2012年的家长、老师联席会议上,一位母亲抗议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没有得到性教育,称这是可耻的失职,结果学校立即让体育老师讲授性教育课程。如果学校无法应付这类需求,家长就自己进教室授课。

  不久前,一位中国家长给我写信说,她带着女儿移民[微博]到美国,女儿在高中时的成绩和排名都不错,但问题就是没有社会活动和体育爱好,又听说申请大学需要这些,一时不知所措。她诉苦:“美国教育真是折磨人,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众说纷纭,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去使劲了。”应该说,这是中国家长典型的问题。

  在中国,家长帮孩子选中学校,缴完择校费,一切就都托付给学校了,学校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这就是相信体制。在美国,没有人如此相信体制。所谓“众说纷纭”,其实就是每个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制订一整套教育计划。这些家长不仅介入学校的教育,而且会合理安排孩子的各种课后活动、暑期班、夏令营等。我之所以说在一个不相信体制而相信自己的教育环境中,家长就是孩子的校长,原因亦是如此。

  如今网络教育的繁荣,使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设计上更能“网开一面”。家长虽然并非无所不通,但完全可以像校长一样,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给孩子设计与众不同的课程结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规格产品,而是独立的、特殊的个人。

  不肯依赖体制的家长

  2013年春,美国相关媒体发表了一篇令人惊讶的报道:2010年,接受过哈佛、普林斯顿等一流大学教育的已婚母亲,仅有70%参加工作。相比之下,那些接受末流大学教育的已婚母亲,则有80%参加工作。也就是说,受教育越好的母亲,越倾向于当家庭主妇。

  这是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法律和经济学教授琼尼·赫施(Joni Hersch)研究揭示的现象。她通过研究还发现,那些受过顶尖大学教育的已婚母亲,只有45%从事全职工作;那些在末流大学完成学业的已婚母亲,有57%从事全职工作。这些结果是从21~54岁年龄段、育有18岁以下孩子的7.7万名大学毕业的已婚母亲中统计出来的。

  这一结果令很多人倍感意外。赫施教授称,按照常识,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比较有灵活性,更具备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的条件。这一点,从我们周围的朋友中就能找到不少例证。比如,我有一位朋友夫妻俩都是顶尖工学院的博士,毕业后在一流高科技公司工作,年薪都在十万美元上下。生了孩子后,母亲享受着相当长的带薪产假;休完产假后,她又有大量时间可以在家工作。很多美国人通常享受不到带薪产假,生完孩子后不得不赶紧回去工作,否则家里就揭不开锅。那些顶尖大学毕业的母亲,为何放着这么优越的条件不加以充分利用,而一定要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呢?

  相关研究揭示,顶尖大学毕业的女生当了母亲后,之所以选择辞职,是因为她们能够承受得起。她们中来自富裕家庭的比例甚高。另外,最为关键的是,她们的丈夫大多也是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收入非常高。这样的家庭,一个人出来工作挣钱就已经富富有余。

  不过,赫施发现,经济危机多少改变了这种图景。例如,在那些拥有MBA[微博]学位的已婚母亲中,受过顶尖大学教育、从事全职工作的比例在2003年仅为35%,到2010年则增加到54%。与此相对,那些有着末流大学教育背景的母亲,2003年有66%的人从事全职工作,到2010年则降到48%。也就是说,在经济形势良好时,接受过顶尖大学教育的家庭生活优裕,女方往往选择不工作。一旦经济发生危机,家庭财政受到冲击,她们就不得不出来工作。当她们这样做时,很容易把只拥护末流大学教育背景的母亲挤掉。

  还有一项研究则揭示,同样拥有顶尖大学的教育背景,那些拿到MBA学位的母亲更容易辞职回家,而在法学或医学方面拿到高级学位的,则往往更能保持自己的工作。原因是前者需要在生意场冲锋陷阵,工作量大,工作时间不灵活,最终无法照顾孩子。这迫使她们不得不在家庭和工作之间进行选择。医学和法学专业的博士工作时间相对比较灵活,可以事业、生活两不误。

  以上研究引得网民议论纷纷。在我看来,这些其实多在意料之中。我大约十年前就写过文章,分析“常青藤的家庭主妇热”。当时一些名校的女生,还没有男朋友就已经在设想日后结婚生子当全职母亲的生活了。也怪不得谢丽尔如今著书立说,倡议女性不要轻易为家庭和孩子牺牲事业。其实,这些常青藤中的“主妇热”并非心血来潮赶时髦,她们的观念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家庭根源。

  能上常青藤的女性,往往得益于成功的家教,这种家教又通常建筑在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的无私投入上。等这些女孩子读完大学,回首自己在学业上的成功,自然会意识到母亲的角色是多么重要。她们越是注重教育的价值,就越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乃至不放心把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外包给学校。有些网友的评论也显示了这一点:“现在的公立学校越来越离谱儿,我们当母亲的能把孩子托付给这样的体制吗?能不回家接掌孩子的教育吗?”

  这种趋势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教育的不公平。一流大学毕业的母亲往往家境富裕,居住在价格昂贵的优秀学区。由于学校的经费大部分来自当地房地产税,房价越高的地方税收越多,越雇得起好老师、置办得起好设备。这还仅仅是一方面。在这样的地方,学校除了优秀的教师团队外,还有一群常青藤毕业的专职母亲忙里忙外当志愿者、主持各种募捐活动、监督教学,甚至亲身进教室讲课。在美国的一些精英私立学校,家长即使缴了天价学费,也不会把孩子盲目托付给学校而放心地走开。一般而言,私立学校的家长参与志愿活动的比率比公立学校更高。与此相对,那些不得不全职上班、为家庭基本生存而挣扎的母亲们,则往往居住在破败的学区,没有时间充当志愿者,在孩子们身上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对于美国教育两极分化现象,人们至今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不过,这至少显示了美国有教育资源的家庭的一个倾向,即家长通过自身参与来塑造孩子的教育过程。这对于许多中国家长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中国之所以择校费满天飞,一大原因就在于家长对老师和学校过度迷信,以为有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学校,孩子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基本上从不参与学校的教学事务,由此放弃了教育孩子的权利。这种趋势也蔓延到留美的寄宿学校热上来。许多中国家长盲目崇拜美国教育的“先进”,只要能找到一个学校,小小年纪就把孩子送出国。最终孩子学坏,家长不仅鞭长莫及,甚至根本不知道。与此同时,国内有许多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家长宁愿放弃经济利益,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没有条件上美国寄宿学校,但素质非常优异,最终反而能到美国读个好大学。

  古语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现在的家长们衣食足后,是否也应该知道“回家”看孩子、主掌孩子的教育呢?

  培养之道  合适才是最好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产阶级的壮大,越来越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早早地就把孩子送到美国的寄宿学校,为的是孩子将来申请美国大学时能够先声夺人,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2011年,布隆伯格新闻报道揭示,2005—2006年度,只有65位中国学生就读于美国的私立高中;2010—2011年度,这个数字猛跳到6725人,5年间上升一百多倍。然而,在这股疯狂的留学潮中,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

  我家附近正好有一所美国顶尖的私立寄宿高中——格罗顿学校。这是罗斯福总统读书的地方。当年他在参加竞选时,曾写信给格罗顿的老校长寻求支持,但得到的回信令人非常沮丧:“很遗憾,我恰恰认为本校参选的另外一位毕业生具备更为优良的品格来领导这个国家。”如今的格罗顿,仍然是新英格兰地区最顶尖的贵族学校之一。在美国,有时你说自己是哈佛、耶鲁出身,对方并不会大惊小怪,但你如果说自己是格罗顿毕业,对方则可能会惊呆。

  格罗顿这类贵族寄宿学校,早期也是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清教徒统治精英的子弟学校和常青藤的主要生源地。但从20世纪开始,随着公立高中崛起,平民子弟纷纷加入竞争。在常青藤录取的学生中,来自这些贵族寄宿高中的学生素质明显不如公立学校的学生。那是个拼爹的时代。你上得起这些贵族学校,就上得起常青藤,甚至老爹还能给常青藤捐款,没有人敢得罪。功课不好,学校总能高抬贵手。这套规矩,虽然不断受到挑战,但一直维持到60年代中期布什进耶鲁大学为止。

  迫于种种压力,贵族学校被迫转向。压力首先来自于常青藤的录取政策。过去,常青藤录取部的高官不停地到这些贵族学校访问,毕恭毕敬。等到了60年代中后期,常青藤脸色大变,往往绕开这些贵族高中,录取那些成绩优异的公立学校的学生。贵族高中抗议无效后,不得不跟着转型,一方面大力强调学业,另一方面,逐渐采取有教无类的政策,以优厚的奖学金吸引优秀平民子弟。从小被父亲遗弃的奥巴马,当年就是靠着奖学金支持才得以上了夏威夷的一所著名私立学校。如今,在常青藤中,虽然公立学校出身的学生明显占优,但这些贵族私立学校的学生基数毕竟很小,且财政实力雄厚,教育质量优异,上常青藤的比例比公立学校要高得多。

  我因为有近水楼台之便,2012年,我曾带着年仅12岁的女儿到格罗顿访问。虽然说好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决定要申请,但学校极为认真,不仅给安排了个人导游,而且分别让我和孩子接受了面试。

  来到接待室,我一看就傻眼了,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中国。在此等候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是清一色的黄皮肤。其中有两家衣冠楚楚的,大概是韩国人,剩下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角落里有两家白人,处于绝对少数,好像是上世纪80年代难得一见的外宾。在美国顶尖的精英私立高中,中国人似乎已经反客为主了。但是,到校园里参观时,我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虽然黄皮肤随处可见,主体还是白人学生。看来学校很注重学生种族、文化的多元搭配。

  我为此请教了一位麻省理工出身的咨询业人士,他简单明了地给我描述了美国亚裔小留学生的历史。仅仅在几年前,韩国人还绝对占据主流地位。他们和中国人一样,注重应试教育,对常青藤发疯,有了钱就早早把孩子送到格罗顿这样的贵族高中,为将来上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做准备。韩国的父母对此也特别在行,这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就能看出来:衣冠楚楚,言辞举止得当,颇得校方喜欢。但是,韩国学生留学热最近几年明显退潮。究其原因,除了我在前面提到的之外,韩国本土确实有几所精英高中,是常青藤的主要输送学校。孩子就算以后要进常青藤,也未必一定先到美国来。

  韩国潮刚开始退去,中国潮就来了。而且中国家长手面更大,钱完全不成问题。可是不管家长多么有钱、学生本身多么出色,进格罗顿这种精英寄宿学校也如同赌博。因为来自中国的申请者实在太多了。如果是像我女儿这样的亚裔美国人,机会虽然比白人少得多(因为亚裔申请者多而且比较出色),但比起来自中国的申请者还是有利不少。道理很简单,美国的精英阶层早就多元化,精英学校,从常青藤到寄宿高中,也都体现出这种多元价值,在录取学生时特别注重种族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各校在学生的种族文化背景上虽然没有指标,但录取办公室大致要保持一个平衡。而且一流的寄宿学校如同常青藤一样,无论学费多高,也抵不上学生的培养成本,主要是靠捐助基金经营。财大气粗并不能获得多少优势。

  许多中国家长和他们所依靠的中介,最初对于这种“给多少钱都不要”的学校显然心理准备不足,孩子一被拒,就陷入“美国去不成了”的悲观情绪中,开始饥不择食。这就给许多次层级、低层级的私立寄宿学校提供了机会。

  要知道,美国仿照伊顿公学建立的贵族寄宿学校,只是私立学校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私立学校:有的是信守某种教育原则,如蒙台梭利学校;有的是出于宗教理由,如各类天主教学校;有些是满足特别的教育需求,比如针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没有捐助基金(虽然一些天主教学校有教会的支持),基本靠学费运营,在财政上往往不如公立学校有保障。一般而言,顶尖的公立学校比绝大部分私立学校的质量要更好一些。

  我们不妨用前面所说的6725人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在美国,和格罗顿这种一流水平相当的寄宿学校最多也就二十所。这些学校都非常注重多元性,不可能从某一个国家集中招收那么多学生。假使每所学校招收六七位中国学生,充其量也就一百多人。这意味着95%~99%的中国学生恐怕都和一流寄宿学校无缘,只能退而求其次。这就使对美国私立寄宿学校不熟悉的家长和学生面临着巨大陷阱。毕竟,中国人对常青藤、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等都多少还有点知识,对格罗顿等一流寄宿学校也有所耳闻,但对于次优的私立学校,则基本是两眼一抹黑。中介轻而易举就可以把很糟糕的学校包装成次优的学校推荐给学生和家长。单纯指责中介欺诈骗钱有时也不公道,因为有些学校连中介自己也不懂。我在大学教书时,就偶尔能碰到在美国私立高中毕业的中国学生,其表现并不比直接从国内出来的好,有的反而更差。有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就读的高中处于极为偏僻的落后地区,犯罪率很高。他刚进校时,一个年级有十几位中国学生,等到毕业时,中国学生已经占了一半以上。

  为中国学生如此大开方便之门的,往往是质量较差,而且财政困难的学校。学校对中国学生的这种依赖一旦形成,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当一个学校以中国学生为主体时,美国学生便会敬而远之。别的不说,有这么多英语不过关的外国学生在,老师就很难照常讲课,这势必会影响美国学生的学业。美国学生一旦躲开,这些学校就更要依赖中国学生了。于是,就出现了布隆伯格新闻里报道的情况:孩子们早早出国读书,本来是为了在英语上多做些准备,可没想到从宿舍到教室全是中国学生,想练英文都不可能。更有甚者,在中国学生上的私立学校中,有许多美国学生有学习困难,或者患了自闭症,或者有各种行为问题,难以适应普通高中的生活。和这些问题学生一起学习,本来想在起跑线上抢跑的中国学生却被起跑线绊倒了。

  中国学生纷纷涌向美国寄宿学校,和美国主流社会中寄宿学校的退潮又形成鲜明对比。在养育孩子方面,心理学中的依赖理论在美国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派心理学家认为,牢固的亲子纽带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心理和感情基础,为了学业而牺牲这种纽带,往往得不偿失。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这么早就把孩子推出家门放到寄宿学校中,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不好。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寄宿学校开始招收日读生。另外,美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虽然相当破败,但富人区大致能够维持一流的公立教育。有些房价甚高的好学区,其教育质量几乎可以和一流的寄宿学校比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何必一年再多花四五万美元上私立学校呢?

  中国的家长,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及其教育功能通常理解不足,在为孩子的未来作出决定时,很少考虑到家庭生活的重要性。把孩子送出国的,往往也是望子成龙心切,怀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我认识的美国咨询人反映,中国家长无论是在替孩子申请大学还是寄宿高中时,基本上不看孩子自身的条件,一味追求进名校,对次优的学校既不考虑,也没有常识。殊不知,孩子往往进不了一流学校,侥幸进去也未必是好事。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和孩子的能力、特点比较般配的学校。这种细致的咨询服务,在中国几乎没有,家长似乎也不相信。当然,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很少有优质的英语学校,孩子们虽然从小学英语,但出国上寄宿学校后,语言上还没有完全适应就毕业了,以后再申请大学时就很吃亏。这也是为什么寄宿初中开始流行的原因。孩子们十二三岁出国,如果找对了学校,高中毕业时在语言文化上就会有更充分的准备。当然,越早出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纽带就越容易受影响。这就需要家长根据自家的具体情况和孩子的特点慎重考虑。

  总之,到国外上寄宿学校,只适合很少一部分家庭和孩子。如果能有去格罗顿这种学校就读的机会,确实不应该轻易放弃。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长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参与孩子的成长,甚至和孩子一起学英语,这恐怕是更便宜、更有效,也更有感情回报的路径。

  相关链接:

  《跟着薛涌留学去》: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