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4岁离家出国读书至今已15年,他的文化思维、处事方式越来越西化,跟我们没有心贴心的交流,只有缴学费的时候才想起给我发个邮件,这让我们家长[微博]非常寒心。”近日,一位爸爸的切身经历,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共鸣。
家长讲述淡淡父子情 引现场共鸣
“我要讲一讲我家儿子的经历,”在讨论中西文化冲突这一话题时,一位家长迫不及待的要上台发言。他首先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从重点高中到大学,从国内研究生再到美国读MBA[微博]。“出国之前我一直以为我的英文非常棒,期间还担任过英语教师,但出国后发现,在适应西方语言、文化和生活节奏方面吃足了苦头,为了不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在儿子14岁那年,就把他送去美国留学[微博][微博]。虽然孩子小,但还是忍痛让他早点适应国际化的环境。”
令这位家长感到欣喜的是,孩子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逐渐融入了西方文化,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生活也已经非常独立。然而,问题也在此发生了。“和我们感情越来越疏远,没有亲昵那种感觉,从不主动联系我们,除非是缴费学需要钱的时候才给我们发一封邮件,有时候我们给孩子打电话,也不愿意跟我们多交流,,因为生气孩子的气,我都没有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这位家长一连串罗列了孩子与父母间感情方面的种种问题,说到激动时一度哽咽。作为中国家长,谁不希望孩子跟自己的贴心小棉袄一样,正如歌里说的,“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台下的家长不时议论着这些话题。
这位爸爸说,孩子现在在新加坡一家企业工作,工作能力等各方面表现非常好,但他又说,如果孩子回北京发展,则很难适应国内的生活。这便是中西文化冲突的直面体现。
从出国到归国 现身说法中西文化冲突问题
家长的一番的共鸣和热议,引得融尚私塾首席顾问雪麑女士(Nini Suet)的共鸣。与这位家长的孩子出国年龄相同,Nini在14岁时就开始了美国留学生活,从就读美国私立高中,到全额奖学金入读普林斯顿大学,再到入职世界500强,再选择归国自主创业,Nini就自身经历与现场家长进行交流,她的真情流露和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分析使在场的家长和学生深受启发。Nini
说,“刚刚到美国时,英文只会说简单的“hello”,在一个完全没有中国人的私立寄宿高中我经历了种种挑战--上课不会发言、下课不会写作业、晚餐不会和同学对话……我的cultural shock延续了至少一年。在这一年多期间,我愈发的西方化。大学毕业后,我决定回国工作,先在外企投资银行如鱼得水的工作两年后,为了扩展视野转入媒体行业,加入国内的电视台成为新闻编译--在一个全是没有留学经历的中国人的群体中,我又显得格格不入。在这一年多期间,我开始“接地气”。
在这个过程中,我哭过也困扰过。作为一个常常被误解的“局外人”,我的处境并不顺利。但是,这些困难也教会了我如何去倾听、去沟通、去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通过言语和行动来化解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并且,我意识到五个问题,我意识到语言只是一种沟通工具,而非必需品;我意识到造成误解和成见的不是信息表达有误,而是信息表达不完整;我意识到我的双重文化背景不但不会成为障碍,还能成为增进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我意识到与其把自己的弱点藏起来,不如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来扬长避短;我意识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部分误会来自于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喜爱而非憎恨,只要稍加引导这些误会就可以轻松化解;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我身上的“文化冲突”其实是件好事:正是这种“冲突”激励并推动着我的个人成长。
随着全球一体化愈演愈烈,认同这种“文化冲突”,或者说“文化多样性”的一代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而纯粹的中式或西式思维将变得越来越小众。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并非如何避免“文化冲突”,而是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将“文化冲突”物为己用。与其回避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不如让它们发挥协同作用与其紧盯着文化间的差异,不如去寻找它们的相通之处;与其只认同一种文化,不如对多文化的融合敞开怀抱。最重要的是,与其为多元文化的人群提出“一刀切”式的解决方案,要为每个面临“文化冲突”的个体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因此,我认为“文化冲突”不是坏事,而是一种不可避免且十分必要的社会发展现象。只要你能用适当的技巧和心态来处理“文化冲突”,甚至将它为己所用,那么与仍然身处单一文化社会的人群相比,你已经遥遥领先。
(原标题:过早送娃留学等于“弃子”? 需直面中西文化冲突)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