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华人女性无法找到工作,只好选择在家照顾小孩。正是因为全职妈妈的不断增多,社会上继“拼爹”之后也流行起“拼妈”的说法。也有为数众多的华人家庭主妇在照顾孩子到一定年龄后,主动寻找工作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美国梦”变“主妇梦”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皮尤研究中心8日报告称,2012年,待在家中的美国全职妈妈的比例已上升到29%。报告显示,在全职妈妈这一群体中,除了自愿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的女性,6%的妈妈们表示是因为无法找到工作才不得不待在家中照顾孩子。这一数字相比2000年的1%增长了5倍。
根据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尽管近些年来外国出生的全职母亲和美国本土出生的全职母亲都有增长,但移民[微博]妈妈有四成(40%)在家带小孩,美国本土出生的妈妈这一比例仅为26%。报告指出,亚裔和西语裔的全职妈妈约占三分之一,远远超过白人和非裔的全职妈妈:后两者的比率不足四分之一。
事实上,抛开族裔因素不谈,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被非全职妈妈抚养大的。不过,亚裔和西语裔的孩子则更多的被全职妈妈带大,2012年,这一比例分别是37%和36%。白人儿童则只有26%,非裔儿童更低,只有23%。
报告作者指出,在过去,全职妈妈往往是为了照顾孩子才留在家里,而现在很多人则托辞于经济。除此之外,相比在职妈妈而言,全职妈妈也更为年轻:2012年,42%的全职妈妈不足35岁。另外,全职妈妈们的受教育水平也逊于在职妈妈们。34%的全职妈妈生活处在贫困水平,而在职妈妈的这一数据只有12%。在生活富裕的全职妈妈群体中,白人妈妈的比例最高,占到了69%。其次为亚裔妈妈,比例为19%。
报告还指出,尽管社会与大众对于育有儿女的女性出去工作的趋势显得愈发支持,但是大多数美国人仍然认为妈妈留在家中照顾孩子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60%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夫妻中一人留在家中照看孩子,则对孩子和家庭都更有帮助。
华人家庭流行“拼妈”
世界上的全职妈妈仿佛越来越多,她们有些是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有些是因为当地经济形势不好被迫放弃自己的工作。正是因为全职妈妈的不断增多,因此社会上继“拼爹”之后也流行起“拼妈”的说法。
近来,中国网络上流传开一个被称为“当妈新标准”的顺口溜“十八得了超级妈妈”:1、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2、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3、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语法;4、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5、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6、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点;7、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8、想得出创意,搞得了活动;9、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
在悉尼的华人社区,其实不少妈妈们都是这样的超级妈妈。澳洲《新快报》记者走访多家较多华人子弟入读的公立小学,大多数送孩子上学的都是妈妈们。谈起“拼妈”这个话题,不少华人妈妈表示,在这移民的生活环境里,因为更多的是靠自己,所以这些“当妈新标准”对于她们来说,其实也就是平常的标准。
“妈妈们要会开车,因为需要接送孩子上学和参加各类兴趣补习班;身体要好,因为没有老人看管保姆帮忙,夫妇双方如果一人病倒全家都会乱套;形象要佳,以身作则,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把‘你自己’练成什么样的人;厨艺要好,因为孩子天天都要带午饭上学;沟通能力要好,不单和孩子沟通,还要和学校的老师沟通,这一切,以英文口语佳为前提。善于学习,因为要不断吸收新鲜育儿观念、提升自己,储备更高级的‘拼妈’资本。”一些华人妈妈如是说。
部分国家出现华人主妇返职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曾援引英国国家统计局当年9月数据显示,在英国,为数众多的华人家庭主妇在照顾孩子到一定年龄后,主动寻找全职或兼职工作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这逐渐成为一股席卷英国的华人主妇返职热潮。
根据多年组织在英华人参与培训与教育积累的经验,华人之家将在英华人主妇的就业方向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投身中英文翻译,为中国公司与海外投资搭建桥梁,进行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许多经过培训的华人主妇选择了在中小学[微博]教授中文,从事汉语教育事业。目前,越来越多的英国学校纷纷开设中文课,这些华人主妇在经过培训之后,在中文教师竞聘的时候更有优势。
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正助力华人求职。不过,对于越来越多走出家门的华人主妇而言,虽然她们已经谋到工作,但是没有报税,因此她们在政府的备案中仍显示为长期失业状态。于是出现一边工作、一边拿着政府发放的福利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或是因为这些华人主妇过于精明想赚便宜,或是刚来英国不了解相关政策,专家提醒,无论如何,返职之时一定要积极守法。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