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光环褪去后的回国路:冷静中实现自我

2014年05月22日16:56  新华日报    收藏本文     

  “海归”浪潮日渐汹涌,精英光环渐渐褪去。2014年3月的一份数据显示,中国留学[微博]回国人员总数已达144.48万人,仅去年一年就达35万。专家预测,今年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海归”人数将比去年增长近半,而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超过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海归”不再稀缺,同时,对“海归”含金量的质疑也成为社会热点。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年轻的“海归”们正在走过怎样的人生轨迹?听听几位80后、90后“海归”的求职创业故事,你会发现他们有成功的欢笑,也有失败的泪水,相同的是,留学的视野和体验,以及国人对“海归”渐趋冷静的态度,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和人生路径。

  创造,行动比梦想更重要

  唐明,28岁的海归大男孩,很难想象他已拥有两家公司: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一家教育咨询公司。记者去采访,他正忙着商谈业务,手机、座机响个不停。

  唐明对商机嗅觉灵敏,行动能力超强,似乎是天生的创业者。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博]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后,他去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念MBA[微博],刚入学就做了一笔业务——二手家具回收。暑期,毕业生甩卖家具,唐明租了辆卡车回收,很快新学年开始,他把旧家具转手卖给新生,一个多月赚了3000多美金。接着,他课余做汽车销售,卖了69辆车,赚到几万美元的丰厚薪水。

  留学生活,既给唐明学以致用、牛刀小试的机会,也让他直接体验美国人的开拓精神和合作意识。美国互联网科技领先,唐明决定抓住这个领域深耕。机缘巧合,他认识了一位苹果公司的技术人员,二人一拍即合,共同创立了一家IT公司,主营网络软件,拿到好几项专利。

  “回国发展是因为高铁上的一次巧遇。”唐明笑道。2012年,唐明毕业回国,在从北京回南京的高铁上,身边坐着一位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聊天中那人“怂恿”唐明申请南京市政府的“321”人才计划。当时离截止时间只有4天,而且竞争对手中有名校的“海归”博士、著名专家学者,向来勇往直前的唐明有点不自信了:自己只是硕士毕业,算得上顶尖人才吗?“但MBA教给我的第一个信条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这已经成为我的人生准则。”于是他严阵以待,熬了几个通宵,写了份详尽得体的申请,其中自然有他的创业史。正是这份创业史让唐明脱颖而出,拿到了南京市一份优厚的政府扶持礼单:150万创业启动资金,3年免费的办公场所,3年免税收。

  直到现在,唐明还为一张作废的机票而得意:“2012年回国前,我就买好了去美国的机票,韩亚航空的,后来留在南京创业,那张机票就废掉了。”一张机票换来一个难得的机会,值!

  不过,创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尤其,中国工商社会的理念、规范、制度完善程度与美国有不少差异,美国的管理和技术在移植中必须有所调适和修正,唐明觉得压力不小。比如天使投资,国外的投资人看重的是创意,而国内投资人还会考量你的“关系”,甚至更愿意你抄袭国外某个成熟的思路,立马产生利润。

  此外,中美社会的文化差异也要求唐明调整工作思路。他创办南京锐朗国际英语的时候,开设特别课程,旨在帮助准备留学的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演讲水平、融入当地生活的社交能力等,这是唐明留学时感到中国学生最突出的短板。他举例说,“老师提问1加1等于几,中国学生要明确答案是2时才愿意举手回答,国外学生则是踊跃举手,答案是3是4都可以。在他们的生活中,参与比成绩更重要。这个文化差异不克服,中国学生就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然而这特设的课程推广时阻力重重,“因为父母认为,我花了钱,就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就是孩子的雅思[微博]、托福[微博]成绩提高多少分,所以我们后来增加了英语考试培训。”

  唐明的工作重点还是在互联网技术。他的科技公司代理媒体广告业务,并凭着手上好几项专利,成为不少传统媒体拓展网络空间的战略伙伴。

  对唐明而言,美好人生就是创造的人生,其中,他的价值排序首先是创业,爱情、家庭、享乐的需求都可以延后满足。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一周只休半天。眼看就要三十,父母催着相亲,唐明却不着急,“如果有缘找到合适的,就结婚;如果找不到,三十几岁结婚,在这个时代也很正常。”

  看得出来,到目前为止,唐明对自己的人生信心满满,他说,“我很明确自己要什么、擅长什么,而且马上去做。年轻就是用来实现梦想的。我发现许多年轻人,光是喊‘I have a dream’,却不行动。还有更多的年轻人,连梦想都没有,太恐怖了!”

  专家点评

  胡小武(南京大学[微博]社会学院副教授)

  “海归”、“海龟”、“海带”,是将留学归国人员分化识别的不同称呼。这个群体的分化已持续多年。很多留学生能够在国外全方位历练自己的能力,比如创新思考、技术水平和创业方法,比如脚踏实地、敢做愿为、能抗压力以及发现商机的能力,他们属于成熟且成功的“海归”。虽然国外国内各种差异依然很大,他们能够自我调适,并依托国内的市场机遇脱颖而出,创业成功,事业蒸蒸日上,或许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金海归”。也有一些人,在海外学无所成,回国就业又眼高手低,个人发展不如国内毕业生,或许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纸海归”。中国社会当然更多的需要“金海归”,为国内带来创新基因和文化,带来新理念和技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同时“纸海归”也提醒国人,留学要物有所值,要讲究投资回报率。

  在回归故土中找到自我

  董漪今年27岁,从美国芝加哥回到老家宜兴,和老公一起经营一家文化创意公司。

  当年董漪去芝加哥留学,只是为了换个专业,压根没想到人生这个大题目。她本科被调剂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微博]药学专业,并不喜欢,一心想着读研[微博]时换个喜欢的专业,但是喜欢什么专业呢,也不清楚。干脆出国,反正很多同学都出国。董漪顺利拿到5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芝加哥的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董漪选择的标准只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其他学校太偏远了,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来自小地方、20刚出头的董漪,一心想去开开眼界。

  虽然不缺钱,留学期间,董漪还是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学校只是靠近芝加哥,我就到芝加哥潮州人开的广东饭馆打工,还在日本料理店送过外卖,正好有机会把芝加哥好好逛逛。”美国的硕士文凭不好拿,况且还是名校,可是压力激发出董漪的潜能,她1年半就读完了学制两年的市场营销硕士专业课程,还花了几个月时间旅游。这时的董漪已经懂得,人生体验是可贵的财富,要利用机会多多积累。

  留在一线大城市,从事白领、金领工作,是不少“海归”的首选。回国后董漪的首选也是上海,成功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上海一家大型医药集团的海外销售,很快要被派往德国开拓市场。“这时候我跟父母的拉锯战也开始了。在老家的父母看来,一个女孩子,读到硕士,书念够了;24岁,该考虑婚姻了,回老家靠着父母生活比较妥帖。”董漪从小是个乖乖女,更重要的是,直到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于是妈妈每天一通电话催促,她就辞职回宜兴了。

  “刚回到老家比较郁闷。”从芝加哥到上海再到小县城,巨大的落差董漪一时无法消化。小城里工作机会少,董漪先在文化局下属单位做临时工,工资2000多。父母和亲朋好友认为,女孩子回苏南老家,考个本地公务员[微博],再嫁个本地公务员,是最稳妥的人生。董漪一边奋战在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场上,一边面对父母安排的各种相亲,可都没有成功,一向随大流、听父母的董漪第一次思考起自己的人生: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

  仿佛是对她思索的奖励,转机降临了。董漪考入事业单位,又在相亲中结识了后来的老公小徐。小徐在东南大学[微博]读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在英国读硕士,回国相亲前已经拿到读博的录取通知。他刚下飞机就赶来会董漪,结果一见钟情。

  更戏剧化的转折在后面。小徐原打算读完博士留在英国做老师,如果留不下,也要去北上广,为了爱情,他决定留在宜兴发展。他说,如今,苏南小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也能实现理想;生活也很舒适,但绝不能碌碌无为。

  小徐给了董漪勇气:自己创业。在美国时,一切独立自主,多么快乐的人生体验,为什么回到老家反倒要依靠父母?但是创业干哪行,董漪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开始我想开个咖啡店,老公帮我分析,小县城里大学生、小资稀少,咖啡店的消费群体小,生意难做。”而董漪爱看电影,喜欢画画,是个“文青”。并且,她在文化局工作时,曾参与多场文化、文物方面的讲座展览,积累了相关知识,也重新认识了家乡文化,更对家乡的风土特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何不做与此相关的文化产业?

  现在,董漪和小徐在宜兴开设了3层楼的文化公司,专卖宜兴特产的粗陶艺术品和紫砂壶,还有一层楼面做画廊。两人亲力亲为采买泥料、设计图样,再请师傅制做。“我们的东西不是大师作品,但是泥料好,做工好,是朴素、耐用、精致的日用品,让你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谈到公司,董漪兴致勃勃,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引入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设计理念,突出商品的个人独特性,“他们连卖一根大葱,都会精致地在包装上打上‘李伯伯的葱’这样的LOGO,是带着人情味的艺术品。” 董漪滔滔不绝,现在除了实体店,已在建立自己的网站,开设淘宝店,还想慢慢创立自己的品牌。

  从芝加哥到宜兴小城,曾经懵懂的董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奋斗的勇气。

  专家点评

  后梦婷(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社会心理学博士)

  年轻人是一个容易迷茫的群体,很多人失去了未来的方向感。一开始,董漪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像她这样的人为数不少。“海归”应当学习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异域的教育背景会造成一些人回国后短暂的不适应,这时对社会环境应当多一些包容,中国永远不会变成异国,年轻人也不能丢失自己的文化血脉。董漪就是在回归家乡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我。

  不是精英,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本来觉得读书考100分,去国外读书,找一份好工作,成为精英,才算实现自己的价值,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23岁的“海归”裘佳佳,如今在南京一家文化国企工作。裘佳佳从小就是好学生,高中就读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后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洲排名最高的学府之一——读新闻传播专业。“那年18岁,根本不知道中国社会是怎样的,外面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爸妈说女孩子学新闻传播轻松,毕业又能找到体面的工作,我就很兴奋。”

  然而,读完本科,回到中国,裘佳佳发现事情与之前的预期大不相同。她叮嘱记者:“千万别说‘海归’是精英,事实上很多‘海归’没有国内毕业生强,比如我没有工作经验,而国内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大四都在实习。再比如我对中国社会所知甚少,国内的大学生则一直浸淫其中,在校期间,个人有各种课外活动,学校也会组织社会实践。”

  从2012年底回到老家南京,裘佳佳开始了找工作的漫长历程。她在求职网站上投出个人简历,回应的公司寥寥。日子飞快过去,裘佳佳憋不住了,跟应届大学生一起去跑人才市场。招聘现场人山人海的,仅有几家小公司对她表示兴趣,可是裘佳佳不满意,父母也看不上。

  在澳洲生活了3年半,裘佳佳原以为自己可以从此独立,但找工作连连碰壁,不得不央父母帮她找地方实习,恶补工作经验,父母利用私人关系给她联系了几家大单位。

  于是裘佳佳一边投简历,一边辗转各地实习,“先在电视台,后来去出版社,又去北京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做企宣。”每个地方干4个月,一年下来,虽没找到工作,裘佳佳却对自己的“海归”身份有了全新的认知,于是接受父母安排,进入一家国企。“中国父母喜欢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而我向往独立。起初父母给我安排,我还和他们大吵大闹。后来屈服,是因为我明白了自己还没有独立的能力。”裘佳佳说。

  “既然‘海归’的光环没有用,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还会留学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裘佳佳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会。留学让我尝到了独立的滋味,也多少培养了我独立的能力,将来一定有用。不过,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我会注意积累工作经验,参加社会实践,分数绝不等于能力。”

  裘佳佳说,自己在澳洲一学期只上四门课,每次上课的同学都不固定,关系松散。此外,“中外学生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不一样,大多时间还是中国学生扎堆儿。中国学生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埋头读书,独来独往;另一种是‘败家子’,文凭靠买。”裘佳佳属于前一种,结果“从入学到毕业,交往的还是那一圈中国学生,英语依然是哑巴英语,写篇语言地道的论文都难,对社会基本不曾涉足。”她知道,新闻传播是一个注重工作经验和社交能力的职业,留在澳洲是不会找到工作的,没想到,这缺陷让她回到家乡也待业两年。

  不过,对于裘佳佳的一生而言,这样的顿挫起伏所带来的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可能比目前一份不错的工作更有益。澳洲文化给了她衡量自己精英意识的新标尺。她说:“中国人好面子、爱虚荣,更珍惜自我;而国外的平等观念是尊重每一个人,不分工作好坏、社会地位高下。”回国后的经历也让裘佳佳修正自己对职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固有观念,“以前看到有同学考上普通大学,毕业后进入小公司,甚至自己开小店卖包子,我觉得是草根一族,不能证明自我;现在我不会这样轻率地评价别人的生活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都值得尊重。”

  专家点评

  王运来(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长)

  社会对于“海归”的观念正趋于理性。首先是原本“精英”的定位正逐渐被消解。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从全世界来看,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正在完善。在西方,甚至教育已经变成一项赚钱的产业——高等教育产业化,去国外留学的门槛越来越低。曾经的留学生有“人中龙凤”的盛誉,是因为他们的技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拥有国内学生没有的一技之长,比如出色的外语、先进的科学技能,但现在来看,这些优势正在慢慢失去。同时,国内本土化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杨振宁曾赞扬清华[微博]大学[微博]本科教育世界一流。“海归”们不再把自己视为社会精英,这也是一种更理性成熟的心态,放低姿态,扎实奋斗,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顾星欣)

(原标题:海归:光环褪去后的回归之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