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教授首获爱明诺夫奖 全职在清华工作

2014年06月03日10:43  新华每日电讯    收藏本文     
施一公教授在做实验(新华社资料图片) 施一公教授在做实验(新华社资料图片)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李江涛)今年3月31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颁奖典礼上,清华[微博]大学[微博]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由于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的第46位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施一公1989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来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8年初,施一公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很多人认为我疯了。连我在美国的亲戚都觉得我脑筋有问题。”

  “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目前还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但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说。

  施一公说,中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改进,从科教体制到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于美国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比较起在美国,我觉得我回来以后可以对清华、对国家有更多的回馈,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许多国外科学家认为,施一公会带动一流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工作。中国大学的教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需要一大批国际性的大师级人物来领衔。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施一公效应”。

  回到清华的施一公比在普林斯顿时工作更加“玩命”。他没有节假日,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夜里两三点,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多小时。他在细胞凋亡、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始创新成果。

  比如,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解析了细胞凋亡小体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与老年痴呆症直接相关的早老素原核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在科研工作的同时,施一公实践着“育人”这一归国的首要目标。他为学生讲授《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生命科学前沿》等课程,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

  目前,他已培养博士生10余人,在读博士生有30余人。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创造自由探索的宽松氛围,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造就创新型人才。他重要科研论文的第一作者基本是年轻的博士生,多位研究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

  施一公倾力于学生的学术成长,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育人情怀和辛勤付出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两次高票当选“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

  身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积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提升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水平,几年来,先后将70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进到清华全职工作。同时,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准聘长聘制度,进一步严格学术标准,激发人才活力。

  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清华生命科学人才的布局和质量,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的颜宁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产生出一批受到国内外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成果。2009年至今,清华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教师已在CNS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先后有2项成果被美国《科学》“年度十大进展”重点引用。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迈向世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10年生命学科的国际评估中,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专家组指出,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总体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生命学科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名列全国第一。

(原标题:“回国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