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低龄化“三招”规避低质量留学

2014年12月11日11:54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近年,中国留学[微博]生本科及以下学历就读人数增长迅猛,低龄化趋势明显。教育部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人。以中国去美国留学[微博]人数为例,2013年中国赴美读研[微博]的人数为103427,而读本科人数为93768人,两者间的差距逐渐在缩小。此外,高中留学人群也开始急速增加。

  留学低龄化让中国青少年有机会更早获得更国际化的教育资源,但也给孩子和家长[微博]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多挑战。

  “中国留英学生携带钱与枪要求导师更改成绩”,“普渡大学中国留学生‘黑’教授电脑篡改成绩”。近年来,这样的新闻我们并不陌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我们的天之骄子出了国门就变成了问题学生?

  哈佛商学院[微博]的高材生沈泓给出了回答:“因为孩子在走出国门后除了语言上的障碍,还要应对来自新的教育制度、新人际关系以及新文化环境的诸多挑战。中国留学生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小’留学生无法适应海外互动式教学的课堂学习,也因难以融入当地文化导致社交障碍。”

  语言能力是起点也是基础

  对于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留学记忆的起点都离不开备考雅思[微博]/托福[微博]。优异的语言成绩既是获得心仪学校offer的必要条件,也是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在中国,很多学生在备考雅思/托福时都是十分积极甚至是可以用刻苦来形容的。一番努力之后,获得高分的中国学生们本以为已无需为语言担忧,到了国外却发现拿了雅思、托福高分的自己仍然听不懂课。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大多数高分中国考[微博]生的得分点主要来自阅读和听力的贡献,而写作和口语只能勉强达到有时甚至低于国外高校入学要求。这些高分考生到了国外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听不懂课、写不好小论文的困扰。

  沈泓说:“中国的青少年留学生们应当把雅思/托福考试当成是提升语言能力的一个必要阶段而不是终点。除了应试技巧,更需加强口语、深度阅读以及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 ,尽可能多地与英语母语者沟通交流,在国内找到最自然的英语环境,为顺利融入国外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真正适应快节奏的海外课堂

  2013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北京留学行业协会会长桑澎先生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一所著名高中的学生到美国读高三,入学考试的时候校长明确告诉她数学可以免修,可是第一学期结束以后,她自己主动要求恢复了数学课。到学年结束的时候,她不得不像美国所有学生一样非常努力才能跟上教学进度。”

  从桑澎先生讲述的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中国式教育并不能满足国外教育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沈泓也表示自己在进入哈佛商学院后,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感到十分不适应,“和许多中国学生一样,我从小也是在比拼分数的竞争考核体系中成长起来,对于考试游刃有余,对于国外引导式的互动教学法和多样化的成绩考核体系却感到‘水土不服’”。

  “刚开始时,课堂讨论我就总插不上嘴。像在国内时一样,我总是想等思考成熟后、思路组织好后再发言,却往往因此错失了发言的最佳时间。而那些在欧美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更喜欢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特别愿意分享,想法也是天马行空。”

  沈泓的导师后来告诉他,“其实发言不必做到最全面、最有深度,可贵的是敢说、愿意分享。有时候一、两句话,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思考的话也是非常好的。”

  “对于中国的青少年留学生们来说,提前了解、熟悉西方教学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演讲能力以及小组作业所必须的领导力、团队意识是特别必要的。” 沈泓说,“作为一家来自瑞典的英语培训机构,英孚一直努力将纯正的西方教育理念融入中国课堂。有一次,外教老师组织学生们就‘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开展讨论。刚开始,中国学生们都一面倒地阐述新媒体带来的便捷。随后,经过老师的耐心引导,就有学生大胆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有时,反而让人与人之间缺乏当面交流,带来疏离感。在英孚,我们引导和鼓励独立思考与大胆表达,而这恰恰是海外学习必备能力。”

  克服人际障碍才能感受到新文化的精髓

  在人际方面,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沈泓说,“初入哈佛校园,我和美国同学交流时,常常找不到共同话题,比如他们讨论的橄榄球、棒球明星,或是音乐、美食等日常话题,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所以,一场谈话中,我常常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

  “为了使自己不再总站在‘局外’,第一学期时,我就参加了亚洲商业俱乐部、市场营销俱乐部、摄影俱乐部以及哈佛校刊的编写小组。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我和当地学生有了共同语言,极大程度地融入了当地文化,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

  “所以,为了帮助一定要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国外社会,避免社交圈狭隘,应尽早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而不是仅限于书本和课堂的闭门造车。通过不同文化、艺术、公益等不同类型的社会活动,孩子们在锻炼自己的沟通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综合实力。”沈泓说,“在这方面,英孚会定期举办一些关于国外生活和文化的主题论坛以及研讨会,帮助孩子们提前了解留学目的地的风土人情,这样他们到了国外才能真正感受和吸收到来自新文化的精髓,为保证高质量的留学打好基础。”

  对于中国的青少年留学生来说,拿到offer只是他们漫长留学生活中要打胜的第一场战役,走出国门以后他们还将面对如何融入新教育环境、如何建设新朋友圈、打理日常生活等诸多成长的烦恼。而家长和学校,作为海外留学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和孩子在学术和软技能培养上要做的还有很多。正如英孚教育[微博]留学中心的校长沈泓所说,“我们要陪伴孩子们走过的路其实还有很远,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对普通孩子真正有帮助的留学前哨站,用语言帮助他们打开世界的大门,有一天能在终点能为优秀的他们喝彩。”

  本文选自《chiwayintl》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文章关键词: 低龄留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