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裔新移民女性任卫生局长冲破“天花板”

2014年12月22日10:33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收藏本文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圣诞前夕,美国天普市学区校友温麟衍(Leana S. Wen)给父亲温小鹿捎来一则喜讯,她获任巴尔的摩市(Baltimore)公共卫生局长,明年1月15日上任。

 温麟衍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急诊室主治医师。(美国《世界日报》/温小鹿 提供) 温麟衍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急诊室主治医师。(美国《世界日报》/温小鹿 提供)

  巴尔的摩是马里兰州最大城市,公共卫生局有1100名职员,年仅31岁的华裔女子出任局长缔造新历史。

  美国梦吸引无数新移民[微博],但现实生活中,少数族裔和女性要晋升到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阶层十分不易,他们面前横着一道“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对具有少数族裔和女性双重身分的华人新移民,想在主流社会出人头地难上加难。

  今年巴尔的摩市卫生局长出缺,40多人竞争,绝大多数是有医学博士背景的白人男性,但雀屏中选者却是一位华裔青年女子,结果跌破一堆眼镜。一锤定音的巴尔的摩市长罗琳布莱克(Stephanie Rawlings-Blake)表示:“温麟衍有很多正能量和公共服务的强烈愿望,她对公共卫生的热情,让我觉得她有正确的经验,可帮助卫生部门向前推进。”

  温麟衍说,这是个令人兴奋的职位,成功的经验是必须展示自己为公众服务的热情和责任感。作为一名医师,不是在人们生病以后才开始治疗,而是平时就要重视预防,倡导卫生常识,控制滥用毒品,减少枪支暴力,为市民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温麟衍指出,“玻璃天花板”是一种社会现象,处处存在,每一个亚裔都可能遭遇。该如何面对和突破?就她个人经验,一是在青少年时代和踏入社会初期,找到一位良师指点迷津,可以少走弯路。她很幸运,从大学少年班到医学博士,受教于不同族裔的恩师,受益良多。第二,对自己要有信心,学习优秀,品行端正,有领导能力,出类拔萃。第三,成功不会一步到位,要有恒心和耐心,执着和持久地追求目标。

  温麟衍谈到,多年来亚裔被誉为美国“模范少数族裔”,留给主流社会的刻板印象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安分守己,与世无争。但时代不同,愈来愈多的亚裔融入主流,出任政府高职或企业高管,在很多领域出人头地。她自己切身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且相信亚裔应当同其他族裔一样,在社会各个层面拥有自己的一席地位。

  最近十年来,温麟衍先后取得华盛顿州圣刘易斯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师执照、乔治华盛顿大学(GWU)医学院助理教授、急诊部主治医师等学位和职称,完全符合华人传统的培养目标以及“模范少数族裔”的形象。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其中“国际观”对她的影响很大。

  温麟衍回顾,2006年夏季,当时还在圣刘易斯医学院求学的她,入选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保健学者,赴日内瓦总部工作三个月,研究药品贸易政策。2007年初,她又去非洲国家卢安达(Rwanda)工作三个月,考察当地艾滋病泛滥现象,帮助妇女解除痛苦。

  2007年10月,她膺选“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赴英国牛津(Oxford)大学深造公共卫生。这三次在国外工作和留学[微博]的经历,使她开拓视野,萌育为公众服务的信念,要从急诊室走向更广大的领域,挺进制定医疗政策的层面。

  温麟衍8岁时上海来到美国,当时不会讲英文,在天普市学区插班读书。五年后,13岁的她跳过高中,直接升入洛杉矶州立大学(CSULA)少年班, 17岁毕业后,领取全额奖学金赴圣刘易斯医学院深造,31岁获任巴尔的摩市卫生局长。她以个人的成功实践,突破“玻璃天花板”,鼓舞更多华裔和少数族裔青年坚持不懈追求美国梦。(丁曙)

文章关键词: 美国华裔新移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