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 (记者 王雨薇 曾春) 还记得学生时代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吗?近日,8名美国华裔孩子,在自己的暑假,选择从遥远的美国堪萨斯州来到宁强小镇上,进行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
2008年地震后结缘
6月6日上午,12名美籍华人来到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他们是由8名初高中学生和4名家长[微博]组成的支教团。据了解,这是美国堪萨斯华人联合青年希望基金会组织发起的,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于燕子砭镇受灾较重,堪萨斯州华人联合捐款,为燕子砭镇建设了一座教学楼,随后,便陆陆续续有来燕子砭镇支教的志愿者,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能有10人左右来参加。
支教团领队、美籍华人刘先生说,这8名美国孩子,已经学期结束,现在算是他们的暑假,这次来宁强支教,对他们是个很好的锻炼。“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他们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条件。”
家访让美国孩子感触很深
6日上午9时,在中心小学食堂内,12位客人正在吃早饭,他们对面皮泡菜津津乐道。吃过饭后,大家整理好家访资料和要带给贫困孩子的礼物,兵分男队女队两路,开启他们支教的第一项行程——家访。
山路崎岖,车辆无法直接到达,男队的4名学生和3名家长在徒步走了近1个小时的山路后,到达了8岁的二年级学生雍志超家。因父母双亡,雍志超由爷爷奶奶照料,见有生人前来,这个机灵的小男孩,并不紧张,他主动和4名美国大哥哥打招呼,还为客人们端上水果,又和小伙伴们去摘自己家种的杏子洗好给客人,美国的男孩们给雍志超讲美国各种好玩儿的事情,听得他一脸好奇。
而另一组女队,也在经过一段徒步的山路后,来到了11岁女孩李馨的家里。五年级的李馨家住在半山腰的土房里,妈妈几年前去世,爸爸去了外地打工,一年就回来两三次,家里就只有奶奶照顾她,6月6日,她说,家里还有堂哥和堂妹陪她玩,住校的他们每周天下山,一起在路边等车去学校,到周末再回来。美国支教团已不是第一次来她家了,去年也有美国的哥哥姐姐来看过她,看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她很羡慕,和他们一起玩,她觉得也很有趣。
现场,美国姑娘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问题,在一桌茶水桃子花生核桃前,开起了茶话会,不太熟练的中文,却依然可以和小李馨聊得眉开眼笑,说到喜欢的科目,大家都对科学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手舞足蹈的一边比划一边聊起来。逐渐熟络的孩子们,开始玩起了游戏,你追我赶,嘻嘻哈哈,让原本寂静的土房前,又闹腾了起来。
简单的家访,让这些美国孩子颇有感触。美国带队家长许先生介绍,这些住在山上的孩子,上学的路途真的很艰难,他们那里基本都是平川,学校还会有校车来接送孩子,很方便。
开朗的美国姑娘佳衣感慨地说,感觉自己好幸福,上学不需要翻山越岭,但也觉得中国的小朋友好厉害,爬山那么快,让她惊讶又羡慕,包括李馨带大家去看地里的土豆苗,也让她觉得非常有趣。
支教孩子不一样的上课风格
6月8日,周一,支教课程正式开始,8名美国孩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课程资料,开始了紧张又兴奋的第二项行程—上课。
6月9日,美国家长夏女士介绍,接连两天的上课,总体来看,孩子们的上课效果都很棒!8日上午的英语课,小老师们准备充分,现场的气氛很活跃,连班级原本的英语老师也赞不绝口。
而最让夏女士称赞的,还数8日下午的音乐课,因为这次来支教的孩子们大都会乐器,钢琴、小提琴、萨克斯都有人会,为了方便教课,中心小学还特意借来了萨克斯,支教学生也现学了中国孩子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歌曲,一边用英文为孩子们介绍乐器,一边吹奏歌曲给他们听,课程气氛活泼又热闹,让孩子们既学了英文也学了音乐。
吹奏萨克斯的美国少年、14岁的刘泽坤介绍,自己学萨克斯有3年,这次为了让上课气氛热闹些,在网上查谱,学习了中国动画片里的音乐,感觉还不错。
“中午学生们的午休时间,他们也会利用起来,进行短暂的备课温习,到了晚上,他们还会分组讨论,准备好第二天的课程。”夏女士介绍,这些孩子让她也很佩服,不一样的上课风格,上课氛围也都很棒。
美国孩子的“英语课”很欢乐
6月6日,美国孩子还到12岁的六年级女生范翠娥家家访。他们一起聊了很多,有学习,有梦想,有困惑。范翠娥告诉华商报记者,她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和英语,英语现在只学了三年,感觉有时候发音、语感不是很自信。美国孩子告诉她,重要的是,有学英语的兴趣,慢慢培养用英语去表达生活中一些物品、事情、情感,把英语看成很亲切的东西,学起来就会找到感觉。
在6月8日的英语支教课上,美国孩子教宁强中心小学的孩子唱英语歌,虽然简单,但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饶有兴致。学校老师说,美国孩子的“英语课”,孩子们都很欢乐。据了解,美国支教团会一直上课到6月12日,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都会陆续展开。他们还会唱一些美国民谣、儿歌给学生们听,并讲许多外国的知识,以及一些旅游见闻。昨日,他们还和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起补庆六一,进行了舞蹈等才艺表演。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