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烹饪中,很多描述是难以精确衡量的模糊说法,比如“文火”,“烹饪菜鸟”可能无法理解,也不好掌握。如果在锅铲的手柄上安装智能温度计,通过与之相连的手机软件设定场景,就能了解正在烹饪的美食究竟需要多少度的火候,当前的油温是多少。是不是感觉找到了“救星”?
张晓龙在德国生活了12年,是典型的“理工男”、“技术宅”,他开发的智能温度测试仪就是这样的“救星”。
德国大学看似“随意”,毕业很难
张晓龙本科就读于河北工业大学,专业是现在看来有些生僻的“汽车拖拉机”专业。他说这是一个偏向汽车工程方向的“古老”专业,主修汽车设计、功能设计等内容。他是河北工业大学最后一届汽车拖拉机专业的学生,之后该专业就改名为“机械工程”了。
2001年,还在读大三的张晓龙选择出国,原因只是简单的“跟风”而已。父母听说朋友家的孩子出了国,考虑到国内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出国留学(微博)算是不错的经历,就让他也出国。从做决定到出发,张晓龙只用了半年。之所以去德国,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大学免学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对本科毕业证没有硬性要求,只需要提供国内大学成绩和高考(微博)成绩,就可以插班入读。
决定去德国留学时,张晓龙的德语完全是零基础,仅靠国内600学时的德语培训,显然不足以完成学业。因此,他在德国先读了一年半的语言班,并在德国大学要求的两年期限内通过了大学入学德语考试(DSH)。谈起学习德语的心得,张晓龙说:“压力还是有的,好在德语这门语言虽然入门比较难,但越学越容易。”
德国的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显得有些“随意”:没有明确的年级制度,每位学生入学和毕业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没有明确的班级概念,每个学期学生根据学校给出的大致方向设计自己的课程,修够了学分就可以毕业。然而,看似“随意”的德国大学秉持“宽进严出”的理念,想要拿到毕业证绝非易事。张晓龙就读的卡尔斯鲁厄大学(KIT)是德国数一数二的精英高校,理工科在德国排名前三。KIT的毕业率只有42%,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人拿不到毕业证。
2003年,在KIT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的张晓龙计划6年拿到硕士学位,然而实际学时超过了预期。刚入学时,他感觉很轻松,因为基础课在国内都学过,“开始时的基础课并不能算作学习,只是在复习以前学过的东西”。随着专业内容越来越难,一些原本并不出众的德国同学开始展现出很强的“后劲儿”,进步非常快。在学到应用数学时,德国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远超中国学生了。张晓龙说:“可能是学习方式不同,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从小学积累起来的,一直到大学,这种模式都是适用的,而我们在国内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KIT,张晓龙遇到一门“杀手”课程——机械结构学。这门课涉及各种零件的功用,考试分笔试和设计两个部分。虽然上午进行的笔试只有两个小时,考题却有厚厚一本,“从第一页开始,会答的就答,不会答的空过去,到考试结束也翻不到最后一页”。下午的设计考试要求考生设计手枪钻的机械结构,并在考试规定的三个半小时内画出图纸。这门课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在第一次考试中,只有12%的学生合格,张晓龙则挂了科,但合格的学生大多得到了满分的成绩。由于超过80%的学生没有及格,学生处不得不与该科教授讨论“是不是题出得太难了”。
拿到绿卡却选择回国
学习期间,德国大学要求学生去企业实习半年,张晓龙获得了DOLL公司的实习机会,这家公司主营林业设备。张晓龙告诉笔者,在德国获得实习机会比较容易,德国企业有这样的传统,把项目中相对简单的部分分出来给学生实习;在学校里可以看到很多企业招实习生的宣传单,学校的研究所也会为学生提供类似助教的实习职位。
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令德国的就业情况变得紧张,张晓龙推迟了毕业时间,在学校研究所当起了助教,一直“拖”到2010年才毕业。
毕业后,他在主营生物能源类设备的Bioenergie公司获得了系统测试工程师的职位,公司老板对中国市场很感兴趣,让张晓龙负责一部分市场调研工作。由于德国经济形势不好,张晓龙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0个月就遭裁员。随后,他花了4个月时间才在斯图加特的MBTechnik公司找到了工作。
在MBTechnik公司工作期间,张晓龙拿到了德国绿卡,然而,他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选择了回国,绿卡也随之作废。
对很多人来说,绿卡是出国留学的终极目标,但在张晓龙看来,似乎回国更有诱惑力。2012年,已结婚4年的他和妻子开始考虑照顾国内家人的问题。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家里有什么状况,身在国外很难为家里分担。谈起回国的决定,张晓龙表示一点儿都不后悔:“德国社会太死板,我并不是很适应,每天都是家和办公室两点一线,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始终无法达到畅所欲言的状态。”
智能硬件提高生活品质
回国后,张晓龙的目标非常明确——创业。最初,他与朋友做了一个将自行车与社交软件结合的产品,但想法不够成熟,自行车是大工业化的产品,启动资金庞大,张晓龙与合作伙伴低估了创业成本,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不得不放弃。经过反思,张晓龙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经验不足。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张晓龙在一次海归活动上遇到了现在的合伙人,两个想创业的人一拍即合,决定继续在智能硬件上动心思。由对方发起,张晓龙作为技术合伙人开发的智能温度测试仪是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可以在手机中选择使用硬件的场景,加之配备了更方便直观的显示屏,提升了用户体验。
谈起开发初衷,张晓龙和笔者聊起了网络上曾盛传的一个帖子,介绍的是“家庭主妇梦寐以求的德国厨房”。他说,德国人的厨房堪比实验室,琳琅满目的工具令人惊叹,削菠萝、剥芦笋皮这样繁琐的事情,可以依靠小工具轻而易举地完成。“德国人做饭工序不会超过4道,但工具真的很多,单是刀具就可能有20把。走进餐具店可以逛很长时间,同样大小的锅要区分材质和保温时长,用来烹饪不一样的食材。”
智能温度测试仪的开发就是受德国人烹饪习惯的启发。张晓龙说:“德国人喜欢简单的烹饪,但对食材、温度、时间的要求都很高。如果要煎牛排,不同的油适用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橄榄油最好的加热温度是180摄氏度,但这很难掌握。如果有了智能温度测试仪,马上就可以测出油温是否合适。”考虑到中国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对很多东西都希望从“知其然”转变为“知其所以然”,他认为,这种智能硬件会受到欢迎。
智能温度测试仪只是张晓龙和合作伙伴的一次“试水”。经过审核和评估,他们的“科学饮食”理念打动了洪泰A+Labs智能硬件孵化器。这是国内第一家自带生产线和实验室的智能硬件孵化器,能覆盖智能硬件从无到有、从概念到量产的全产业链。入驻孵化器之后,智能温度测试仪团队只需要4个人,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孵化器会替他们对接众筹、上市等事宜。
提及智能温度测试仪的未来,张晓龙希望可以在手机上对接营养师和高级厨师,根据用户选择的场景,给出对应的操作方法,产生更多的实用价值。对不善于烹饪的人来说,智能硬件也许是“救星”;对烹饪达人来说,智能硬件可以精益求精,帮他们做出更健康的食物。
很多人说“技术宅”不懂生活,身为“技术宅”的张晓龙恰恰是在帮人们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