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翟雁 著 再婚,是一条布满陷阱和荆棘的崎岖路,还是一条洒满阳光和汗水的康庄大道? 根据报道:我国再婚者中的离婚率远高于初婚者,而婚姻幸福感的调查显示,再婚低于初婚。为什么我们在经历 了各种痛苦磨难之后,在掌握了大量的生活经验之后,却无法体验到更快乐的人生和更有意义的生活呢?为什么我们成长了却 不能以成人心态面对现在的生活呢? 是什么“魔术”让我们如此“变脸”?是什么东西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定势?让我们一起走进再婚生活,看看新婚 (一年以内)的一般进行时态。 其实,一切并不是在一夜之间改变的。蜜月期,在完全肯定定势思维的控制之下,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忽视了 可以察觉到的许多蛛丝马迹。日积月累,蜜月期一过,眼前已看见了冰山一角。在相对不应期及时纠正和沟通关系,可以减少 夫妻关系下滑的惯性。 影响婚姻的蛛丝马迹主要有如下表现: ◆顺从,不再表明自己的态度。 ◆夫妻对话的时间缩短。 ◆“原形毕露”,我行我素,不拘小节。 ◆懒惰,嗜睡,无精打采。 ◆抱怨,消极,赞美对方的次数减少。 ◆回家时间延迟。 ◆目光注视对方的时间缩短。 ◆一方可感觉到不适。 ◆一方做事借口增多。 ◆夫妻性生活频率和程度发生变化。 无论夫妻双方的生活方式如何,当我们有所感觉的时候,请尽快与配偶沟通。 后悔再婚 1999年夏季,北京的热浪袭人,高温让人们很难待在没有空调的室内。北京妇女热线的简陋值班室 里,更是热如蒸笼。摇头电扇拖着疲惫的扇叶,喘着粗重的气息抽送着闷热的空气。我们汗流浃背地坚守在热线电话机旁。今 晚的电话不多,听到电话铃声响起,我马上拿起了话筒。 “我真后悔再婚!”徐女士的第一句话,将我的困乏一扫而光。 人们都说,“结婚是错误,离婚是觉悟,再婚是执迷不悟”,我现在就是执迷不悟。现在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 了。我觉得自己经过千辛万苦逃离了“泰坦尼克”号,没想到又上了一条“贼船”。 我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可是问题一落在自己身上就手足无措了。离婚后的日子的确很难过,主要是心里面空虚, 社会又太冷酷,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他给了我许多温暖,我特感激他。可是,怎么一结婚就全变了?他不再请我出去吃 饭,不再陪我逛街采购,不再与我一夜一夜地神聊,也不再关心照顾我了。一切正好颠倒过来了,现在是我承担了家里的所有 劳动!他甚至连自己的饭都要我来替他盛!他这么懒,我当然免不了说他几句,可是一说他就烦,还嫌我像他前妻一样爱唠叨 。这不是骂我嘛!要是我像他的前妻,那我们俩还过什么呀? 我丈夫是因为他前妻有外遇离的婚。我们以前是一个单位的,再婚初期还是挺好的。我们身边没有孩子和老人, 按说应该是最好相处的,结果是越无事可做,就越觉得无聊。这不,再婚才半年,我们俩还不到40岁,就成老夫妻般的没精 打采了。我该怎么办呀? 徐女士的“机关枪”“扫射”完毕后,电话筒里还回响着“嗡嗡”的声音,她的苦衷还在电话线上缠绕着。 “听得出你热情、真诚,很爱你的丈夫,希望自己在婚姻生活中一直能像新婚那样被关爱。你试过什么样的方法 来减轻你目前的烦恼?效果怎么样?”我将声音尽可能地放轻,语气稍显温柔,以减轻她的烦躁。 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不见效。他是任凭风吹浪打,仍然稳坐钓鱼船。跟他吵过、闹过,跟他好好说过,还拉着他 去看过电影、逛过公园,可他都觉得没有意思,弄得我现在也没有情绪了。 “你谈到的这种情况是许多新婚夫妻都遇到的,这里面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新婚蜜月,我们可能是百分 之百地投入。在特殊的生理机制作用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各种感觉也达到最高点。这个时候对外面刺激的敏感性相对降低 ,甚至是不反应,我们称之为绝对不应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无论怎样做,都很难再上一个台阶了。这是人体常见的生理反应 ,而不仅仅是感情的变化。随着感觉慢慢地恢复,对较重的刺激会有所反应,但对常规刺激仍难有反应,我们称之为相对不应 期。 “再来看看心理变化:蜜月过后,你觉得丈夫怎么变了?” 他的变化可是太大了,这并不是我的要求变高了。 ◆不再对我甜言蜜语。 ◆性生活次数减少。 ◆不和我一起外出约会。 ◆不做家务活了。 ◆不如以前重视我。 “你自己的感觉有哪些变化?” ◆我好像不如以前自信了,我老是担心丈夫不像以前那么爱我。 ◆我对他的爱也有些减少,有时甚至对他产生反感。 ◆夫妻性生活也难达到高潮。 ◆做家务不如以前有趣和高兴了。 ◆开始怀疑未来。 ◆他的表现有点儿像我的前夫,为此我感到失望。 我带着她开始“挖地雷”:“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些变化?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他变懒了。 我再问:“他为什么变懒?” ◆我们的命运都已经系在一起,谁也跑不掉了,大家可以松一口气,不用像婚前那样去讨好对方,牺牲自己了。 ◆他把我对他的照顾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了。 ◆即使他不努力呵护我,我也跑不掉了。 “你自己是怎样看的呢?” ◆我已经是他的人了,当然不可能轻易再离开他了。 ◆他是我丈夫,他就应该对我负责任。 ◆他婚前能够做的,婚后也应该做到。他不应该像孙猴子一样来个七十二变。 ◆当我为他做家务、伺候他的时候,他应该对我有所表示和回报。因为爱情是双方的,大家都应该有所付出,而 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努力。 “婚前,我们总是努力为对方付出而欢欣鼓舞,为什么婚后我们做着同样的事,却没有了这种感觉?” ……噢!我们在婚前对爱人的那份感激之情,婚后就变成了“理所应当”的责任。而一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成为 “理所应当”时,我们就不会对此产生好感。可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又会心怀不满,怨声载道,相互指责,产生矛盾。 我很为徐女士的一席话所鼓舞,“你不仅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详细地总结出对婚姻的观察和感受,而且还分析找出 原因,这是你积极生活的成就。但是为什么你会认为‘理所应当’呢?婚前你会期望男友对你负有什么责任?” 我不指望他任何事情,他用不着对我负什么责任,只要我们相爱就足够了。 “婚后你又是如何要求丈夫的呢?” 那当然就不一样了。他必须对这个家庭负责,他要挣钱养家糊口,他要像婚前那样继续爱我,他要帮我分担家务 和忧愁,他还要努力工作事业有成。 “面对同样一个人,仅仅因为一纸婚书,就会使你的期望值产生如此大的变化。正是这个期望值,一种责任感, 让你产生了‘理所应当’的认识。如此看来,新婚蜜月前后的巨大反差,主要是因为我们将婚姻视为了一种财产,一种家庭私 有制下的物质,一种实用主义的责任。这种观念,可能会使我们将爱情看做一种奖赏或惩罚的工具。这时候,婚姻就可能成为 制约双方的桎梏,夫妻由此产生对抗心理和行为。 “婚姻实现的时刻,正是观念易发生改变的关键点,这是我们平时很难在意的。如果我们能把握好人生中的关键 时刻,这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老师,请告诉我,怎样才能把握住关键时刻呢? “你现在正在这样做着。” “首先,在遭遇人生的重大事件时(比如——新婚、离婚、亲友亡故、失业、重大疾病等),对自己的感觉有一 个警觉;当体会到困惑、不满、失望、担心、愤怒、后悔、痛苦、伤心等感觉时,给自己一个提醒:我现在面临着关键时刻。 “其次,分析原因。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觉?刚才你已经做得很好,找出了答案。 “第三,事先预防和事后补救。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由于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行为的改变。如果我们重新回到新婚 ,你会怎样保持婚姻新鲜?” ◆降低婚姻期望值。就像前面谈到的,减少对配偶责任的过多期待。 ◆要是防患于未然的话,我需要保持婚前的心态:无论对方为这个家庭做多少劳动,我都要感谢他。 ◆如果能让新婚的消耗减轻一些也许能将好感维持得长久一些。 “怎样减少蜜月消耗?” ◆控制性生活次数,提高其质量;不要全部心思都放在对方身上,还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原有事业、社交和好的生 活方式;不急于求成,让感情和事情慢慢地进行和发展;还可以适当参加其他活动来“冲淡”新婚的“甜蜜”感,以减少蜜月 后的反差。 ◆我能够体谅在新婚后出现的疲倦状态了。对方的行为出现一些变化,有时可能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而不一 定是他不爱我了。 ◆当感觉到不愉快时,及时发现并分析原因,尽快地解决,不让问题积累成堆。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这些并坚持下来,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我丈夫是这样做的,我会有什么感受和表现?” ◆我会感激他。在我感觉疲劳的时候,他仍然在努力地做,我会受感动的。 ◆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尽可能去做。 ◆即使他有些什么过失,我也不会太在意了。 ◆我会在其他方面给他补偿,比如,给他做好吃的,为他准备好洗澡水,对他更加温柔体贴等。 ◆人家能做到,我也应该能做到,我会同他一起分担家务和烦恼。 “你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关键点上你制止住了一次恶性循环的开始。当然,预防的方法还很多 ,找到最适合自己婚姻的方法会事半功倍。目前,你的婚姻已经出现了双方都不愉快的感觉,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对婚姻进 行治疗和补充?” ◆首先是转变观念。现在我已经明白丈夫对我感情并没有变,我也就不再害怕和担心了。 ◆观念一变,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也觉得自己对丈夫的爱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婚姻是可以继续发展的。 ◆我可以先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其实婚后我的家务活并没有少干,但是都让我的不满给抵消了。他说我是“ 任劳不任怨”,吃力不讨好。现在,我只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就可以让我付出的劳动,换回应得的回报。 说到这里,徐女士的语气变得兴高采烈。我轻轻咳嗽了一声,稍稍打断了她的话:“如果他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 何好的转变,你将怎样做?” ◆我会坚持一段时间看看再说,必要时找他谈谈。 ◆对了,我了解他的许多爱好,我可以投其所好来调动他的热情,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爱好。 ◆我还可以从夫妻性生活上做些调适,增加我们的夫妻感情。 ◆还有……哎呀,真是说不完。反正只要是对婚姻有利的,我就尽可能去做,哪怕自己受些委屈。其实,我明白 这些委屈早晚是可以得到报答的。 一个人的成长,有时是耗尽漫漫人生却难得迈出一步,而有时又是一瞬间的跳跃。成长是必然的,就像我们无法 阻挡死亡一样。徐女士从不知所措到说不完的可运用方法,仅仅经历了二十多分钟时间,我为她的自觉意识和悟性感到由衷的 高兴。尽管前方路途坎坷,她已经向前迈出了一步。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