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 15:32   人民论坛杂志

  有统计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到3%,远低于其他人群。这样低的比例也吓退了不少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教育还是其他什么出了问题?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早在1999年,在时任浙大校长潘云鹤院士的直接推动下,浙大管理学院与浙大竺可桢学院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教学改革班级——“浙江大学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该班每年从全校各专业中招收60名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管理的强化训练。十余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又率先开展了创业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创立了一种“多通道、阶梯式、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类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办学单位,同时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博士点。

  创业要有全球视野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

  “中国需要新一代的创业型企业,要出现能改变世界的企业,出现中国的微软、苹果、google……这些企业对国家经济转型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挑战性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培育出创办这些企业的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说,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创业热情最高的国家之一,创业管理人才十分紧缺,创业管理理论有待深入研究。而植根于浙江这片活跃而奋进的创业型经济热土之上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早在几年之前,就将目光投向了创新、创业的能力教育上。

  浙大管理学院将创业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计划,放在了较高的层次之上,目标是培养具备强烈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型管理精英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外语,专业知识精深且不为已有理论和传统所束缚,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创业的趋势、特点和模式,综合能力强,事业拓展和创新能力卓越。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中西交融的教育方式。”吴晓波说。为此,浙大携手世界一流商学院,与全美创业管理专业排名第一的百森商学院(BabsonCollege)和欧洲创业管理排名第一的法国里昂商学院(EmLyonBusinessSchool)开展了战略合作,联合创办了“全球创业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GlobalEntrepreneurshipProgram(简称GEP)]。由三校共同选拔人才,统一授课,并分别在三个学校进行学习。去年,三校共同招收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5名学生,已经顺利完成了法国模块和中国模块,将于5月正式开始美国模块的学习。这一独特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们受益匪浅,也得到了《金融时报》等国际重要商务媒体的关注。今年,浙大管理学院将继续选拔25名硕士研究生加入这一班级。

  从2006年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业管理精英班的“紫金一期”正式开班至今,作为国家教育部特批的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管理学类创业管理教育项目承担方,浙大管理学院创业管理精英班,在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之后,不仅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端创业人才,也取得了良好的创业效果。目前,已经创办30多家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初期创业的成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成果,亦引起了众多创业投资公司的关注和支持。最近,浙大网新集团、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与管理学院合作,将设立2000万元的创业基金,计划每年重点培养3~5个创业精英,助力他们的未来发展之路。

  眼高手巧,求是强鹰

  一流大学创业氛围不如二流三流大学,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眼高手低。浙大管理学院从一开始就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执行能力。在学生培养层次上,学院从本科学生直到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生,按不同层次分别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业管理精英人才的目标,根据国际创业管理精英培养的先进理念,结合本土特色,浙大管理学院将创业管理课程精心设计成五大模块:创业基础模块、创业技能模块、创业深化模块、创业体验模块、创业拓展模块。通过专门化的精英培养,使得学生既掌握创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深入了解创业管理的国际趋势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际运作。

  “浙大的学习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以浙大的老师为主,有企业家和国外的老师来讲课和参与指导。我们还设有‘求是强鹰计划’,把国内外一些最优秀的企业家请过来,通过导师制,让他们和这些未来的精英份子们一同交流一同合作。”

  除了未来企业家俱乐部、创业俱乐部、亚太学生创业联盟等诸多浙大社团供学生们交流学习之外,浙大管理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高级职业经理人担任MBA研究生的企业导师。通过合作指导、企业家报告会、企业实习、企业参访、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MBA研究生运用管理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和实践成果,向同学们提出案例,指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讨论,进行启发式教育。同时教师也经常从社会上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来课堂现身说法,并与同学们热情交流。目前,马云、宗庆后、段永平、谢宏、孙德良等知名企业家,都受聘为浙大MBA研究生企业导师。

  教师利用这些先进、实用的教学手段向学生灌输创业的基础知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让学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真正实用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与国际对接,与中国最优秀的创业成功者对接,我们就能抢占创业管理的至高点。未来,我们还要把创业管理的教育工作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和更多的风险投资公司深度对接,打造一个学习、培育、成长的产业链条和合作的整体氛围。我相信,开创全球性业务并能改变世界的比尔·盖茨般的人才,一定会在中国出现!”吴晓波说。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