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交大商学院:百年名校立足本土教育(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9日 17:14   新浪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MBA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郝辽钢
西南交通大学MBA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郝辽钢

  2011年MBA招生季已经来临,各院校MBA项目今年在招生工作上和往年相比会有什么新的举措和政策呢?为了让广大网友更加了解2011年MBA招生情况,新浪商学院频道特别策划“新浪商学院2011年MBA招生访谈”系列节目。本期特别邀请到西南交通大学MBA中心主任博士副教授郝辽钢做客新浪,为考生解析 视频:西南交大商学院百年名校立足本土教育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MBA招生政策,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您所关注到的是新浪商学院2011年MBA招生访谈系列节目。很高兴我们今天邀请到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郝老师做客新浪,和我们一起解读一下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MBA招生的政策和相关的情况,郝老师先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郝辽钢: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郝辽钢。

  主持人:大家也会发现一个问题,从网上发现西南交通大学也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一所老校了,在大家的印象中,对于西南交通大学了解不是特别多,首先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些情况吗?

  郝辽钢:好的,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学是成立于1896年,是我们近代建校比较早的院校之一,学校早期在唐山,后来搬到峨眉,后来再搬到成都,现在有三个校区,在成都有两个校区,一个在成都的市区,一个在成都的犀浦镇是新校区,另外在峨眉也有一个校区,覆盖本硕博所有的教育项目,是比较新的。

  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学既然有百年历史,为什么却在品牌建设上,并没有做太多的让大家能获悉到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些新闻呢?

  郝辽钢:更多的可能跟交大的学校的特色有些关系。这个学校的校训是“忠恕任事”,特别强调要实实在在做出业绩,对社会的评价,不是太特别地在意。这一点,现在开始有一些变化,学校的有关领导开始注意到这么一点。这个可能对我们MBA同学来讲是一个好事,因为他进来的时候,对我们的期望远远低于最后感受到的,他们读之后满意度特别高,这是读MBA的同学最后的共同感受。

  主持人:据我所知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家第三批获得MBA资格的院校,从9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到现在有12年历史,12年历史当中,中国MBA院校和教育发生非常大的改革和变化,今年新增52所院校,招生的院校达到了236所的数字。在这个市场化竞争这么激烈的形势下,西南交通大学有没有自己的一些MBA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的优势呢?

  郝辽钢:对于我们来讲,办学特色是MBA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我们目前是找到了我们的特色,而且也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工作,我们目前把我们的特色归纳成8个字,叫全球视野,本土沟通。对我们来讲,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分析了一下,对于MBA学员,他主要是企业当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或者即将成为中层管理人员的这部分,有潜力的人才。对这部分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可能就是他们的沟通能力,比如他把信息在组织内部向下属进行沟通,向上级进行传递相关的信息,同时向关键客户传递信息,这样过程中,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从西南交通大学本身来讲,我们学校的品牌可以把大的沟通概念,从品牌的契合度来看,在沟通领域,把西南交通大学MBA打造成一流品牌,是有这种可能性。

  另外一方面,多来以来,在国际化下的工夫比较足,我们的师资70%以上有国际化背景,在和香港、台湾、美国,包括欧洲的一些学校,这样的地区和国家的学校有很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曾经三次邀请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泽尔藤教授到我们这里访问,亲自指导工作。还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莫里斯教授和蒙代尔教授到我们这里访问交流,为学生做讲座。这块我们有比较好的国际化的基础,而且我们也有国际交流项目在做。依托传统的优势,现在是想打造全球视野,试图把我们的学生打造成能够立足全球竞争,同时能够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而沟通能力更多的体现本土的沟通能力。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像不同的行业当中沟通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学生,以营销为例,在这个市场上做营销经理,需要跟哪些人进行沟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沟通他们,什么样的方式接触他们。他们可能对沟通过程当中有什么样注意的事项。类似体现在我们培养方案中,我们可能在2011年会修改我们的培养方案,邀请我们骨干课程,比如说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会计学,这样一些核心课程,我们是要求老师至少是花两到三个课时专门来讲,在中国市场上,怎么样去做好你的沟通,把沟通都能够落实到实处。同时要求他们至少要花两到三个课时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他们遇到怎样的问题他们怎么解决,以及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具体解决。这是国际视野,把国际视野和本土沟通培养到课程当中去。这块是我们目前要做的,总结起来就是全球视野,本土沟通。

  主持人:谢谢郝老师刚才对全球视野,本土沟通做了非常详细的诠释。MBA在中国发展20年当中,也发生很多变化,包括说最开始的热捧,到中间的低谷,到近几年非常上涨的期间。在MBA教育这些发展经历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家一直在质疑MBA的教育虽然是专业的硕士学位教育,但是它很多时候和普通的硕士教育在本职上没有太多的差别,何况刚才提到西南交通大学三次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家做客,和学生探讨经济学发展历史。这更像研究型人才,这和商学院培养管理型人才的角度好像有所不太一致。

  郝辽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是这样去理解的。首先是通过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做这样的讲座,至少能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支撑培养特色。立足国际经济环境来思考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问题。另一方面,对于MBA学生,并不是说他不做研究,他同样也需要做研究,任何一个商学院如果他的研究做不好,很难想象他的MBA教育能做好。对MBA学生来讲,他们的研究有特定方面,针对他们的行业进行研究,针对他们企业的具体情况,特别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所以研究可能是具有行业特性或者具有企业特性,但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他们必须要具备。所以在这块,如果我们对研究更偏重一点,我们认为偏重于研究,对MBA学生的培养可能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让他们把研究技能和具体的行业企业两者结合起来去做。

  主持人:郝老师刚才说的挺有道理的,将自己行业的特色运用到MBA教学当中,通过对MBA的学习对行业有更深的把握。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个专业人才或者说有过工作经验的人才,经过几年的教育以后,对自己行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对于那些想去转型的人读MBA或者想在西南交通大学读MBA是不是就不太合适呢?

  郝辽钢:我们是鼓励同学具备研究的基本功底,同时他们结合企业的案例做应用性的研究,这体现在MBA教育当中。有一点,我们对行业不限制,比如在一些课程当中,通常有一块考核学生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做一个小组的项目,会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五个人左右为一组,可能分成五到七个组,让每个组跟踪一个行业,这五到七个行业是同学自己选出来的,对这样一些行业是他们特别感兴趣,而且引起公众关注的行业,他们分析这个行业的热点企业,他们经营当中有什么样的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以及他们现在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中间有过什么样的思路,未来他们怎么样进一步去改进,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希望这样的课以后,一门课每个同学都可以掌握五到七个现在的热门行业。几门课下来,可能他们对现在的很多行业有大体的了解,对他们未来要转行,及时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也是很好的铺垫。所以这是没有冲突的。

  主持人:首先学生的来源来自各行各业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做的案例研究也是做的各行各业的,这样对学生后期转型也是没有问题的。

  郝辽钢:是。

  主持人:我的总结对吗?

  郝辽钢:对的,而且你补充了一点,我们的学生,MBA项目重要的指标是生源的多元化,我们有优势,我们学生多元化,一个是行业的多元化,包括金融、地产、物流,比如管理咨询,类似的很多学生,我们有很多学生来自这些行业。另外一方面我们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是西南交通大学面向全国性的院校有关。因为有些学校也是211院校甚至可能是985院校,但是带有地方色彩。在生源多样化这块不一定有我们的优势。我觉得你总结得非常好,还补充了一点,我刚才漏掉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