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中国暨清华MBA教育二十周年纪念会及论坛”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经管学院主办,MBA教育中心承办,来自全国106所院校院长、书记以及MBA项目负责人共248人齐聚清华园,共同总结中国MBA教育过去20年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商学院管理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部在去年启动的MB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共有17所MBA培养院校入选试点单位。各校MBA项目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什么?希望解决哪些问题?改革反映出怎样的趋势与思考?改革有哪些新思维?需要突破哪些思维范式?这些问题在“院长论坛”阶段一一得以剖析和解答。
以下为各位发言嘉宾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的实录:
主持人:感谢杨院长非常丰富多彩的介绍。下面请刚才发言的三位嘉宾和经管学院的钱颖一院长共同上台,进入我们第二个环节,讨论互动环节。欢迎四位上台!
刚才听到各位院长一方面非常有洞察力,也有非常深刻的建议,同时也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但是我们感觉到这里有一些政策空间的问题,换句话说,我想问一下我们的院长,觉得我们的综合试点改革政策上有哪些重点突破和改革的话,您认为是什么?
伊志宏:说政策突破,我们看到北大,我们感觉已经有比较大的突破了。我觉得可能是从主管部门来讲,现在一个比较大的考试的制度相关的这样一个。另外,具体到各个学校的情形不一样,可能会有一些限制或者过去是不利于这个项目发展的,这次改革的试点,可能是不是可以有一些突破?人大表态,你们有什么要求就提,我们也去支持。
钱颖一:我刚才听了这三位的发言,因为我们在座的四所学院都是试点单位,所以作为试点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有些责任,因为我们有些试点的话,将来很多学院可以跟进。我听下来有相同的地方,不相同的地方。特别相同的一点大家都对联考制度意见非常大。而且其实这个思路我刚才听到几位讲,大家意见特别一致。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就是GMAT的形式,是作为一个资格考试,希望一年能有多次,希望一次考试成绩能够在多个学校多次使用。这一条能不能切实的去推一下?或者我们台上的几所学院,我们一起来推一下?我知道这也不是教职委的事情了,现在跑到考试中心去了,更麻烦了。至少从我们学院的角度讲,大家意见很一致,而且这个模式也是很成熟。只是做不做的事,而且这个一旦这样做的话,好多事情可以相对容易解决了。这个地方是不是我们一起来推一下?这是我的想法。
杨梅英:非常同意刚才伊院长和钱院长的观点。从我们实践中,我们也是感触非常深。我们也希望能不能参照GMAT的形式,我们的联考也能做成一年多次,如果是不能做到密集的话,起码一年三到四次,可以给考生们更多的选择。还有我觉得教育部不要管那么多,非要划一条线,就让它真正成为一个资格考试,这个事情或许可以推动的。谢谢。
徐信忠: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具体制度的改革,而是理念的颠覆性的改变。中国商学院的认证,是一个可能让商学院院长们特别为难的事情,我不参加排名,后来顶不住了。我在和美国的商学院排名前三的交流的时候,我说一个学生拿了两个OFFER,一个哈佛,有多少学生到你那里去?他说有20个去我就高兴了。就是最后谁的认可是最重要的?是市场,是未来MBA的候选人。所以只有我们真正他们对MBA教育理念需求的时候,我们才能做世界真正的一流的MBA教育。
记者:来自同济大学。大家一直关心招生制度改革,如果入学考试联考比重在录取学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给各个学院提出了更新的问题,面试的有效性如何保证?在面试过程中能够真正筛选出来适合为MBA的学员?谢谢。
徐信忠:在过去四年里面,我可以讲我们走遍世界250个商学院的记录,也反复问这个问题,包括哈佛,国外的商学院面试流程非常简单,哈佛是校友面试,目前我不知道光华的MBA利用外部考官的概念多长时间,我真的不敢说。但是我介绍一下最近这几次的组成。我们当时有十组需要50位考官,大概2/5光华资深教授,3/5校友和企业的高管。所以我回答你的问题,我们能做的一定尽量把住考官的关这个非常重要。
把权利交给考官,我今天做的非常简单,进入面试的学生,只有要考官中有四个或者五个说yes就录了,四个或者五个说no的我们就坚决不录。所以从学院层面我们怎么样去培养一批我们认为能够选择我们认为适合学生的优秀考官们,这是一个关键。
伊志宏:这个是各个学院比较纠结的事。之前的做法有全国联考,有个线再来做面试,相对更容易操作一点。现在大家觉得问题这样的一种考试本身可能问题比较大,它测试学生的更偏重于知识水平,分高的学生并不是我们商学院特别是要培养未来具有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的学生的一些东西。所以这个考试制度可能是需要改革,但是没有了这样的东西,或者说没有这个有效的一个笔试,主要的依据面试,我个人觉得操作成本会非常大。我刚才也提到这个,大家实际的做法差不多,怎么更严格,对考试本身能力筛选做很多研究,加进去企业的高管,你的校友结合起来等等。但是我仍然觉得用这个面试本身,也还是需要有一个比较有效的笔试的东西。海外的GMAT成绩也是非常重要,好的商学院GMAT的分比较高,相对前提考试更有效一些,我觉得需要从全国层面,从MBA指导委员会,或者教育部对这个做很多的研究。
钱颖一:我来问一下徐院长,你刚才说面试中有不少资深教授。我跟美国的商学院的招生委员会,哈佛是校友,有的学校是在校学生,有的学校是职员,但是很少用教授。我想这里肯定有他的道理。我想问一下你们用教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原因?面试多了以后,对商学院就会有更大的竞争,因为你面试的质量是很大的考验。第二,我觉得更会产生伊志宏院长刚才说的差异化显示出来了,不同的商学院有不同的偏好,他希望面试有什么类型的人。现在都是一模一样的考试,无非分数高低而已。所以这是为什么国外商学院都是GMAT仍然是重要的参考,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通过校友、学生、职员这样的面试可能是对MBA更好,当然对商学院本身考验也更大。
徐信忠:钱院长讲的对,至少我拜访过的商学院,没有用教授面试的过程,而且相当一批学校是没有面试流程的,只是照着社会材料去挑的。报考MBA面试流程怎么来的?因为我才主管MBA才三个月,所以对历史没有办法回答。但是以教授为主的面试,渐渐转变成一些企业家为主要面试的过程。完全理想状态下,我觉得我们的教授参与可能也不是一个完全不合适的东西,中国的客观条件下。但是怎么来的,我回答不了,钱院长,不好意思。
记者:前一段北大推行改革其中有一条,可以直接从没有任何经验的本科生当中筛选一部分人读MBA,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教育比较盲目,可能由于毕业以后就业比较难就去读MBA了,他是不是想清楚了?
徐信忠:这个还在探讨中。北大相关单位批准了,也是非常小规模的试点,是20个人,我们招收420个。即便三五年之后,试点非常成功,依然是一个比例的学生来自于非有经验的考生当中。大概哈佛首先推出2+2的概念,包括光华很多学生被录取了,耶鲁开始0+2的概念。我是学北大地球物理的,直接进了英国的MBA。我想从个人的经历谈优势。当然还有国家的背景,当讨论实践性比较强的比如营销、人力资源,作为直接穿越过来的非经验的人,肯定是有劣势的。在专业课讨论当中,我觉得这里很多优势劣势去参考,我相信即使很成功,MBA教育仍然有三至五年经验以上背景教育为基础。
主持人:我们都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我们相应的培养环境下可能会涉及到论文到底怎么做,怎么写的问题?我想作为我们改革方案,如果说改成了更多的通过实际的课程,或者说实际的分析报告来做论文的一种替代,我们有什么证据能说这个做法就确实是好呢?因为我们是改革,我们得有充分的理由,咱们各位院长是怎么考虑的?
钱颖一:我听到各位发言观点不一样。杨院长说他们在北航觉得论文是一个很好的。徐信忠院长说另外一种形式叫做实践型论文比较好,提整个实践项目为基础。当然要想做论文的话,即使四五个人是一个团队,写出来不能一样。欧洲情况我不熟悉,我只熟悉美国的。这里的情况不一样。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