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创新工场17个月后,“灵魂人物”李开复回来了。
“台湾最聪明的人去做医生;新加坡最聪明的人去做政府职员;大陆最聪明的人,一些当官,一些来创业。”2月13日,赶在春节前,一身黑色西装的李开复现身在创新工场鼎好办公室,在一场对员工的演讲中,如此说道。
他的行程依旧排得满满当当——2月12日回到北京,13日上午在鼎好大楼的创新工场对员工发表演讲,下午在北京的家中招待媒体朋友,晚上开Party和创业者们畅谈;14日一早9点,他在办公室见了一波接一波的创业者,直到晚上10点;15日飞离北京区见投资人。
“我回来是想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就此退休。” 在北京北四环的家中,李开复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说,今后自己会在北京、台湾、美国办公,每周工作2-3天。
李开复看上去气色不错。他对记者说,最近两次体检的结果良好,淋巴肿瘤已不明显。医生现在已经允许他阶段性地恢复工作,“但如果生活方式不及格,病情可能会复发,所以我现在所有的生活都要经过策划。”
“我闻到了桂花香”
2013年8月底的承德,蒙古包外。当创新工场的成员们欢快地做着团建游戏时,一通来自台北的电话,成了李开复与创新工场的重要转折点。
返回台北的李开复消失了整整4天。直到创新工场新闻发言人王肇辉接到他的电话,被告知确认罹患淋巴癌四期,需要留在台北准备化疗。
在北京的家中,李开复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起自己这17个月的经历:每周至少3到4小时运动,漫步台大、爬爬阳明山;和年96岁的母亲一起吃饭;陪小女儿申请大学、一起策划摄影展……
这让坐在他身边的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听得直摇头——这背后所经历的痛苦,常人恐怕难以想象。
“刚开始对大家表现出来的乐观、淡定,其实是装的。”李开复说,“虽然医生跟我说淋巴癌4期并不严重,但你知道的,这时候病人都会把医生的话理解成安慰。”
他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我在医院检查,看到肚子里像小鸡蛋一样的肿瘤都是亮着的感觉。”
最绝望时,他想到自己的遗嘱很久没有更新过,马上打电话给律师,要求重新立下遗嘱。
“你知道台湾立遗嘱有多难过吗,如果委托他人,需要进行非常复杂个漫长的调查,所以我只好自己手写4份,提及的相关人都要一一列出姓名、出身年月、证件号码……一个刚发现自己得了癌症的人,不得不在那手抄遗嘱,每份遗嘱都是满满6页纸。”李开复说。
这段时间,李开复读了不少书:关于健康、养生、癌症医疗方面书籍读了有四五十本,关于宗教的书籍有二三十本,包括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陪伴他度过了人生中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经历了癌症的磨难后,他对生活有了更透彻的感悟。原来生病是一种礼物,看世界的角度也变了:第一,再忙再累身体不能不及格,第二,当生命很快要结束时,才会发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和朋友,以前虽然号称自己是个好老师、好爸爸、好丈夫,其实都没做到,现在会对这方面更敏感";第三,避免太过功利。
“我以前的人生,概括起来基本上就是我的书名:最大影响力、世界因我而不同、做最好的自己。要有最大影响力就需要帮助最聪明的人,最可能成功的人,以结果导向评估一切。但生病后,我发现不应该用原来的眼光看世界。”
“如果最大化影响力,那是不是我只帮最聪明的人?只投最成功的公司?只跟最顶尖的媒体聊天?发微博只看转发数、评论数?”李开复问道。他说,病中的日子对他最大的触动之一,是避免什么事情都太过功利,生病让人真正意识得到众生平等。
他告诉记者,在台湾有时会碰到一些年轻人聊天。如果按照之前的标准,这些人和投资价值可能没太大关系,吝于投入时间,但现在自己却乐在其中。
他同时和记者分享了一件在治疗过程中的趣事:几个月前,李开复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到朋友家就感叹对方家里的桂花很香,主人说,以前庭院的桂花也是这样。李开复又说,你家的井好漂亮,主人说,以前也是这样。接着,李开复看到朋友家外面布置的躺椅不错,很想去躺一躺,主人说一直是这样。
“你家不是刚装修吗?”李开复问道。主人一脸疑惑:“没有啊,你来过我家好多次,你怎么会这样说?”
李开复这才意识到,“我第一次去他家是在Google的时候,第二、第三次去是在工场的时候。其实他的家一直没变,但我脑子里都是工作工作,对那些美好的东西根本视而不见。”但现在,终于可以闻到桂花香,能静下来让自己的脑子休息,李开复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事。
创新工场2.0
之所以把和记者、朋友以及投资者的会面选在北四环的家中,王肇辉告诉记者,这里是创新工场梦想开始的地方,豌豆荚等很多当时连名字都还没有的团队在这里开始创业,也是这里举行首次庆祝仪式的地方。
李开复说,在这里招待大家更温馨。他对记者开玩笑说,“当初和太太说万一以后把别墅卖掉,要卖个好价钱,所以装修豪华了点,没想到这次派上用场。”
而这次重返北京,也意味着着李开复正式回归创新工场。
他告诉记者,最近两次体检的结果良好,淋巴肿瘤已不明显,医生已经允许他阶段性地恢复工作。但是癌症并未治愈,必须持续温和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降低压力。
在过去的17个月里,创新工场的重要投资决策,战略方向等“重担”,都压在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身上。
“我可以很确定告诉大家,如果今天我真的不回来了,我相信创新工场三十年以后,大家回顾还是会说在汪华的领导下,创新工场发展得很好,这好像就是一种上天的安排。”李开复说。
事实上,此前暂别创新工场的李开复也并没有完全抛开工作。在台湾医疗期间,李开复几乎每周不落地跟创新工场开视频例会、项目评审会,一开就是三四个小时。
而现在,他告诉记者要略微增加创新工场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一些压力不大同时有效增值的事情:例如,创新工场的战略方向制定与调整,为特别的岗位补充人手,对外面向投资人;在美国寻找好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以及给规模在50人以上的稍大创业公司提出战略上的建议和帮扶。
而与此同时,创新工场在经历了早期的孵化器到“孵化器+风险投资”的转型后,将进行2.0模式的升级。
李开复透露,在台湾养病期间,李开复和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天使投资人蔡文胜数次深度的沟通了“早期投资者如何帮扶创业者”这个议题。春节过后,创新工场将和徐小平、蔡文胜旗下基金结盟,推出创新工场2.0产品,更好地展开早期创业投资。
“(创新工场2.0模式)会更加接近美国的硅谷模式。” 王肇辉表示,届时创新公司团队会将更多的资源开放给其他早期创业投资者、甚至第一代创业者和机构,形成一个小生态,把各家优势、产业生态、人脉组成一个小圈子,从整个产业链环节对创业者进行扶持。
李开复同时强调,创新工场“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说,创新工场不是什么能赚最多钱就做什么,而是认同互联网是帮助人类成长工具。创业者除了能干外,人品和价值观也要与创新工场一致。
结束媒体采访,已接近下午五点。门外,不少手捧鲜花和礼物的创业者陆陆续续走进李开复的家中,小区保安正引导前来的车辆有序停泊;门内,阵阵诱人的饭香伴着厨房中“当当当”的切菜声飘出。这一天,正式回归的李开复在鲜花里提前度过了“创业者们的情人节”。
“这辈子从来没有收过这么多束花。”第二天一早,李开复在微博中说道。(文/刘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