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管理类联考初试后 你还有哪些事情要做

2017年01月05日 09:23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考研初试结束,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但是初试过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里小编给大家一些建议,看看初试后复试前都该做些什么。秉着一个原则: 当然要放松,但是也要适度保持复习强度,尤其是端正态度。

  一、考研初试结束后

  这几天一定有很多小伙伴对过答案了吧,对答案本身没什么好不好,但经常有人对得恐慌起来,听风就是雨,自己吓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还有些人考完到处传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天生嘴碎的我也不好说什么,怀着什么目的的就真的很不厚道了。有人发一些“谁说难,简单死了”之类的东西,哎呀,你那么牛X你家里人知道吗?暴露了孩纸,我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在问“大爷你幸福吗”的CCAV记者啊!典型的情商不高啊~大家擦亮眼睛。

  建议大家多出去走走散散心。经历了一年三点一线的学习,不妨抽几天时间,出去散散心,让自己放松一下,约上小伙伴出门游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寒假阶段

  初试结束后基本上就到了寒假,除了部分期末考试之外应该没什么特别的事了。学校可能会安排毕业论文开题,关于毕业论文一定不能马虎,尤其是绩点不够的的小伙伴,因为毕业论文的可以拉很高的的绩点。如果还有挂科或者其他影响毕业问题的可以回家前去找导员好好聊聊,确认之后该怎么尽快弥补。(虽然有些学校有规定考研成功后不用担心毕业证和学位证,但多做点准备总没错的)

  进入寒假阶段如果想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当然可以,不必再像初试前那么高强度地复习,但是治疗是不能放弃的,根据自己的需要维持一定的复习强度就可以了。若报考985、211强校的同学,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的,要多注意了。这些学校,尤其是某些热门专业,竞争都是比较激烈的,不进则退,不好好准备怎么行,放松的同时要巩固初试中专业课的知识,更深入地了解复试有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给定了复试参考书的,时间那么充足,放松之余足够你好好看看书了,这个阶段要转变方式,减少初试中的死记硬背,多对专业的各个方面尽量深入地了解,报名时已经报了导师的可以针对导师擅长的领域多作了解,专业素养很重要。报考学校、专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甚至等额面试的,根据上述方法适当打折扣就可以了。

  三、3月份左右

  开此大部分院校已经开学了,初试成绩也随之会公布出来,但是复试通知估计还要再等一个月左右才会下来,复试一般都在4月上中旬进行。当然34所自划线普遍要早很多,需要调剂的同学要注意这个时间差。开学之后的节奏一般不会很快的,本科最后一个学期,一般都只剩毕业设计和零星的工作,毕业设计进度较快的同学完全可以把复试和毕设两边兼顾起来。此外这个阶段是各大公司的招聘高峰期,应届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去各大招聘会投投简历,锻炼下自己。因为大多数人都逃不过找工作这一关,多拿几个offer无论以后读研还是工作心里都有底。

  四、复试前期的准备阶段

  初试成绩公布前后,一部分同学会开始做复试的准备了,提前一两个月为宜,下面就整理一些复试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 导 师

  提到复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导师,也都发愁怎么去联系。导师大致分为这

  样几个类型:完美型、学术型A、学术型B、事务型A、事务型B、事务型C、隐士型A、隐士型B。

  完美型:这种导师人品、学识、学术地位、经费等等各方面均出众,可遇而不可求。

  学术型A:学术狂人,成绩突出,学术地位高,甚至是学术明星,想做学术的盯准了。

  学术型B:学术态度绝不输给A,但由于性格等各种原因,在世俗层面上做得较A要差些,如果性格品质较好还是很好的,他们的优势在于比A多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指导上,收益是很可观的。

  事务型A:一般出现在理工类专业,手握重点项目,大把经费,忙字概括日常生活,跟上之后一般得到大量锻炼机会,经费自然也不会寒碜。

  事务型B:能力与A的差距达到档次级,所以一般自己寻找项目,很多被称为老板,跟上之后干活是肯定的,至于报酬,除了不能量化的“锻炼”之外就看个人情况了。

  事务型C:这类导师的“事务”主要强调在行政方面,可能会是副校长、院长级别的,跟上之后需要自己积极主动,不然真的很难有机会深入交流,很可能三年之后还是比较陌生,不能怪老师,这类老师确实很忙。

  隐士型A:一般临近退休,且非顶尖学术大牛,他们不要说本科生,研究生的课可能都不带了,平时很少去学校,跟上之后也要主动。

  隐士型B:他们和A很不一样,但共同点是很少来学校。可能是挂名在某所学校,实际在其他学校常驻,这种导师较少,但还是有一定数量的,跟上之后普遍交流比较麻烦,但不要怕麻烦,挂不挂名、挂在哪影响不了人本身。

  联系导师当然是可行的,但是一般不要太早,除非本科就有目标学校或者自己本科的老师的引荐,一般复试通知下来了再联系也不迟,做到礼貌高于一切,导师一般都很忙,不可能和你深入交流,一开始最好是发邮件,导师一般都会回复,视回复的情况,导师希望了解可以继续交流,如果导师礼貌性地回复,明显没有想继续下去的意思,其实已经够了,再继续只会让人反感。第一次发邮件要介绍清楚自己的情况,篇幅不必很长,但话要简洁明了,一定不要写得跟高考作文似的,不刻意放低自己更不能吹嘘自己,客观地展现真实的自己,当然我相信谁也不会傻了吧唧的陈述自己的缺点是吧。发邮件,或者之后发短信、打电话,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拜访,但不管怎样,尽量选择工作日,而且不是周五或者临近假期的时候,换位思考,没人有义务假期还和你交流。

  导师的选择一般是双选制,即老师同学经过一段时间互相了解之后,学生递交自己的选择,老师再根据情况选择,人气高的导师自然要刷人了。也有报到时就分好导师的,那样注重公平,毕竟人气导师大家一窝蜂都选,总会有很多人不如意的,其他老师也会略显尴尬。

  2。 复试笔试

  这部分放在面试之前讲,因为它本来就被安排在面试之前,而很多人更关注面试环节,忽略了这部分,其实看看它的比重,还是要重视起来。笔试一般根据学校给定的复试参考书目以及历年真题来复习就可以了,我确实听说不少学校这个环节基本是走个过场,重点在面试,这个在后面细讲,但是不管怎样仍然要好好考。尤其是一些处在入围边缘、勉强进复试的人,因为初试权重较大,想在复试环节确保录取就需要争取尽可能高的分数,四平八稳就要承担被淘汰的风险了,仅有的几个机会,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3。复试英语

  复试英语的考查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很大,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听力,二是加试笔试,三是口语,比较难的三种兼有,最宽松的只有口语。我报考的学校还是很严格的,没有单独的加试,但面试时有本专业精通英语的老师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专业问题,不是自我介绍一类的。一定要找往届的学长学姐问清楚本专业的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准备,如果只是面试时说点自我介绍、家乡、为什么想报考之类的不疼不痒的东西简单准备下就好了,如果有其他项目,尤其是有专业英语的考查,必须要认真准备了。

  4。 复试面试

  面试是整个复试的重头戏,权重仅次于初试,而且人与人直接交流,最可能完成逆袭或者高位被刷。

  一般流程是统一到候考室等待,依次进入考场,一般四五位老师同时面试一位考生,相关老师问一些专业问题,气氛轻松一些的可能会有一些关于考生本科学校、个人情况等的闲聊。回答问题尽力、如实就可以,不会的绝不乱说,也不要生硬地说不会,可以婉转一些,说一些相关的内容,老师一般也会给台阶下,适当地引导。当然也有老师会批评你的回答,其实基本都是善意的,你可以适当地解释,甚至可以和他讨论讨论,但是一定要谦虚,要有礼貌,不要听两句反面的话就受不了了,你给老师来句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你还想上不?观点本身最好温和些,创新当然好,也不要太离谱、太偏激,弄出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感觉就很不好了~思路要开阔,有些问题摆明了在引导你说自己的观点,不要一副斜视左上方搜索已背内容的样子,兰州有什么特色?你干嘛非说拉面,烧饼不也是吗……而且不要因为紧张或者不会就表现得很局促,大可轻松一些,气氛好了自己、老师都舒服。

  前面已经强调过专业素养的重要性,面对四五位本专业老师,有可能还有英语交流,专业素养不过硬,印象肯定大打折扣,分数也会大受影响,甚至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歧视”来自某些考研专业户的考生,对于初试高分通过,专业问题却回答得很糟糕,甚至除了背初试的知识点几乎不会别的那种考生,分数会打得极低,甚至直接无条件刷掉。

文章来源:MBA中国网

责任编辑:张海磊

友情提示:各大商学院最新MBA招生政策及信息还可关注:新浪网全国MBA报考QQ群:437991220。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商学院栏目

扫描二维码关注“商院那些事”公众号,随手掌握备考策略、免费收听名师分享。

扫描二维码关注“商院那些事”微信,随时提醒报考动态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738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2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