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考纲要求及概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14:07   新浪考试

   第一章 阅读理解

  1.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

  根据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中对阅读理解部分的要求,阅读理解(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共15题,考试时间40分钟。

  考试中要求考生阅读三篇短文,总阅读量不超过900个词。每篇文章后有五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短文选材的原则是:

  1、题材广泛。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热门话题及科普常识等。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

  2、体裁多样。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文章的语言为中等难度。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超出全日制文理科教学大纲中词汇表一至三级的范围,则用汉语注明词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下述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2.概说

  2.1 考试中常见的文章体裁及相应考点

  一般来说,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文章题材不同, 其结构特点就会各异。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内容更趋于

信息化,时代化,突破了单一的故事、寓言等题材,内容涉及新闻、广告、科普、医疗、教育等,文章的题材也从记叙扩大到产品说明、逻辑推理及实际应用等文体。不同的问题阅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尽相同。

  1、记叙文

  记叙文一般以讲述个人生活经历为主,对于经历的陈述通常由一定的时间概念贯穿其中,或顺序或倒序。试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情节、事件的结局、人物的性格等的把握。记叙文阅读应抓住四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包括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他们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等。

  2、说明文

  这些文章主要是一些科普性或技术性文章,对某一个事物或者某一个现象进行说明。作者的目的是让读者获得知识和信息,对说明对象有所了解,并获得某些方面的启示。这类文章用于阅读理解的测试时,主要会考查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内在关系等细节性内容,有时也会考查上下文的关系。

  3、议论文

  议论文主要是阐明作者对人或事的立场观点。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议论文模式是主张与反主张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作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的观点或某些人认可的主张或观点,然后进行澄清说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或者说提出反主张或说明真实情况。这类文章的主观性一般都很强,考生一定要仔细体会作者的语气,从中发现其真实的态度。同时,在阅读时必须正确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理清论证思路,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4、应用文

  应用文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文体,它包括通知、广告、便条、申请书、个人简历等,形式多样,题材各异,如图示、表格、地址、网址等。对这类文体的阅读应简明扼要地抓住所需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但从近些年的考题来看,这种体裁的文章在英语三级考试中并不多见,但在未来的考试中有可能会出现,考生应引起注意。

  2.2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2.1 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底

  1、掌握足够的词汇量

  词汇量的不足将使阅读变得如瞎子摸象,不仅会导致对文章大意的错误理解,而且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不仅要在平时尽量通过各种途径扩充词汇量,同时更要熟悉某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在考试中“望文生义”,胡乱猜测;例如,black tea意为“红茶”,而不是“黑茶”;look forward to除了有“向前方看”的含义之外,还有“期待”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背单词不一定要整天捧着单词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积累单词量才是更可取的方法;也就是说,单词量大,阅读能力会提高,反过来,大量的阅读也可以使单词量不断增长。

  2、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

  作为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拼音语言,英语的结构比较规整,并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具体体现为大量的固定句型和惯用说法等等。因此,扎实的语法知识会大大增强阅读理解的能力;当考生能够整体把握句子的结构,并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理解语句的框架时,阅读效率将大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语法的学习,考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记住多少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熟练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复杂句子的结构,达到理解句意的目的。我们在下面的一节中就专门针对长难复杂句理解进行了扩展详述。

  2.2.2 进行大量而广泛的阅读

  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的分值是30%,如果考生能够抓住这部分分数的话,将会非常有助于考生提高成绩。这一部分失分太多可能有语法概念不清、单词量偏少等诸多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平时阅读量偏少,头脑中的语言内存不够,对于英语的常用句型不熟悉,阅读速度慢。这里说的阅读不是逐字逐句的“咬文嚼字”式的精读,而是大量且广泛的通读,从而培养自身的语感。质变源于量变,因此,建议各位考生能够进行大量的英文原著阅读,这不仅是好多英语学习成功者的“制胜宝典”,也是我本人从事英语学习过程中最贴切的感受。对于三级考生来说,可以从英汉对照读物或是英文简易读物开始,不要一句句地对照着汉语阅读,而是集中精神阅读英文部分,力求掌握文章的大意。如果反复通读之后,仍然对内容毫无概念,可以适时参考中文部分,同时考虑一篇较容易的文章来读。另外,英语三级考试历年的阅读真题也是非常好的阅读资料,多做历年的真题,不仅可以使考生熟悉考试中阅读文章的题材,而且可以使考生了解出题的思路,形成做题的“感觉”。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是,考生可以把每次遇到的理解有困难的句子整理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琢磨自己理解句子或段落的障碍所在——可能是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到装结构或虚拟语气等;另外,考生也可以在阅读之后把影响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或减慢速度的生词或短语记录下来,反复记忆,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积累词汇量了。

  2.2.3 注意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阅读的作用不言自明,考生应该广泛涉猎不同的领域,了解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常识,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阅读理解的考题选自不同的领域,涉及到天文、地理、文化、风俗、自然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考生平时多留心积累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将会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如根据化学知识,即使不认识某些单词,也可以推测这句话的含义:Water is mainly made from oxygen and hydrogen(水主要由氢和氧组成);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理解Green plants let out oxygen and breathe in carbon dioxide(绿色植物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2.2.4 熟悉英美文化背景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远远不够的,可能英文单词本身翻译过来是一个褒义词,但是放在某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就是一种截然相反的意义。汉语和英语中的许多表达方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背景。因此,积累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譬如,英文中narcissus(水仙花)就有“自恋”的含义,这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成语treat or trick(请我客,否则我就对你使把戏、耍花招。)是西方人在万圣节,也就是“鬼节”常说的一句话,表示在这一天很多人装鬼吓唬人。作者建议考生阅读《圣经故事》、《欧洲文化入门》、《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等西方文化入门书籍;如果英语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还可以阅读一些英文原版读物,不仅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语言,更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另外,还要关注西方社会在科技、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价值观等方面最新的变化,这些话题常常是考试出题者的偏爱。

  2.3 应试阅读技巧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或称阅读技巧。一般来说,阅读方法有略读、寻读和细读三种。(1)略读(Skimming)“略读”又称“浏览”,是指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描述与例子,进行快速阅读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的方法。阅读时速度要快,一般来说,250字左右的短文应在二、三分钟之内看完。略读时精力必须十分集中,不要去记忆细节,遇到个别生词或难懂的词句均可略过,以求对全文总体意思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抓住全文的中心思想,略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的起始段和结束段以及文章中每一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因为它们往往是对文章内容最好的概括。(2)寻读(Scanning)寻读是快速寻找某一特殊信息的阅读方法。它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这一方法并不陌生。例如从人群中找出你认识的朋友,从货架上找出你想购买的商品,在书架上寻找一本你要找的书,从一本指南中找出某个单位的地址等,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在寻读时,目光要自上而下,一目数行地寻视与答题相关的词句,与此无关的内容要很快掠过。当回答who, when, where等有关文章细节时,我们用这种方法很快就能找到答案。(3)细读(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细读是在找到文章中的有关部分以后,在此范围内逐句阅读,特别要对关键词、句仔细琢磨,以便对其有比较深刻、准确的理解。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思,还要通过推理和判断,弄清文章中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意思。在细读的过程中,对没有学过的生词,可根据上下文的背景知识来推测其词义;对难以看懂的长句,可借助语法手段,对其加以分析,以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另外,考生也要注意合理有效的分配利用时间。有的考生习惯于先读懂全文,再做题,答题时出现困难后再重新返回原文,寻找答案。无疑,这种方法会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考试时间更加紧张,也对考生心理上造成过多的压力。与此相反,有的考生总是把题目浏览一遍,然后带者问题去阅读原文,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会节省考试时间,也使得阅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由于对文章的主旨及大意不了解,也常常会迷失方向,不知道在哪个段落里寻找答案,实际上,很可能造成低效率低准确率的结果。实际上,较好的阅读方法是先看一小段文章,对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去看问题。很可能的情况是考生根据已经阅读的部分可以选出第一题(大部分为文章大意方面的题)的答案;如果回答不了第一个问题,根据情况,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如果第一题是文章的大意,那么,就看第二个问题;如果已读部分能回答第二个问题,就立刻做出答案,然后往下看第三个问题,再回头读原文,找到答案。找到第三个答案后,就看第四题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去读原文,以此类推。最后读完文章后别忘了回答第一题。第二,如果第一题不是问文章大意的题目,而是一个可以根据已读部分解答的题目,就立刻作答,然后再看第二题,带着问题到原文找答案。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在对文章题材和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带着一个问题去读原文,即可以节省时间,又提高了做题的准确性。

  总之,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有些阅读理解问题知其大意即可,另一些需要寻读,而少数则需要细心推敲。在三级统考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以上三种阅读方法,即用“略读”法浏览全文,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的要求,采用寻读或细读的方法来解答问题。

  2.4 阅读技巧之长难句理解

  1.纵观历年试题,可以发现阅读文章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命题者想通过增加句子长度和使用复杂结构来干扰考生正常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因而考生需掌握以下技巧来分析长难句。

  一、复合从句

  这些句子往往较长,一个从句套着另一个从句,环环相扣,。其实,不管句子有多长多复杂,它只由两部分构成,即主干和修饰成分。主干是整个句子的骨架,主要指主谓宾结构或主系表结构。而修饰成分在句中只起修饰或补充主干的作用,它既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短语,更常见的则是从句,尤其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这时,考生应通过仔细分析,将每个修饰成分划出来,找出句子的主干,这样整个句子结构就清晰了。

  Recycling also stimulates the local economy by creating jobs and controls the pollution and energy costs of industries (that make recycled products) by giving them a better raw material. 回收利用不但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控制污染,并通过为工业提供更好的原材料来降低制造再生产品的工业部门的能源成本。

  在这个句子中,主句有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stimulates和controls,而且,controls有两个并列的宾语pollution和energy costs, 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industries一词。

  二、分隔结构

  为了调整语气和增加补充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平衡句子结构,避免头重脚轻,使语义严密, 结构紧凑,而将语法关系密切的两个句子成分用其他语法成分分隔开来,这就是所谓的分隔结构。比如插入语、用破折号插入的新话题或补充信息。此外,还有一些句子成分(一般是定语)过长而出现后置,也可以看作是插入现象。

  The reality (that has blocked my path to become the typical successful student) is that engineering and the liberal arts simply don’t mix as easily as I assured in high school. 在我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的道路上,阻碍我的实际问题就是,工科和文科不能像我在中学时想象的那样简单地结合在一起。

  注意主语the reality 与谓语部分is that...之间的分隔。第一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reality,第二个that引导表语从句。

  三、成分省略

  在英语句子中,节约用词是一条重要的修辞原则。省略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关键词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成分省略一般和从句相结合,一正一反,使句子富于变化,增强表现力。这在状语从句中尤为常见。

  Careful surveys have indicated that as many as 50 percent of patients do not take drugs as (they are) directed. (省略主语和系动词)

  四、改变语序

  主要指倒装句式。这种打破相对固定的常规语序的做法,或是为了强调句子的表达意义重心,或是强调一种表达语气,如虚拟语气、否定语气等。这些句子往往和一些副词、连词相关,有明显的标志。

  Should you break the rule against staring at a stranger on an elevator, you will make the other person very uncomfortable, and you are likely to feel a bit strange yourself.

  表示与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从句的谓语用should + 动词原形或were to + 动词原形,从句中的if 可以省略,需将were或should前移至句首。

  2.下面我们结合近年来的阅读真题中出现的长难句来分析,并巩固这些技巧:

  1. Unfortunately, television’s influence has been extremely harmful to the young. (1)Children do not have enough experience to realize that TV shows present an unreal world; that TV advertisements lie to sell products that are sometimes bad or useless. They believe that the violence they see is normal and acceptable. All educators agree that the “television generations” are more violent than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2. Also, the young are less patient. (2)Used to TV shows, where everything is quick and interesting, they do not have the patience to read an article without pictures; to read a book that requires thinking; to listen to a teacher who doesn’t do funny things like the people on children’s programs. And they expect all problems to be solved happily in ten, fifteen, or thirty minutes. That’s the time it takes on the screen. (06年4月passage 1)

  文章长难句分析

  1. ⑴{Children do not have enough experience}to realize ⑵【that TV shows present an unreal world】; ⑵【that TV advertisements lie to sell products ⑶(that are sometimes bad or useless.)】

  该句的意思是:儿童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无法认识到:电视节目展现的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电视广告呢,往往也会为一些劣质的或没用的产品做虚假宣传。

  首先要抓住句子的第一层结构⑴,即最根本的主谓宾关系。Children 为主句主语,后面的“没有足够经验便为”谓语和宾语。

  第二层结构⑵便为“ realize” 后面的两个由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这部分作experience的结果状语。

  第三层结构⑶为第二个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中套着的定语从句。先行词为products, 可翻译成劣质或无用的产品。

  2. ⑵【Used to TV shows, ⑶(where everything is quick and interesting)】, ⑴{they do not have the patience}⑵【to read an article without pictures】; ⑵【to read a book ⑶(that requires thinking)】; ⑵【to listen to a teacher ⑶(who doesn’t do funny things like the people on children’s programs.)】

  该句的意思是:习惯于快捷有趣的电视节目,人们就没有耐心去读一篇没有图片的文章,或者是一本需要仔细思考的书,更不愿意听一位老师讲课却不风趣,一点也不像儿童节目中的人那样。 分析:首先要找到句子的主干,即第一层结构⑴,主语为they, 谓语为don’t have,宾语为patience.在这个总主干之前和之后都有补充成分,都是状语。

  然后就是分析第二层结构⑵,即两个状语。前面自“used to”直到they,都是做句子的原因状语;而后面的三个“to” 则是做主句的目的状语。

  接下来就是第三层结构⑶,即在两个状语中出现的复合结构。前面shows后的分句,是对其修饰的定语从句,shows 在句中作地点状语;而后面的不定式结构中,book 后面是定语从句,teacher 后面也是定语从句。

  本题结构之复杂,可谓是句子套句子的典型,值得考生仔细琢磨。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篇真题节选。

  Nonverbal (非语言的) communication has to do with gestures, movements and closeness of two people when they are talking. (1) The scientists say that those gestures, movements and so on have meaning which words do not carry.

  For example, the body distance between two speakers can be important. North Americans often complain that South Americans are unfriendly because they tend to stand close to the North American when speaking, while the South American often considers the North American to be “cold” or “distant” because he keeps a greater distance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person he is speaking to . The “eye contact” provides another example of what we are call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cientists have observed that there is more eye contact between people who like each other than there is between people who don’t like each other. (2)The length of time that the person whom you are speaking to looks at your eyes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interest he has in the things you are talking about. ( 2006年4月passage 2)

  文章长难句分析

  1.⑴{The scientists say that those gestures, movements and so on have meaning ⑵(which words do not carry).}

  本句意思是:科学家们说,这些手势,动作所传达的意思是词语无法表达的。

  分析:在这个句子里,有宾语从句也有定语从句。共有两层结构。首先是主句中say后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划线部分);然后在宾语从句中又有“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为结构(2),修饰meaning。

  2. The length of time (主语)⑵【that the person ⑶(whom you are speaking to)looks at your eyes】 indicates(谓语) the amount of interest(宾语)⑵【he has in the things ⑶(you are talking about).】

  本句意思是:当你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从他直视你眼睛的时间可以看出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的程度。

  分析:首先,句子的主干是:“The length of time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interest.”。

  这个句子中的从句从大到小: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the length of time ;而在这个定语从句中,又有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the person; 同时, 定语从句“ he has in the things”修饰 句子宾语interest, 而“ you are talking about”又进一步修饰“the things”,为二层定语从句.

  总之在对长难句分析时,关键在于抓住句子的主干,由主到次,再结合前面的技巧,就能迎刃而解了。

  3.模拟训练: 题号不明白

  (1)However, those who are accustomed to longer greetings may require a little more time before they feel comfortable with American simple talk. (06年11月passage1)

  (2)Other economists have argued that a large population gives more scope for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ies such as ports, roads and railways, which are not likely to be built unless there is a big demand to justify them. (06年11月passage2)

  (3)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a world-wide birth control program lies in the fact that official attitudes to population growth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and raw materials. (06年11月passage2)

  (4)The old authoritarian (要绝对服从的) methods of education were discredited (不被认可) rather a long time ago--so much so that many people now think that they have gone too far in the direction of trying to make children happy and interested rather than giving them actual instruction.(06年4月passage3)

  (5) The results are even more serious, for where there are trees their roots break the soil up allowing the rain to sink in--and also bind the soil, thus preventing its being washed away easily but where there are no trees, the rain falls on hard ground and flows away from the surface, causing flood.(05年11月passage 2)

  (6) Adam Smith saw this, but he also took it for granted that division of labor is itself responsible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anding economies and those that stand still.(05年11月passage 3)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成考频道 成考论坛 成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