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王强口语》第一册 > 王强先生简介

王强先生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3/03/11 17:17  新浪教育

  王强,北京大学英语系文学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硕士。美语思维口语学习法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软件工程师,北京新东方学校常务副校长,新东方教育集团副总裁、董事长。主要作品:《书之爱》、《领略魅力美语--听王强讲故事》、《English-- On the Nose》、《美语快速阅读》(合著);主持北京电视台《留学ABC:From Word to the World》。该节目的广播版已于2003年1月1日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二套节目《经济之声--英语之夜》中播出,引起听众强烈反响。

  1996年,王强先生从美国归来,加盟新东方创业团队,在新东方率先投身于普及英语教育、全面开拓基础英语培训业务,开办了新东方历史上第一个口语培训项目。几年来,他相继创办了实用英语学院、策划并推出了新概念英语培训、设计了英语技能速成提高培训及领衔开拓了著名的高级口译培训。作为当时主管教学与培训的新东方常务副校长,王强先生在普及英语教育方面以及在创建新东方高质量的英语技能培训品牌方面为新东方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附:“书痴”王强

  王强走过来跟你握手,手臂有一个奇怪的弧度,手有一个奇怪的45度角,乜斜着身子,像是"那达慕"的摔跤手。他中等个儿,偏分头,眼镜,镜片后面有一对孩子般单纯的大眼睛。即使他在论述最严重的问题、最糟糕的事件、最丑恶的现象,那双眼睛依然"单纯"。他在新东方提倡DOUBLE_Q UOTATION童心文化",不失时机地顽强地推销他的"童心文化",虽然,包括他在内的新东方百万富翁领导们,时常被财富和利益搅晕了头。他冬天穿件油腻腻的短皮夹克,夏天穿件油腻腻的白衬衫,那种洗薄了能看到纤维、透过纤维能看到一身白肉的衬衫;裤子呢,像是在榨油坊里经过百般蹂躏捞出来的油渣--从一大堆没洗的裤子里挑出来的勉强干净的裤子;偶尔在正式场合拾掇利索一点,就像宋昊埋汰俞敏洪,领带打得像劣等生混进少先队的"红领巾",皱皱巴巴套在脖子上,一身西服则是跟他的身体不相干的蓝色画皮。他在新东方讲口语是一绝,"王强口语"课堂可说数年如一日,从来座无虚席,及早预定。他最伟大的故事是,睡过了梭儿,呀,上课迟到了,翻身下床,胡乱套上衣裤,擦把脸,往教室狂奔,讲台上一如既往地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出神入化,一如既往地施展北大练就的表演才能,一如既往地从胸腔里发出磁力无限的男中音。台下数百青年男女笑声震天,呀,课堂效果空前,他精神倍增,愈加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出神入化、磁力无限。等到下面的笑声波澜起伏要出人命时,他想,不至于吧,我课讲得再好,也不会笑成这样吧?前排的男生忍无可忍,指指他的裤裆提醒他,他往下一看,呀,"风纪扣"没系,也咧着嘴大笑呢!他赶紧转过身去,"sorry、sorry、sorry,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一边系"风纪扣",一边道歉解释。他那狼狈样儿,更逗得台下笑声波澜壮阔。

  他是那种天生的老师,只要在讲台上一站,便换了个人似的,浑身上下都是戏,根本不用排练,张嘴就是灵感,举手投足都是激情。新东方校长们每年都要去北京西山大觉寺旁的住读班跟学生见面,学生集中在大食堂,校长们轮番致词,欢迎大家到新东方学习,轮到王强,他作严肃状,和前面发言的俞敏洪、徐小平快人快语相反,放慢语调,一字一板地说,"欢迎同学们到新东方……"中间故意停顿了一下,"方"字提高了声调,意思是还有话说,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等他说下半句话,等到的是"……食堂来!"他妈的,"欢迎同学们到新东方食堂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寓庄于谐,回过神来,台上台下,校长学生,个个笑得人仰马翻。他还会用念莎士比亚戏剧台词那样的腔调把枯燥无味的学生守则念得有声有色。

  王强的出国经历跟徐小平不同。他崇拜五四时期的北大教授,胡适、辜鸿铭、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能数出一大串名字,这些教授"中西和璧,要人格有人格,要个性有个性,要文化有文化"。他不想出国,不想拿"绿卡"在国外生活,他惟一的人生目标,是在学术方面,做北大最好的教授。在北大教书期间,他参加了三联书店"现代西方文库"和"新知文库"的编撰。1989年那场悲剧改变了他的走向。妻子去美国的第二年,他也去了美国。迫于生计,他学了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后进了世界一流的贝尔传讯研究所。俞敏洪去看他的时候,他年薪近6万美金。然而,美国"软件工程师"的小康生活并不能排遣一个把自己定位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人的"精神寂寞"。他白天在贝尔实验室巨大的软件流水线上工作,晚上和节假日读书,然后用中文写作。他是一个在生存压迫下,能极其理性地"把生存手段与理想分开"的人。但是,他把理想和精神生活永远放在第一位,为了完美地实现这一状态,他干什么都行,什么都愿意做,而且会专心致志地去做,往最好的结果去做,不会有中国知识分子常见的那种失落感。

  王强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当一年的访问学者时,他的教授为了买个好音响,工资不够,晚上就去餐馆弹琴唱歌。他问为什么?美国教授说:"生存归生存。判断我这个人是不是像人,得把我放在人的场域中判断。你靠体力能赚两块钱,我也靠体力赚两块钱,咱俩有什么区别?这时候,你别把我当教授。作为人来说,没有教授。但是,等到了学术领域,你可以把我当教授来看。"

  这段话给王强以"强烈震撼"。

  王强可能是1987年以前中国大学、至少是北大访问学者中第一个在访问期间打工的人。

  纽普兹是个小镇,坐落在赫逊河畔,一条主街,15分钟就可以走到头。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在这里教书,写出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这个小镇,一个超市,一个"比萨"店,一个"麦当劳",一个小学,一个中学,只要是能打工的地方,王强都去了。

  他打工有两个理由:一是想打破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斯文"劲儿。如果要了解真正的美国文化精髓,就要像美国人那样生活。美国人忙得像狗一样,你就体验"狗"的滋味;做完"狗",再去体会"狗"之外的生活。任何社会都是两个境界。二是要满足"书癖",一年访问学者的薪水,肯定不能满足"书癖"的宏愿。

  那时候,出国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买大件(汽车、电视、冰箱、洗衣机、音响……)",或者省吃俭用,揣回几千美金回来贴补家用。王强带回来的是什么?一台冰箱,一台彩电,45箱的书。还剩下100多美金。一位朋友找他借500美金,他说只有100美金,朋友说,"你怎么这么抠门?""我怎么抠门?"他问。"你花了几千美金买了那么多书,肯定花的是零头。"朋友说。"咱俩有区别。你用零头养你的精神,我用拳头养我的精神。"他说。

  王强用"拳头养精神",把打工挣的钱和平时省的钱都买了书,西方现代、后现代有影响的重要思想家、文学家的著作"接近全了"。比如海德格尔,十几种著作收齐了。其中很多书,9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中国见到。

  一位著名的学者临去哈佛读宗教学博士,听说王强买了很多英文原著,到他家看,没想到,王强收藏的专业书有相当一部分他连书名都没听说过。他抚摸着一套精装原版书,一声叹息,"唉呀,如果我有你这些书,我就不去哈佛了。"

  节选自《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作者:卢跃刚,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